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是收割韭菜的騙局操作,稍加改變就可成爲躺賺收益的項目

在過去,當我們遇到問題時會說,百度一下你就知道。現在,在同樣的情況下,我們會說,有問題,上知乎。

在今年的世界盃期間,知乎用洗腦式的宣傳廣告,把有問題上知乎這個概念強行植入在了大量用戶的腦海中。大量的用戶。隨著不斷的發展,知乎確實已經位居問答類平臺的榜首。很多用戶也樂意去知乎上尋求幫助。

許多用戶為了獲得讓自己的回答獲得高贊、高關注度而選了“編故事”的方式來回答問題。因為知乎在擴張,整個平臺的用戶量激增到1億,這其中大量的新手用戶就成為了這些故事答主們可以收割的流量。尤其賺錢、網賺這樣的板塊更是成為了收割韭菜的重災區。那我們今天就一起來看一個收割新手的騙局:

一、模板式回答

看似是收割韭菜的騙局操作,稍加改變就可成為躺賺收益的項目

由於學生群體有大量的業餘時間而又缺少可支配的金錢,所以這部分群體比較喜歡找兼職。許多學生朋友因為對於電腦和互聯網比較熟悉或者說上手掌握比較快,所以他們會選擇加入網賺行業。但正是這些用戶成為了被人收割的對象。

看似是收割韭菜的騙局操作,稍加改變就可成為躺賺收益的項目

在這類問題下,我們可以看到超過一半的答案會建議我們靠寫作賺錢,即為自媒體賬號進行投稿。自媒體項目也算是網賺行業裡的常青樹項目,依靠互聯網的流量紅利,即使我們在自媒體上進行搬磚操作也能獲得比較不錯的收益。正是自媒體瘋狂吸金的現象引起了大量新手的眼紅——隨便寫點東西就能賺錢,那我也行啊!

寫稿確實能賺錢,但前提是我們需要有投稿的途徑。所以很多人就靠著這個信息差從中來實現躺賺收益。在這些回答中都會將一些常見的投稿渠道給用戶們羅列出來。

看似是收割韭菜的騙局操作,稍加改變就可成為躺賺收益的項目

從普通的豆瓣稿費銀行到兼職網再到眾號投稿,雖然可能展示的圖片會有所不同,但文字的內容卻大相徑庭。接著,這些回答還會使用審查元素技巧及通過修改某些數字做出一張圖片來增加用戶對本回答的信任度。

看似是收割韭菜的騙局操作,稍加改變就可成為躺賺收益的項目

更常見的是微信收款截圖和百家號等自媒體後臺收入截圖。因為知乎這個平臺打造的影響力讓用戶容易相信知乎上一些高贊答案。再加上這些答案中的層層引導,導致許多新手用戶在心理上會傾向這些答主。在這個時候,這些回答就會順勢在文末加上引導,有投稿需求的用戶可以通過公眾號或個人號與答主進行聯繫。可以降低要求或者提高報酬來進行收稿。

看似是收割韭菜的騙局操作,稍加改變就可成為躺賺收益的項目

二、如何辨別

這種收稿實際上類似於以前的兼職中介。一些設計繪圖兼職會採用競爭操作,讓想要獲取兼職報酬的用戶先發布作品進行競品,然後在以各種理由拒絕用戶以後,又偷偷將用戶的投稿作品拿來使用。有的朋友就會有疑惑了,我怎麼有資格來評判一個答主是否是在收割韭菜呢?

我確實沒有資格為一個答主下定義,但我們應該清楚一個道理,很多時候一些官方展示的數據是不會說謊的。在這些回答或者公眾號上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投稿信息。首先是“新手易過稿”,接著是初始稿費在50元到100元左右,但是隨著閱讀量的提升,最高可以獲得500甚至上千元的稿費。一篇文字數量在1000字左右的推文就可以換取500左右的收益,這樣的投稿需求很容易讓用戶心動。

看似是收割韭菜的騙局操作,稍加改變就可成為躺賺收益的項目

但是,當我們仔細去觀看過這些公眾號就會發現一個明顯的問題。做泛流量信息的公眾號號閱讀量平均就在300到400左右,那後面那些所謂的閱讀收益可謂是鏡花水月。

看似是收割韭菜的騙局操作,稍加改變就可成為躺賺收益的項目

有網賺經驗的朋友們應該明白,不是任意一個公眾號都能打造10萬+的爆款。就算公眾號的推文能達到10萬+爆款文的質量,但如果沒有足夠的裂變種子流量,這種爆款文也是沒法爆出去的。如果一個公眾號連自己的收益都無法保證,他還能保證投稿用戶的收益嗎?

