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批30項自貿區改革試點經驗推廣

5月24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佈會,商務部及廣東省、天津市、福建省有關負責人就進一步深化中國(廣東)、(天津)、(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開放及自貿試驗區新一批可複製改革試點經驗推廣介紹有關情況。

商務部部長助理任鴻斌說,廣東、天津、福建自貿區運行以來,在多個領域制度創新取得明顯成效。按照中央部署,商務部、3省市人民政府在深入總結評估的基礎上,會同有關部門制定了《進一步深化中國(廣東)、(天津)、(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開放方案》。近日,深化方案經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會議審議通過,並正式印發。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深入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營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營商環境等成為改革關鍵環節,在貿易、投資、金融、事中事後監管等領域深入開展改革探索。

3省市根據自身特點制定了各具特色、各有側重的試點任務。廣東省副省長歐陽衛民表示,廣東自貿區將完善外商投資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大幅度放寬市場準入,實現各類市場主體依法平等准入相關行業、領域和業務,持續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天津市副市長趙海山表示,天津自貿區將擴大汽車、飛機、船舶維修等先進製造業領域和銀行、保險、金融服務業的開放,加強人工智能製造、先進通信、基因診斷等新興產業領域的制度創新。福建省副省長鄭新聰表示,福建自貿區將在電子信息、石油化工、金融等領域培育生成一批新項目、好項目。打造創新創業新平臺,支持在自貿區就業、生活的臺胞在醫療、融資、購房、住宿等方面享受大陸居民同等待遇。

任鴻斌說,自貿區建設最根本的目的是為了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探索新途徑、積累新經驗。此前,自貿區分批次向全國推廣了123項改革試點經驗。去年,遼寧等7個自貿區掛牌運行,自貿區數量達到11個,又推出了一批效果好、風險可控的制度創新成果。商務部會同有關部門和省市對這些新制度創新成果進行了總結評估,提煉形成了新一批30項可複製的改革試點經驗。近日,國務院已正式批准印發。

這些試點經驗是各自貿區根據發展定位、結合地方特點推出的,具有很強的創新意義和當地特色。比如,上海自貿區圍繞科技創新聯動,率先探索推廣了低風險生物醫藥特殊物品行政許可審批改革;廣東自貿區聚焦促進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先行試點了擴大內地與港澳合夥型聯營律師事務所設立範圍;福建自貿區著力建立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推廣了船舶證書三合一辦理等改革試點經驗。遼寧等7個新設自貿區雖然設立時間只有1年,但這次複製推廣的30條改革試點經驗中,新設自貿區就佔了17條,達一半以上。

這些改革試點經驗來自地方,服務全國,較好地體現了對比試驗、互補試驗的成果,達到了通過差異化探索,形成更多元化、更高水平的制度創新成效,更好地釋放了自貿區的改革紅利和開放紅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