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國四年,四子有一件事不該被嘲

大家都知道,對國內娛樂圈來說,2018年是個鉅變之年。

曾經頂級流量的這頭,小偶像的崛起、高質內容崛起、衝擊老流量,到了8月,流量取勝的公式開始被重寫。新小流量們,也就是小偶像這頭,好多人都質疑是不是太韓系。

歸國四年,四子有一件事不該被嘲

這一切的源頭,得追溯到韓流入侵——EXO四子強勢把偶像文化帶回國內開始。

《理娛客·二十而立》的壓軸嘉賓,我們請到了四子中最特殊的一個,SM首個在國內開個人工作室的藝人,張藝興。我們想通過他,看一看:從K-POP到C-POP的這些年。

張藝興:蟄伏的羊

順應“流量變天”的大趨勢,今年有很多曾經的“鮮肉”在更新自己的標籤,張藝興也是。

大部分人對他的認識,來自於《極限挑戰》,他是被哥哥們喜歡的溫順的“小綿羊”。今年他去了大型偶像選秀綜藝《偶像練習生》,標籤是,“張PD”,音樂製作人。

然而,大部分人不知道,“張PD”這個身份,其實遠早於“小綿羊”就存在。

歸國四年,四子有一件事不該被嘲

用張藝興自己書裡的話來說,他小時候被爸媽“有預謀”地拐上了音樂這條路。

他爸是搞聲樂的,他媽是麥當娜和邁克爾·傑克遜的粉絲,所以他從小就被按頭參加各種少年宮的課,唱歌、跳舞、美聲、鋼琴、形體,全都沒落下。

歸國四年,四子有一件事不該被嘲

但這些只是外力,他自己渴望音樂、意識到愛音樂,有三個關鍵節點。

第一個節點,是很小的時候看Micheal Jackson的現場,他第一次感受到“來自舞臺的威壓”。

第二個節點,是2005年,他為了50塊錢遊戲資金,去參加了《明星學院》,結果拿到了季軍,是舞臺帶給了他成就感

第三個節點,是《明星學院》結束以後,他說“那個時候膨脹”了,膨脹之後就是空虛,如果想要一直走這條路,那麼自己是不是還不夠厲害——舞臺帶給了張藝興壓力

歸國四年,四子有一件事不該被嘲

重壓之下,他開始重學音樂,第一次自發主動地、深入地、見縫插針地學。

“張PD”的嘗試,也是從那一年開始的。2005年,張藝興自作詞曲《自己的舞臺》,裡面有兩句略中二的歌詞,時隔13年再看,中二得很張藝興,很倔:

歸國四年,四子有一件事不該被嘲

“你就是你,不管別人怎麼想你怎麼嘲笑你,你都要向著夢想走過去。即使傷痕累累也沒有關係,因為這就是老天爺正在磨練你。”

這個音樂夢在2012年4月8日,EXO出道的那一天,實現了一部分。

歸國四年,四子有一件事不該被嘲

剩下來的一部分,屬於“張PD”的部分,又過了2年才被重新拾起來。

2014年5月,張藝興公開自作曲《I’m Lay》,12月公開自作曲《I’m coming》,張藝興的路線都很明確,想做創作型的唱跳歌手,同時,還想被國內觀眾認可。

歸國四年,四子有一件事不該被嘲

中間天降一刀,是在2015年,張藝興成為SM第一個在中國成立工作室的藝人之後,路線突然就迷幻了。

5月起,他成為真人秀《極限挑戰》常駐嘉賓,之後連續拍戲,客串《前任攻略2》,主演《從天兒降》。

歸國四年,四子有一件事不該被嘲

因為他在綜藝、影視作品中的表現,有大批人質疑張藝興忘了初心,脫飯、甚至回踩。

歸國四子:被嘲笑的C-POP之路

不止張藝興一個人經歷了這樣的事。

EXO的另外3箇中國成員,吳亦凡、鹿晗、黃子韜也都是為了音樂去的SM。但是回國之初,沒有一個人能完全專心做音樂。

張藝興給出了一個很現實的解釋:“我們回來以後,其實市場給我們的機會是影視,並非音樂。”

回來以後指的是2015年,四子工作重心全部移回國內,人手一檔真人秀,一到兩部電影。

當年國內綜藝製作水平還不成熟,加上韓系真人秀搬回國內水土不服,綜藝成績主要看運氣。

歸國四年,四子有一件事不該被嘲

再到電影成績,四子全軍覆沒,高票房爛口碑,加上粉絲控評敗壞路人好感,四子瘋狂被嘲。

同年,韓歸第一人,原屬於韓團SuperJunior的韓庚,在回國5年發佈3張個人專輯之後,宣佈要封盤,放棄和自己的音樂人的身份作鬥爭。

歸國四年,四子有一件事不該被嘲

四子其實無路可走,好在,倔的不止張藝興一個人。

黃子韜是不管不顧“要當C-POPKing”,回國以後他參加過8檔綜藝、參演了2部電視劇、4部電影,同時見縫插針地創作了3首主題曲、12首數位單曲。

歸國四年,四子有一件事不該被嘲

吳亦凡之前在電影和真人秀市場亂撞了很久,也是一路從《有一個地方》、《老炮兒》到《夏有喬木雅望天堂》地寫OST、唱推廣曲。真正出圈,是他因為喜歡嘻哈上了《中國新說唱》前後2檔綜藝後,一夜之間嘻哈掀起滔天大浪,然後他才開始接洽國外的音樂資源,去年上了“美國春晚”。#雖然只是預熱場#