三、如何收益

那有些人靠著這樣的手段從新手們那騙取稿件以後,為了避免一些問題,他們肯定是不會直接就發佈在自己或者有關的公眾號上的。那他們是如何來使用這些稿件的呢?

看似是收割韭菜的騙局操作,稍加改變就可成為躺賺收益的項目

通過QQ群的準確搜索,我們可以找到很多收稿交流群。這些群會以比較低廉的價格向用戶進行收稿。然而,收割者們從新手那收割來的稿件並沒有花費自己的精力或者財力,那他們可以很輕鬆的將這些稿件稍作修改或者原封不動的投入這些收稿群中。

看似是收割韭菜的騙局操作,稍加改變就可成為躺賺收益的項目

一份稿件的單價可能只有幾十元,但收割者往往會以一個話題向外徵稿往往能收到至少十幾份稿件。通過這樣的操作模式,收割者可以輕鬆做到一次收稿躺賺幾百元。在這種模式搭建成功以後,他們還可以使用精細化操作,來擴大自己的形象力。比如用刷讚的方法在知乎擴大自己的信任度,選擇性通過一些稿件或者將投稿者收為學員,利用學員方式來擴大影響力產生裂變效果。

有的朋友會疑惑,大家都知道贊是可以刷的,為什麼看到知乎高贊答案,還是有這麼多新手會去輕易相信?

正是由於知乎的點贊推薦算法跟其他自媒體平臺不同。一個回答在知乎上想要獲得流量推薦不是隻靠讚的數量,更需要靠讚的質量。也就是說,如有一個權重特別高的賬號為答案點贊,那這個答案就更容易獲得知乎平臺的流量推薦。

正是因為這種機制的存在,在知乎上只靠機器批量操作小號刷贊是不行的,還需要找一些權重比較高的知乎用戶進行互贊操作。也正是這種推薦機制,知乎用戶會更相信知乎推薦的回答和知乎高贊回答。

四、正規操作

騙稿、收割韭菜的行為確實可恥,但有的聰明人將這種操作稍微包裝一下就成為了一個合情合理的收益項目。其實投稿項目也是一樣。能寫一點東西又想要賺錢的大學生群體不在少數,除了大學生,還有很多寶媽、自由職業者也希望有這麼一個平臺來提供真實的投稿信息。

看似是收割韭菜的騙局操作,稍加改變就可成為躺賺收益的項目

由於市場有這種需求且需求還不小,所以有的人就在公眾號上搭建了這樣一個信息平臺。搭建這樣一個公眾號的成本是多少?幾乎沒有成本。

首先,這些公眾號或雜誌的投稿信息基本都是公開的。只有很多用戶屬於伸手黨,他們並沒有仔細去尋找。而這個平臺就當了那個勤快人,將第一批投稿信息收集起來,作為公眾號的初始資源。

接著,這個平臺可以用在知乎上的操作方法來為公眾號進行引流,它也可以找到一些自媒體培訓公眾號進行合作,從他們那裡引入第一批種子流量。

在擁有了第一批初始流量和初始資源以後,他們就可以開始公眾號的日常運營了。在平臺流量逐漸多起來以後,平臺還可以從其他公眾號那接軟文廣告以及投稿合作,以此來擴大平臺的收益。

而整個平臺的成本投入呢,主要就是初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成本去收集中介信息。但這個項目一旦運營到中後期,項目就形成了一個閉環,平臺的創建者可以輕鬆躺賺。

其實從頭看下來,大家應該可以體會到互聯網項目的多邊性。一個看似是收割韭菜的騙局操作,只要我們稍加改變就可以成為一個陽光的躺賺收益項目。所以想要在網賺行業裡獲得高收益,除了執行力,強大的思考能力也是我們的必備技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