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各省市惠及台灣同胞政策匯總

各省市惠及臺灣同胞政策彙總

訊息·速遞

2月28日,自《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31條措施”)發佈實施以來,各地各部門一直在緊鑼密鼓加緊推動落實,小編以時間倒敘為線條,根據各省市因地制宜陸續出臺的具體實施辦法進行了彙總:

最新|各省市惠及台湾同胞政策汇总

這些省市結合自身優勢特色,針對本地臺胞臺企的特點和需求,出臺惠及臺灣同胞的相關政策措施,可謂是“量身定製”。這些政策涉及領域從創業、就業、學習到生活,其中不乏有亮點顯現。點擊政策名稱,可以鏈接到政策全文喲!

最新|各省市惠及台湾同胞政策汇总

南京

最新|各省市惠及台湾同胞政策汇总

南京所推出的“四宜”惠臺措施,分別是“宜學”、“宜業”、“宜遊”、“宜居”。側重點是鼓勵臺灣青年到南京創業、就業、居住生活。與其他地區惠臺政策所不同的是,南京將重點放到了臺灣青年上。在臺灣同胞人數較多的社區設立臺灣同胞服務窗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務及惠臺政策諮詢,也是其一大亮點。

《關於深化來寧臺胞宜學宜業宜遊宜居服務的若干措施》

←點擊查看政策全文

最新|各省市惠及台湾同胞政策汇总

廣州

廣州作為臺商投資大陸的首選地和投資聚集程度較高的地區之一,穗臺經濟社會文化交流合作起步早、發展快。截至目前,廣州累計批准臺資項目3230宗,投資總額218.78億美元,常駐在穗的臺商及眷屬超2萬人,臺資企業員工近20萬人。廣州已成為廣大臺商臺胞創業發展、居住生活的首選地之一。

“廣州60條惠及臺胞措施”的基本框架由深化穗臺經貿合作、促進穗臺社會文化交流、支持臺胞在穗就學就業創業、便利臺胞在穗居住生活4個部分構成,包括60條具體政策措施,具有鮮明的廣州特色。

《關於進一步深化穗臺經濟社會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點擊查看政策全文

淮安

截至2018年6月,淮安市累計批准臺資項目1292個,總投資187.9億美元。匯聚了富士康科技、實聯化工、敏安電動汽車、旺旺食品等臺灣著名企業20多家。此次淮安發佈的惠臺政策,側重現有臺資企業的服務及優惠扶持,以及臺胞在淮安創業。例如臺資工業項目用地“先租後讓”、“彈性出讓”;臺胞創業項目審批開通“綠色通道”等。擬在江蘇構建“南有崑山,北有淮安”的臺資產業格局。

《關於促進淮臺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實施辦法》←點擊查看政策全文

廣東

“粵臺48條”的內容由“積極促進在投資和經濟合作領域加快給予臺資企業與廣東企業同等待遇”和“逐步為臺灣同胞在粵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廣東居民同等的待遇”兩部分構成,具體包括13個板塊,共48條措施。其中,第一部分包括項目支持、擴大准入、技術研發、基建採購及混改、用地保障、拓展市場、農業和金融等7個板塊28條措施;第二部分包括職業資格、人才支持、基金及評獎、文化學術民間交流、影視合作及圖書進口、就業創業學習生活便利化等6個板塊20條措施。

《關於促進粵臺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點擊查看政策全文

深圳

深圳市舉辦貫徹落實“31條惠及臺胞措施”新聞發佈會。據介紹,“31條惠及臺胞措施”中除了事權在中央或廣東省的,在深圳市現有政策中都得到體現。有關部門梳理18個方面、99項適用臺企臺胞的各項政策,製作了“深圳貫徹‘31條惠及臺胞措施’政策彙編”,將進一步向廣大臺胞、臺資企業宣講。

《關於深圳舉辦貫徹落實“31條惠及臺胞措施”》←點擊查看政策全文

最新|各省市惠及台湾同胞政策汇总

杭州

此次杭州出臺的惠及臺灣同胞的政策措施,主要是圍繞國家、省、市重大行動計劃和科技研發計劃項目等,為臺企臺胞提供與杭州企業、杭州居民同等待遇,充分考慮臺資企業和臺灣同胞的特殊情況和普遍性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杭州市級相關部門要建立臺灣同胞信息共享機制,結合各自職能制定實施細則或操作辦法,為臺灣同胞提供信息和政策諮詢服務。為臺胞在杭發展提供了便利。

《關於進一步深化杭臺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實施意見》←點擊查看政策全文

湖北

湖北省作為中部地區經濟發展較快的省份,目前已有2700餘家臺資企業、19個臺資園區、5個海峽兩岸交流基地,臺資企業聚集已經形成一定的規模。

從此次62條措施來看,湖北省就經濟合作、鼓勵創業就業、加強文化交流、便利居住生活四個方面,提出了具體實施意見。其中,以鼓勵臺資企業落戶和臺灣青年就業為主。

《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實施意見》←點擊查看政策全文

崑山

崑山擁有近5000家臺企,工作生活著10萬臺商臺胞,是兩岸經濟文化交流交往最密切的地區之一。此次出臺的措施共涵蓋68條具體舉措,除“31條措施”在崑山全部落地之外,另有26條具有當地特色的先行先試措施。

小編在68條具體措施中,發現幾個亮點:如:臺籍考生(含臺商隨行子女)在崑山中考錄取時加10分投檔;臺灣居民可在崑山註冊從事零售業務(不包括特許經營)的個體工商戶,並在電商平臺開設網店等。具體細緻的措施,更加貼近了在昆臺胞的實際生活。