歸國四年,四子有一件事不該被嘲

鹿晗不搞創作,但是前後集齊過2次專輯,16首歌,最近在組織第二次巡演。

歸國四年,四子有一件事不該被嘲

張藝興是對自己最狠的一個,他一直在出歌,而且創作中的參與度最高,“全是自己來”。

包括推銷自己。

現在的市場大環境,就是沒太多人care音樂、實體專除了粉絲不會有人買賬。你可以喜歡做音樂,但得拼了命地推銷自己。

張藝興感謝過《極限挑戰》很多次,感謝理由之一,可以代表好多音樂人對自己副業的理解:“讓我能夠走到觀眾面前,讓觀眾能夠知道我,然後有更多機會能聽到我的音樂。”

歸國四年,四子有一件事不該被嘲

除了上綜藝刷曝光之外,他還用了這幾種“推銷”手段:

一、把生日會搞成新歌發佈會和演唱會。2015年張藝興生日那天,他公開了5首新歌,生日會全程在唱跳。

二、在影視作品中強勢插播自己的音樂,俗稱寫OST——他客串《前任攻略2》要寫歌、主演《從天兒降》要寫歌,在《老九門》裡演配角,要給角色做track,到了翻拍得真的很爛、演得也真的不咋滴的《求婚大作戰》,也要自己寫歌編曲。#韓歸們的慣用手法#

歸國四年,四子有一件事不該被嘲

三、在行程中摳時間和精力寫歌、拍MV、攢專輯。張藝興嘗試過在換場景的間隙調音,背完明天拍戲的臺詞不睡,接著做歌——曾經還因為半夜太吵,被同劇組的前輩舉報:

歸國四年,四子有一件事不該被嘲

就這樣,回國工作3年,張藝興才完成了他的3張專輯#第三張尚未公開#。

一直到今年,開年起唱跳類綜藝持續霸屏,《偶像練習生》、《這!就是街舞》、《熱血街舞團》、《中國新說唱》,

歸國四子一人一檔節目,見證了偶像市場在國內終於起勢。

也見證了C-POP夢想之路被生闖出來。

偶像市場:樂壇的希望

這不是隻屬於他們四個人的路,是所有韓歸的路,也是國內有音樂夢的小孩們的路。

在這之前,四子多少說過關於C-POP夢想的話。

最著名的是黃子韜的“C-POPKing”,其次是張藝興的獲獎感言。

2016年,他給《前任攻略2》寫的歌《一個人》拿了音樂風雲榜的獎,當時張藝興爆哭,邊哭邊說:“我從來沒忘記我是個歌手,我一定要帶領華語樂壇進軍全世界”。

歸國四年,四子有一件事不該被嘲

這句話被嘲得很厲害,張藝興自己回憶這句話的時候也在笑:“就是因為那一個獎項,讓我就是,可以的,你可以的,你可以堅持做音樂的,然後我就說我要帶華語音樂走向世界啊,那個時候沒想那麼多,就是氣話,就真的是氣話。”

歸國四年,四子有一件事不該被嘲

大部分人嘲笑他們的原因是,你實力不夠,就別來擔這種責任。

可是,反過來想,

除了他們,還有誰能擔這個責任呢?

國內樂壇蕭條了很多年,這件事大家都知道,上一個樂壇時代還是周杰倫、林俊杰、S.H.E,到今天中間十多年,樂壇一直在靠選秀維持熱度。

李宇春和周筆暢,不能純靠音樂養活自己。華晨宇是有實力的,然而不是《天籟之戰》、不是《歌手》路人誰認可他的實力、誰真的會費時間去聽他的歌?

歸國四年,四子有一件事不該被嘲

影視市場有觀眾,而音樂市場缺乏聽眾,尤其在數字音樂衝擊了實體專輯、韓流衝擊了我們之後,趨利的市場,對國內音樂市場說了放棄。

市場被放棄之後,有舞臺夢、音樂夢的小孩,大部分被送去了韓國,想要回國也可以,只不過是多年所學完全無用武之地,打包去拍電視劇。然後K-POP力量越來越大,C-POP力量越來越弱——這是個死循環。

歸國四年,四子有一件事不該被嘲

打破這個死循環的,誰都沒想到,是看起來並不理智的粉絲經濟。

再具體一點的話,就是從韓庚、到吳亦凡、鹿晗、黃子韜、張藝興,包括現在的華晨宇、王嘉爾這一眾人的粉絲。粉絲經濟先於資本市場,承擔了資本不願意承擔的風險。看似很傻的用愛發電,卻重新點燃了國內樂壇的火。

歸國四年,四子有一件事不該被嘲

2018年,是個鉅變之年,作品、實力被重視,老流量的一套被唾棄。但我在想,唾棄他們的同時,是不是可以再多給其中堅守之人多一點點時間,等他們成長。

畢竟,他們中的堅守之人,也已經等了這個市場這麼多年。

畢竟,是他們沒有選擇放棄,後人才有路可走。

最起碼在音樂態度上,歸國四子,不應該被嘲笑。

歸國四年,四子有一件事不該被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