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講政治與抓業務需同頻共振

“黨的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決定黨的建設方向和效果。”“要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必須旗幟鮮明講政治,堅定不移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不懈推進黨的政治建設。”……黨的十九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的政治建設的重要論述,凸顯了黨的政治建設在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中的重要地位。對標黨中央要求,準確把握氣象部門的政治定位和氣象工作的政治屬性,強化氣象部門黨的政治建設,需要清醒認識到,沒有脫離政治的業務,也沒有脫離業務的政治,

兩者深度融合、同頻共振才能轉化為推動新時代氣象事業改革發展的強勁動力。

氣象事業是科技型、基礎性社會公益事業,練就一身業務精湛的“看家本領”是氣象科技工作者畢生的追求,抓好氣象服務是氣象事業適應新時代新要求的立業之本。也正因為此,氣象部門容易形成“重業務、輕黨建”的慣性思維。不得不承認,在政治建設與業務發展齊抓共管成為首要任務的當下,不少氣象黨員幹部職工對政治與業務之間關係的理解仍存在模糊與偏差。必須清醒認識到,講政治,可以帶動氣象業務發展,促進業務工作更有成效;抓業務,能使講政治有所依託、落到實處。只講政治而脫離了業務工作,就會導致“形而上”,空洞縹緲、無處著力,成為空頭政治;只抓業務而脫離政治,就無法從戰略層面思考問題,導致迷失發展方向,缺乏幹事創業的緊迫性、責任感,業務發展更無以行穩致遠。

事實上,當講政治與抓業務同頻共振,取得的成效已然成為氣象事業發展的重要助推力——風雲二號H星在發射前回應世界氣象組織及亞太空間組織的需求,調整定點位置擴大監測範圍,將福祉輻射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其背後體現的是講政治、顧大局的政治站位;在風雨肆虐的主汛期,氣象工作者24小時值班值守,採取非常規措施提升服務能力,是基於對“民心是最大的政治”的深刻領會,源於對氣象事業是黨為人民服務的一線與窗口的深刻領悟;氣象部門全面參與生態紅線劃定工作,開展生態資源評估,則彰顯了對標需求服務國家重大戰略的堅強決心。

而縱觀黨的十八大以來,在全面從嚴治黨過程中一些黨員領導幹部出現問題、犯了錯誤,往往並非因為業務能力不足,恰恰是在政治意識和政治責任上跑偏,沒有真正認識到自己首先是黨的幹部、人民的公僕。思想認識有多深,行動才能走多遠,抓黨建是抓業務的保障,只有先築牢政治信仰和黨性修養的基石,成為“政治上的明白人”,才能在業務上把準方向、踏實耕耘

旗幟鮮明講政治,其落腳點還是推動氣象改革發展,更好地服務國家重大戰略,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真正樹立起“講政治是從根本上促業務”的鮮明導向,首先要增強“四個意識”,落實好“兩個維護”。要堅決貫徹執行中央決策部署,從政治層面上衡量業務發展方向,在認真研究後付諸實踐,才能真正體現氣象業務發展價值。其次,各級黨組織要時刻以黨建工作、政治建設工作是否與業務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實為準繩,激發黨員發揮模範帶頭作用,積極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各項要求落實到位。總而言之,講政治與抓業務應融為一體,唯有以政治為統領,以政治為方向,以政治為靈魂,業務工作才能方向準、路線明、成效好,講政治才能講得實、落得下、扎得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