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環保系統認真貫徹落實 駱惠寧同志重要指示精神 廣泛開展警示教育 教育治理雙管齊下取得階段性成效

全省环保系统认真贯彻落实 骆惠宁同志重要指示精神 广泛开展警示教育 教育治理双管齐下取得阶段性成效

點擊上方藍色字關注我們~

今年臨汾市發生的破壞環境質量監測系統案件和“4.17”山西三維集團環境違法問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及時召開常委會專項研究作出部署,駱惠寧書記要求,全省環保系統在做好調查處置工作的同時,開展為期2個月的警示教育。5月4日,省政府第一時間召開“全省環保系統警示教育電視電話會”,全面啟動省環保系統警示教育。省環保廳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特別是駱惠寧同志的指示精神,從抓教育入手,多措並舉,不斷加大工作力度,教育、治理雙管齊下,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警示教育期間,全省環保系統印發各類學習資料3萬餘冊、文件791份、簡報924期,組織學習2575次,領導班子成員累計領學700餘次,全省環保系統247個支部、10700餘人受到教育,有效解決了幹部的“看客”心理和“鴕鳥”心態。

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思想為指導,努力提高政治站位。一是開展形式多樣的學習活動。臨汾市環保局拍攝了《三維違法排汙警示教育片》,晉中市環保局組織全體班子成員認真收聽收看了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環境公益訴訟的司法實踐》主題講座,並進行充分討論。省環保廳開展“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主題黨日活動,組織廣大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200餘人分別赴蔡家崖、麻田、武鄉、焦裕祿紀念館等紅色教育基地,重溫入黨誓詞,參觀黨史展覽,引導廣大黨員積極投身汙染防治攻堅戰。臨汾市環保局組織中層以上幹部到臨汾監獄聽取2名服刑人員現身說法,晉中市環保局組織環保系統幹部旁聽臨汾市環境質量監測數據造假案庭審,紅線意識進一步增強。二是召開高質量的民主生活會和組織生活會。省環保廳印發《關於對警示教育等三項重點工作進行督查的通知》,派出由廳領導帶隊的7個督查組赴各市環保局指導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抽調20多名機關處長和直屬單位主要負責人交叉指導相關支部的組織生活會。各市環保局領導班子成員分別參加所屬單位和縣(市、區)環保局領導班子民主生活(組織生活會)330餘次。

二、堅持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出實招硬招不斷夯實基礎工作。為增強警示教育實效,抓思想作風建設的同時,注重紮緊制度籠子,圍繞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加強環境執法和危廢管理等重點工作出臺文件、修訂制度652份。跟進開展工作,通過“一網雙微”發佈新聞稿件100餘篇,受理信訪舉報2450件,辦結2054件,辦結率為83.83%。一是在環境執法方面,完善“雙隨機一公開”等制度,利用移動執法系統規範執法行為,防止執法出現要素有漏項、程序不規範、文書內容被更改等問題。警示教育期間,全省累計檢查企業18026家次,查處重點排汙企業1777家,下達行政處罰7386餘萬元。二是在環境監測方面,省環保廳制定《山西省級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網城市站運行管理實施細則》和《專項檢查工作方案》,在所有監測站點旁設立警示標牌,嚴禁非運維人員進入站房、站房房頂、站點柵欄及採樣平臺周邊20米範圍內。三是在危險廢物管理方面,省環保廳印發《山西省2018年危險廢物規範化管理督查考核工作方案》,從危險廢物產生、貯存、轉移、處置利用全過程開展監督考核,源頭治理,消除環境安全隱患,共清理整頓企業141家,其中關停取締非法企業125家,整頓不規範企業16家。四是在大氣、水汙染防治和環保督察方面,印發環境空氣質量改善、水汙染防治量化問責“兩個辦法”,上報我省貫徹落實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意見整改情況報告,完成呂梁、晉中兩市省級環保督察“回頭看”並反饋了意見,移交責任追究問題線索13個。

三、堅持以壓實領導幹部生態文明建設責任為抓手,鍛造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環保鐵軍。一方面以案為鑑,開展環保領域群眾身邊腐敗和不正之風整治等活動。另一方面,認真貫徹中辦《關於進一步激勵廣大幹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的意見》,歸納梳理出環保系統部分領導班子存在的宗旨意識淡漠、責任意識不強、工作作風不實、隊伍管理不嚴、執法力度不夠等問題211條,制定整改措施216條。通過警示教育,全省環保系統幹部作風明顯轉變,行政執法力度明顯加大,今年5-6月份與1-4月份相比,行政處罰案件總數增加9.77%,處罰金額增加32.62%,五類典型案件總數增加344.12%;行政審批效率明顯提高,截至6月底,省級環保部門共受理審批事項366項,已辦結279項,正在辦理56項,退回31件,法定時間批辦率達到100%;重複舉報案件明顯減少,5-6月份人民群眾重複舉報環境違法案件30件,同比下降62.5%。

溫馨提示

如果你喜歡本文,請朋友圈,想要獲得更多信息,請關注我。

全省环保系统认真贯彻落实 骆惠宁同志重要指示精神 广泛开展警示教育 教育治理双管齐下取得阶段性成效

識別二維碼

關注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