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想看看上海灘

前天夜裡,我們一家人和老二一家人在上海外灘徒步。我望著直插雲霄的高樓大廈和樓宇外不斷閃爍的彩燈,站在浦東望浦西,望到得似乎是一段段的歷史;而環顧四周,看到得似乎又是可以預見的未來。

上海,是個有故事的地方。

被黑夜隱去的故事,終究會被各種文藝形式挖掘出來,最終以作品的方式讓我們通過欣賞來構建一個屬於自己的上海。

我還沒有太大的能力穿透太遠歷史,只是感慨於歷史的風雨變幻,而作為人類的我們只有在其中穿梭,而你們都是其中的過客而已。

上海,我來過、也路過,已經足夠了。

只想看看上海灘

上海是個灘,大灘。

作為一個在灘上發展起來的國際大都市,上海是一個移民城市,由租界發展而來。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上海開埠,道光二十五年上海縣洋涇浜以北一帶劃為洋人居留地,後形成英租界。

道光二十八年以虹口一帶劃為美租界。

道光二十九年以上海縣城以北、英租界以南一帶為法租界。

同治二年(1863年),英、美租界合併為英美公共租界,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又改稱為上海國際公共租界。

此後,租界多次擴大。

鴉片戰爭後上海開埠,外國的船隻從外洋直溯而上,1845年英國殖民者首先在上海縣境域劃定英租界;1849年,法國殖民者也要求劃定法租界;1863年,美租界與英租界合併成立公共租界。

第一塊英租界建立於原上海縣城東門外的荒灘——黃浦灘,後來稱為外灘。所以,舊上海也叫上海灘。舊上海,指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十里洋場”和“遠東第一大城市”的上海市。

只想看看上海灘

灘,是河、海、湖邊水深時淹沒、水淺時露出的地方,泛指河、海、湖邊比岸低的地方。

顯然,把上海稱為“灘”,是十分準確而又意味深長的。從地理上講,上海正是這樣一個生成於長江入海口的灘塗地帶;而從文化上講,上海則正是中西兩大文化浪潮衝擊積澱的產物。上海,這個是灘,海納百川,兼容幷蓄,所以形成了別具特色的海派文化。

只想看看上海灘

上海是大部分中國人嚮往的天堂,作為中國最大的城市,具有強大的吸引力。上海以不可替代的優越性,鳥瞰全國,所以在上海人眼裡哪裡都是鄉下、哪裡人都是鄉下人。鄉下人如何通過奮鬥,成為上海人就成為了十分勵志的事情,譬如那個叫杜月笙的鄉下赤佬的傳奇人生,就成為影視題材不斷表現的主角。

只想看看上海灘

作為鄉下人,我也曾經追求著成為城裡人,不過好像沒有考慮過在上海這個城市落腳,不知道是否跟首次去上海並不順利有關。早在1996年,我帶著一大堆自己創作的竹刻製品,到上海售賣,接觸了一些人,最終沒有賣出去。那個時候我們家老二在上師大讀書,我寄居在他租住的房間裡,兩個泰順鄉下人,以強大的慾望推動著各自的夢想,在上海這個對我們來說不著邊際的城市努力著、奔跑著、迷惘著。因為竹刻製品沒有賣出去,後來我就去找工作了,因為工作幹得不錯,被派到北京開拓市場去了,跟上海的因緣也算搞了一個段落。

只想看看上海灘

我們家老二大學畢業後,在上海工作、買房、結婚、生子,就一直待在了上海;後來,我叔叔也到上海發展了,接著也在上海安家了,現在他們一家人除了二女兒都在上海生活了;所以,現在我算是有了幾個家裡人在上海,每次來上海也就多了一份理由。

每次碰到叔叔,他都希望我也來上海發展。每次我都說:不要。

每個人都有自己適合生活的地方,上海不適合我,或者說我不適合上海。

很簡單,我不想把人生的大部分時間用在坐車上,而在上海這樣的超大城市,到哪裡都得花上很多時間。所以,上海再好,我也只有作罷。還有,就是每個人心裡存在的那塊地不一樣,對我來說,心裡一直有一塊田園。當年,想辦法跳出山門,是為了革自己的命,至於生活和生命的滿意程度,那個時候根本沒有機會考慮。

現在可以了:在現代化和田園之間,我選擇了田園。

物理的田園或許可能再也很難擁有了,那至少在心裡也要有個田園。

當看到我的親人們,在上海滿意地生活著,我感到欣慰!

可能,他們對城市的追求,就好比我對田園的追求。這種事情沒有高下、沒有是非,只看適合誰。為了適合而生活,才值得追求。

只想看看上海灘

上海這個灘,已經發展成為世界聞名的大都市,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中華人民共和國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滬杭甬大灣區核心城市,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中心,首批沿海開放城市。

我的親人們也活著在這裡,他們擁擠在千千萬萬人群中,追逐著自己的夢想,慢慢習慣了上海大都市的生活,他們可能終老上海,但是第一代如果有一天不得不離開,他們不會埋在這裡,所以,上海不是故鄉。

有人說,只有埋葬過親人的地方才能叫故鄉。

汪峰才能在《北京北京》這首歌裡唱到:

如果有一天我不得不離去

我希望人們把我埋在這裡

在這兒我能感覺到我的存在

在這兒有太多讓我眷戀的東西

我在這裡歡笑 我在這裡哭泣

我在這裡活著 也在這兒死去

我在這裡祈禱 我在這裡迷惘

我在這裡尋找也在這兒失去

……

只想看看上海灘

對於我們家族在上海的第二代人,他們可能從生到死都是上海上海了,我不知道上海會不會成為他們的故鄉,這是他們自己的人生課題,讓他們自己回答吧!

對我而言,上海灘再好、再美、再發達、再璀璨,只是來看看,就可以。

而這,也僅僅是因為,我有親人在上海。

只想看看上海灘

只想看看上海灘


只想看看上海灘


只想看看上海灘


只想看看上海灘


只想看看上海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