《關於深化昆臺經濟社會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點擊查看政策全文

浙江

浙江省出臺的76條措施中,包含投資合作(32條)、科技創新(10條)、就業創業(13條)、文化交流(9條)、生活待遇(12條)等五部分。

這些措施著眼於促進臺企紮根浙江、推進與臺灣先進產業交流合作、引進臺灣專業人才等方面,進一步推動落實在浙臺胞與本省居民的同等待遇。

《浙江省貫徹〈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的實施意見》←點擊查看政策全文

天津

天津發布的惠及臺灣同胞的政策均是對“31條”的細化,52條措施涵蓋了津臺經濟交流合作、津臺社會文化交流合作、臺灣同胞在津學習實習就業創業、臺灣同胞在津生活四個方面。

當然,天津也結合當地特點,提出支持臺資企業在津設立區域總部、研發中心,開展冷鏈物流試點,高校畢業的臺灣學生來津創業,符合規定條件的,可申請最高30萬元的創業擔保貸款,等等。

《關於進一步促進津臺經濟社會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點擊查看政策全文

雲南

雲南省此次推出的12條惠臺措施,從土地、廠房、資金、稅收、補貼、獎勵等方面明確了滇中新區給予臺企的優惠政策。

這些措施旨在加快臺資項目落地,鼓勵支持臺灣同胞在滇中新區發展電子信息、精密機械、生物醫藥、高端裝備製造等產業,相應享受稅收、投資等優惠政策。

《關於促進臺灣企業落戶雲南滇中新區招商引資工作的意見》←點擊查看政策全文

寧波

寧波出臺的“80”條措施中,每一條都旨在推進“同等待遇”,其中,有27條為寧波市獨有措施。這些措施涉及臺灣同胞來甬投資、甬臺貿易、甬臺社會文化交流合作、臺灣同胞在甬學習實習就業創業、臺灣同胞在甬居住生活等五大方面。

這些措施“有亮點,有突破”,政策內容重點放在了對臺招商引資以及臺資企業在轉型升級、增資擴產等熱點問題上,在寧波口岸採取“一站式檢驗檢疫”“綠色通道”等便利化措施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

《關於進一步深化甬臺經濟社會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點擊查看政策全文

南通

南通市並未將落實措施統一整理成文,而是針對“31條惠臺措施”的內容分別提出了落實的舉措,共44條,涵蓋了創業、就業、教育、科技等多個方面。

以促進投資和經濟合作為例,每條政策“含金量”都很高。例如:鼓勵臺商投資項目契合《中國製造2025南通實施綱要》,已有臺資企業最多獲得財政扶持1400萬元。

《南通落實31條措施 44條政策落地見效》可複製如下鏈接,用瀏覽器打開:(http://www.huaxia.com/lasd/stfzzc/dfzf/06/5786598.html)

平潭

6月7日,在兩岸影視產業合作發展方面,平潭在福建省首推了《平潭綜合實驗區關於促進兩岸影視產業合作發展的實施意見》,共20條優惠政策。該政策從稅收、投資、營運、獎補等多方面,促進影視產業要素快速集聚,支持打造具有鮮明海洋特色、較強國際影響力的兩岸影視產業基地。

6月初,平潭綜合實驗區出臺《對臺職業資格採信工作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明確平潭開展對臺職業資格採信工作的範圍,涵蓋國家人社部《關於公佈國家職業資格目錄的通知》中134項國家職業資格,包括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53項、技能人員職業資格81項。該意見於8月份全面實施。

5月22日,《平潭綜合實驗區“臺商臺胞服務年”活動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正式出爐,《方案》提出,面向臺灣人才、臺灣青年、臺籍畢業生和臺胞,分別制訂出臺創業就業實習實訓系列政策,涵蓋薪資管理、財稅、住房、交通、教育、醫療、社會保險等方面。

《平潭綜合實驗區關於促進兩岸影視產業合作發展的實施意見》←點擊查看政策全文

福建

福建是對臺先行先試區域。此前,福建省早已啟動了惠臺的22條措施。而這次推出66條措施,則是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在“31條”基礎上進行了更加細化的梳理。

福建省惠臺措施的聚焦點主要在於閩臺的經貿交流、臺胞在閩創業就業、閩臺文化交流、臺胞在閩安居樂業四個方面。

《福建省貫徹〈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實施意見》←點擊查看政策全文

上海

上海是兩岸經貿、文化往來的重點地區之一,也是臺灣同胞投資、生活的重要聚集地。截止到2018年6月份,上海累計批准臺商投資企業12488家,約佔上海整個外資項目數的13.57%,累計吸引合同臺資395億美元。

上海公佈的55條措施,其側重點在於支持臺資企業升級轉型,並融入上海經濟的發展戰略。包括:支持臺資企業在滬設立總部、支持臺灣專業技術人員來滬就業職稱評定、支持臺灣青年來滬創新創業就業、鼓勵臺資企業參與上海“五個中心”和“四大品牌”建設等。

《關於促進滬臺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實施辦法》←點擊查看政策全文

廈門

廈門市因為地緣優勢,臺胞及臺資企業聚集效應也較為明顯。“31條”措施出臺後,廈門市也是一馬當先,率先推出了60條措施,在“31條”措施的基礎上,增加了經濟合作、社會領域等方面的內容。

從內容上看,廈門市的落實措施亮點主要在對臺海運、兩岸經貿口岸便利化、進一步便利臺胞在廈門生活、學習、工作等方面。

《關於進一步深化廈臺經濟社會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點擊查看政策全文

最新|各省市惠及台湾同胞政策汇总
最新|各省市惠及台湾同胞政策汇总

來源 / 上海市臺胞服務中心

江蘇與臺灣

長按掃碼關注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