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 振兴乡村|腴地人民有福啦!搭上酉阳大桃源旅游的顺风车

脱贫攻坚 振兴乡村|腴地人民有福啦!搭上酉阳大桃源旅游的顺风车

脱贫攻坚 振兴乡村|腴地人民有福啦!搭上酉阳大桃源旅游的顺风车

“夹岸数百步,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著名诗人陶渊明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桃花源里环境优雅、宁静和谐,村民勤劳快乐、淳朴好客、幸福美满的梦幻画面。

如今,除了桃花源国家5A级旅游景区,在我县腴地乡也能感受如此美景。

脱贫攻坚 振兴乡村|腴地人民有福啦!搭上酉阳大桃源旅游的顺风车

近年来,为达到方便群众出行,推动乡村旅游,服务产业发展的目标,腴地乡在坚持巩固和发展已有的万亩苹果桃产业发展基调不变的同时,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为桃花源旅游景区增光添彩。

返乡农民工 带来苹果桃

一个名叫张祥华的人,在当时老家腴地路不通、水不通、电不通的情况下,觉得待在家里耕田种地,毫无发展,不能忍受贫穷的他举家迁到新疆,开始了种棉花、搞劳务输出的新生活。

一次偶然机会,张祥华到湖南常德等地招摘棉花工时,看见了一大片硕果满枝的苹果桃格外抢眼,于是走进这片桃林。

脱贫攻坚 振兴乡村|腴地人民有福啦!搭上酉阳大桃源旅游的顺风车

这种桃不仅色泽鲜红、果大形圆、口感脆嫩、味道香甜,在常温下一周不变软、不变色、不变味,极耐储藏,他茅塞顿开,萌生了返乡种植苹果桃的意愿。

“老家有个穿凵,形如桃花源洞口,加上撂荒地多、租金低,何不在山头种苹果桃?”张祥华经过反复调研,在与该乡达成招商引资合作协议后,决定大干一场。他毅然辞掉了在新疆收入不菲的工作,回到了老家。

2008年10月,在老家白头山下,他承包了100多亩撂荒地,学技术、选种苗、请民工、砍荆棘、除杂草、挖生土……一口气种下了100多亩苹果桃。

脱贫攻坚 振兴乡村|腴地人民有福啦!搭上酉阳大桃源旅游的顺风车

2012年7月底,他的苹果桃丰收了,喜不自胜的他到处推送苹果桃。

在媒体关注后,引得苹果桃基地游客络绎不绝。

产业红火时 淘金首选地

次年3月,桃花盛开。不少游客纷纷前往,一睹现实版桃花源的芳容。为此,该乡还举办了首届赏花节。

脱贫攻坚 振兴乡村|腴地人民有福啦!搭上酉阳大桃源旅游的顺风车

7月底,苹果桃又熟了,该乡又举办了苹果桃采摘节。

在领导的关怀和重视下,基地里的产业路修到了丰家盖,旅游登山步道修到了山垭口,阡陌纵横的引水渠遍布桃林里,抗旱水池大大小小,错落其间。

腴地上万亩荒山,一时沸腾起来,让不少淘金者纷纷涌入。

脱贫攻坚 振兴乡村|腴地人民有福啦!搭上酉阳大桃源旅游的顺风车

张新华等人来了,组建了酉阳旺农苹果桃种植股份合作社;冉儒利来了,组建了酉阳博爱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当地群众纷纷加入了合作社。他们除了务工收入外,还有土地租金、股金分红,以及开办农家乐、售卖土特产获得的经济效益。

为此,腴地苹果桃基地成立了以大户承包,农民以土地入股、政府扶持等方式以发展经果林种植,打造桃花源旅游综合体,推动乡村旅游,促进脱贫攻坚的发展新模式,并在全县得以示范推广。

多年不挂果 科技来帮忙

但“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自2014年起,不知道什么原因,这里的苹果桃就很少挂果了。

脱贫攻坚 振兴乡村|腴地人民有福啦!搭上酉阳大桃源旅游的顺风车

“是控肥不准,是杀虫有误,还是剪枝时机不对……”张祥华始终不明白问题出在哪里。

他从贵州等地高薪聘来的苹果桃专家,忙碌了整整一年同样无济于事。大家都百思不得其解。

为了以短养长,张新华、冉儒利不得不重操旧业,干起了建筑包工、装修等工程。

不死心的张祥华等人到处拜访专家、学者。在多方努力下,西南农大林科院的专家们来了,科委的经果林专家们来了,农委的土壤专家来了,气象局的气候专家来了……大家一起为腴地苹果桃把脉问诊。

气象干预,土壤检测,剪枝打芽,疏花疏果,放水驱虫,施肥管控……甚至砍掉部分苹果桃,嫁接半边红,栽上大鸭梨,重建花果山……专家学者们使出了浑身解数。

终于,在2018年,腴地苹果桃再次丰收了。14个专业合作社的苹果桃总量在300万斤以上,成了群众致富的“金果果”。

脱贫攻坚 振兴乡村|腴地人民有福啦!搭上酉阳大桃源旅游的顺风车
脱贫攻坚 振兴乡村|腴地人民有福啦!搭上酉阳大桃源旅游的顺风车

目前,该乡在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的同时,正着力建成从三级站进城,至毛坝路升级改造,与黑水相通,与泔溪相连的四通八达的交通环境,并通过打造品牌,举办赏花节、采摘节、网络营销等方式让苹果桃变“金果果”卖出大价钱,让腴地村民搭上酉阳大桃源旅游的顺风车。

脱贫攻坚 振兴乡村|腴地人民有福啦!搭上酉阳大桃源旅游的顺风车

大家都在看

脱贫攻坚 振兴乡村|腴地人民有福啦!搭上酉阳大桃源旅游的顺风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