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臨其境的觀影感受,家庭影院杜比全景聲Dolby Atmos音頻技術

在搭建家庭影院時,如果希望達到電影院那樣的效果,很多人會選擇使用多聲道來實現。但事實上,不少人對於影院音效的概念其實很有限,只知道用多聲道系統來播放效果一定會比較好。話雖然是這樣講,那到底要安裝幾個喇叭,才能真正獲得宛如電影院的音效呢?

身臨其境的觀影感受,家庭影院杜比全景聲Dolby Atmos音頻技術

杜比全景聲,即將原來的左聲道(L)、右聲道(R)、中置聲道(C)、環繞聲道(S)的4個信號,經編碼後合成為LT、RT複合雙聲道信號,重放時通過解碼器將已編碼的雙聲道複合信號LT和RT還原為編碼的左、右、中、環繞四個互不幹猶的獨立信號,經放大後分別輸入左音箱、右音箱、中置音箱和環繞音箱,因此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在家庭影院中應用十分廣泛。

以現在市面上多聲道家庭影院技術趨勢來說,Dolby Atmos是公認最能讓聽者身歷其境的影院音效技術,但一般人要在家建構Dolby Atmos影院並不是一件易事,認真的你必須先搞懂Dolby Atmos採用Object-based(物件導向)的複雜邏輯,然後視預算、需求添購左右聲道、環繞聲道、天空聲道、超低音等等喇叭,按照5.1.2或7.1.4(甚至更多)的配置將喇叭安裝在家庭影院空間,等到這些都搞定之後,還要購買支援Dolby Atmos音效解碼的環繞放大機,搞定BD藍光播放機對應上Bitstream位元流輸出設定的問題,播放的軟件當然也必須要有支援Dolby Atmos音效格式…

廠商也知道一般人想要聽Dolby Atmos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如果不設法將這項技術的使用方式簡單化、設備價錢親民化,這項音效技術的推行勢必會不順遂。於是一些廠商便將原本概念複雜、設備安裝方式繁瑣的Dolby Atmos技術,移植到向來標榜使用方便、價格比多聲道影院系統便宜許多的Soundbar產品上頭。

而從Dolby Atmos技術問世至今,已有兩家品牌推出支持該項技術的Soundbar產品,分別是Yamaha的YSP-5600跟Sony的HT-ST5000,而這兩個產也幾乎可以說是目前是市面上等級最高的兩款Soundbar製品,可以讓你透過一支喇叭(外接超低音)就可以獲得具有上方聲道、創造三度空間的音場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