繼小米、美團、優信之後,
號稱3億人都在拼的“拼多多”也準備上市了!
美國東部時間6月29日,拼多多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了招股說明書。此次IPO由瑞銀、高盛和中金聯合承銷,尚未最終確定掛牌交易所。
拼多多是一家專注於C2B拼團的第三方社交電商平臺,成立於2015年9月。用戶通過發起和朋友、家人、鄰居等的拼團,可以以更低的價格購買優質商品。根據招股書顯示, 拼多多的創始人黃崢目前所佔股權為50.7%,對公司擁有絕對控制權。騰訊所佔股18.5%,高榕資本佔股10.1%,紅杉資本佔股7.4%。
在電商界,拼多多被視為新物種
數據一
這個創立僅有三年的公司,已經成為一個GMV過千億,僅次於阿里和京東的中國第三大電商平臺,達到這一成績京東用了10年時間,唯品會用了8年,淘寶用了5年,而拼多多隻用了兩年零三個月。
數據二
2016年,拼多多年收入為5.05億元人民幣,2017年全年收入為17.44億元人民幣,但是兩年分別發生2.92億元人民幣和5.25億元人民幣淨虧損。最新2018年拼多多Q1收入為13.8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7倍。不過受大幅市場擴張的需要,平均單季發生了2.01億元人民幣淨虧損。
數據三
自2017年4月份上線廣告系統之後,拼多多平臺收入實現呈幾何數增長,截至2017年3月31日的3個月內,拼多多實現營收3700萬人民幣,2018年同期則增至13.85億元人民幣,增長37倍。
數據四
截至2018年3月31日的12個月中,拼多多的年活躍用戶達到2.95億,而截至2017年12月31日的12個月,年活躍用戶為2.45億,這意味著拼多多單季用戶增長5000萬。
數據五
從GMV及總訂單量來看,拼多多單季成交金額662億人民幣(106億美元),2017年全年成交金額為1412億元人民幣(226億美元)。2017年全年和2018年Q1,拼多多總訂單量分別為43億單和17億單。
根據以上5點數據,我們可知這就是為什麼至今仍未盈利的拼多多可以在成立短短3年後就獲得了美國資金的青睞,因為它的創造力、龐大的流量群、大數據能力、和對未來的定位。
拼多多自我定位為一種新的購物模式,電商領域的Facebook。
因為其獨一無二的拼團模式可以讓商品更多的通過社交分享的模式來獲取用戶。其核心競爭力就是背後的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能力,兩者能夠讓適應需求的產能更好地被判斷並保留下來,把低端和無效的供給逐步減少並淘汰,從而提高供給體系的質量和效率。
但換言之:
成立僅僅三年就要上市的拼多多在外界看來仍顯得有些“突然”。
對於為何“著急”上市,拼多多董事長兼CEO黃崢在致信股東中說道:“雖然拼多多是一個三歲的小孩,身上有很多顯而易見的問題,也面臨許多危險和挑戰。但拼多多的業務有很強的社會性,所以它終將走向公眾,所有的成長也應該為公眾所分享。往後看3年、5年還是更長時間上市,其實沒有本質區別。而在公眾的監督下,我們可以成長得更好更強。”
然而根據我們的分析,高速成長的背後,資金壓力或許是急於上市的原因之一。拼多多號稱是中國社交電商第一股,但目前常常被舉報平臺上充斥著低價低質的貨品,主要服務人群也是價格敏感的客戶群體。如果要向更加優質的產品轉型,拼多多就需要擁有更多的資金來支撐。
在過去,拼多多建立並推廣了一個全新的購物理念和體驗——“拼”。在流量紅利逐漸耗盡的後電商時代,拼多多用戶主要瞄準三四線城市及以下人群,因為抓住了微信社交流量紅利,拼多多開發了大量三四線、五線城市以下的用戶資源和增量市場空間。
如果拼多多自身想要謀求發展,也不得不進行轉型和對重新尋找市場和定位。
所以我們說,即使拼多多成功上市,它還將要接受很多的考驗。
畢竟花3年時間要完成別人十幾年走過的路也沒那麼簡單。與此同時,拼多多的快速擴張,已經引起了國內淘寶和京東的不安。
2018年上半年,淘寶推出了一款名為“淘寶特價版”的App,直接對標拼多多的拼團模式。今年3月,京東推出類似拼團模式的“京東拼購”,並開放獨立招商入駐。
電商平臺對於三四線以下城市人群以及中老年人群的爭奪戰已經打響,競爭也會越發激烈,在當今互聯網發展如此迅速的時代,顯然“拼”是一個很好的模式,既省錢方便,又能使人們之間的的關係變得更加緊密。但是伴隨而來的質量問題也讓人們十分關注,這樣相關把控就顯得尤為重要。
對於拼多多而言,它自身需要足夠的資金來應對接下來的戰爭。一旦得到資本的青睞,他們或許可以加大用戶流量的獲取。但隨著競爭對手的增多,盈利難度的加大,還是要加強監管保證自身質量,不斷探索良好的轉型路徑。
所以,如何保持自身口碑贏得顧客信任、找準轉型路徑或許是當下整個行業更應當去思考的事情,從而使整個行業都有良性的,持續的好的發展。
閱讀更多 唐駿來了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