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窈窕淑女》與「標準英語發音」

1964年出品的電影《窈窕淑女》(

My Fair Lady)很多人都看過,它改編自蕭伯納(George Bernard Shaw, 1856-1950)的戲劇《皮格馬利翁》(Pygmalion, 1913),奧黛麗·赫本主演。儘管人們普遍認為劇中希金斯教授的原形是倫敦大學的語音學教授瓊斯(Daniel Jones, 1881-1967),蕭伯納本人卻特別說明其原形是19世紀英國的語言學大師斯威特(Henry Sweet, 1845-1912),其原因是瓊斯作為大學教授和蕭伯納的好友,實在是無法承受無端扣在他頭上的“師生戀”帶給他的社會壓力(按Crystal的解釋)。用現在的話說:以後還怎麼混哪!

《窈窕淑女》講述了一個發生在十九世紀末倫敦的故事:家境貧寒的伊萊莎·杜利特爾是倫敦東區的一個賣花女,雖眉清目秀但沒什麼文化,一說話就是一口難聽的倫敦土腔。語音學家希金斯教授對他的朋友皮克林上校說,只要經過他的訓練,賣花女就能變成窈窕淑女,醜小鴨變大天鵝。上校和他打賭,說如果六個月後能讓伊萊莎以淑女的身份出席大使遊園會而不被人識破真相,那麼他願意承擔一切實驗費用和伊萊莎的學費。經過教授半年的訓練,伊萊莎果然改變了原有的發音,學會了上層社會普遍認同的標準發音,以淑女的形象參加了遊園會並得以矇混過關。

语言|《窈窕淑女》与“标准英语发音”

《窈窕淑女》劇照

由於影片很長,許多觀眾以為事情到這就算結束了,因為這個故事說明:在英國,一個人如果發音不標準,就意味著可能被看作是屬於不同的社會階層。然而,故事中還有另一條主線,是許多人沒有注意到的,那就是皮克林上校主張有錢也能進入上層社會,不一定非要靠口音表明自己的社會地位。結果是兩個人誰也沒贏——伊萊莎的父親在上校的安排下接收了一筆頗為可觀的遺產,於是就有了他身著西服革履、坐著勞斯萊斯轎車,一副上層人物的派頭卻仍舊滿口倫敦土腔的滑稽場面。

再往深裡說,人生的成功有兩種可能:一種是伊萊莎型,通過艱苦的努力達到目的。另一種是伊萊莎父親型,通過一夜暴富達到目的。前者是多數普通年青的必經之路,後者是許多成功人士的不外秘訣。

為電影中希金斯教授所進行的發音演示配音的,是後來成為國際語音學界泰斗的彼得·萊德佛吉德(Peter Ladefoged, 1925-2006)。他是電影《窈窕淑女》的語音顧問,出生於英國,獲愛丁堡大學語音學博士學位,後移居美國,在加利福尼亞大學洛山磯分校(UCLA)從事語音學的教學和研究,是國際著名的語音學大師,著有《語音學教程》《元音和輔音》《世界語言的發音》《聲學語音學要素》《西非語言語音研究》《語音數據分析》《烏干達的語言》《實驗語音學的三個領域》等,2006年1月24日因病逝世。

语言|《窈窕淑女》与“标准英语发音”

萊德佛吉德(右二)在《窈窕淑女》拍攝現場,左一為扮演希金斯教授的演員哈里森(Rax Harrison)。

倫敦東區是貧困地區,這裡的人說著一種叫“考可尼(Cockney)”的方言,即所謂“倫敦土腔”,在發音上與標準英語相去甚遠,為倫敦的中上層人士所鄙視。所謂的“標準英語發音”則稱為“被接受的發音(Received Pronunciation, 以下簡稱RP)”,作為英國中產階級及以上階層使用的發音方式,也是外國人學習英式英語發音的標準範式。

英國是一個注重身份背景、社會階層分明的國家,RP又稱為BBC英語、國王(女王)英語、牛津英語等,它不是一種區域口音,而是社會方言,代表著身份的高貴、良好的教育背景和所處的社會階層。RP最早是用於英國的“公學(public school)”,即“私立寄宿學校”,是為貴族子弟開設的學校,培養學生嚴格的“紳士”行為,因而也就成為英國中等以上階層的“階層方言”,成為BBC電臺和電視臺新聞播報的專用口音,成為受過良好教育的象徵。BBC的電視節目雖然五花八門,主持人也不都是使用嚴格意義上的RP,但其每天晚上的“新聞聯播”播音員一直必須使用會說標準RP的白人,直到1987年首次使用非裔新聞播音員之後,BBC英語也有了突破。

按說最標準的RP應該是國王或女王了,他們從小在宮裡接受嚴格的培訓。但是,超長待機的伊麗莎白二世,自己的口音也有變化。2002年她登基50年大典的時候,兩位澳大利亞教授對她50年來的聖誕祝詞進行了語音研究,發現她的語音具有明顯的平民化趨勢,為此英國的媒體很是鼓譟了一番。

正因如此,RP並不等同於的“倫敦音”,因為真正的倫敦地方方言是“考可尼”,恰恰是與RP大相徑庭的一種地域方言加社會方言,在發音、用詞和句法方面均有別於RP,簡直就是“考考你”。但由於倫敦作為首都集中了王室、政府、大學和許多社會精英,他們所使用的正是RP,也使得在倫敦這個地方,高端和低端兩種社會方言長期並存,成為英國社會階層分佈最為完整的地方。這種語言變體的社會屬性,在狄更斯、哈代等人的作品中表現得非常突出。

這就是為什麼《新概念英語》第二冊第25課題目是“Do the English speak English?”(英國人會講英語嗎?),課文講述一個外國人到了倫敦以後用英語向一個行李員問路,結果相互都無法理解,於是他產生了疑問:英國人真的說英語嗎?

本文轉自:言語之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