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職媽媽的愛與累:在家帶娃3年,好像老了10歲

全職媽媽的愛與累:在家帶娃3年,好像老了10歲

工作的意義是什麼?在英文非虛構作品《Gig: Americans Talk About Their Jobs》裡,美國記者鮑勃採訪了不同階層和年齡的美國人,傾聽他們講述自己的工作。

“在我之中見眾生,又在眾生之中見我者,能免一切恐懼。” (這個專欄開頭都一樣)

今天是母親節,我翻譯的第4個故事講述了全職媽媽的愛與痛,獻給所有偉大的母親。

Elise Klein——全職媽媽

"有時我會想念沒有孩子之前的那段日子。現在我的每一天都被分割成為無數碎片,我甚至找不到人說話。”

1

我懷孕時才結婚幾個月,到了34歲熟女的年紀,我和丈夫都想要孩子,於是馬上就懷上了。那時我們剛搬來紐約。

在紐約,哪怕沒有孩子,生存下來都很艱難。有了兩個孩子後,一切都不輕鬆了。以前我是個自由職業的平面設計師,搬來紐約是因為我丈夫Cliff的工作調動。如果我們結婚後能有一段自己的時光,呆在紐約就很好。

我的事業被迫從零開始,要重新建立客戶關係。兒子Milo出生時,我還處於事業過渡期,當時還想著在家裡照顧他,同時外出工作。現在看來,這個想法真是太天真了。

這個計劃從未實現過,雖然我很想實現。既想照顧一個新生兒,又想在一個陌生的城市謀生,簡直太難了,我只能把事業暫時擱置。

現在,我兒子Milo快3歲了,女兒Olivia才10個月大,她是個意外的驚喜。我和丈夫之前就一直想要兩個孩子,雖然女兒很乖很可愛,但日子還是很艱難。當兒子剛出生時,我曾經茫然不知所措,現在有了2個孩子,生活的辛苦遠超於我的想象。

我全職照顧2個孩子,沒有任何外援,我們生活開支很緊張,也請不起保姆。每天,只有我和孩子們呆在家裡。

這是我做過的最辛苦的工作,實際上我不知道從哪兒講起,它完全是消耗性的,從未停下來過。

2

兒子早上五六點就醒了,我丈夫會陪他玩一陣子再出門上班。在女兒出生前,丈夫照顧兒子洗漱和睡覺等。那時候我大著肚子,連彎腰都難,兒子經常做噩夢,半夜裡醒過來,丈夫就過去安撫他,還把他抱到我們的床上來。

等女兒出生後,我和她就只能睡沙發了,為了不讓倆孩子互相吵到彼此的睡眠,丈夫和兒子睡,我和女兒睡,我們儘可能地隔遠一些睡覺,慢慢陷入這種模式中。

我從來都睡不好覺,每天從沒連續睡過幾小時——女兒晚上要餵奶。兒子以前從不吃母乳,這是個大問題,所以到女兒我要把這事搞定。

我覺得吃母乳有很多好處,能讓孩子更健康,情緒上更有安全感,但我沒想到會像現在這樣:女兒每晚都要吃奶,一晚上吵醒我好幾次。我就是個撫慰她的大奶瓶,又不能拒絕她。好幾次我沒喂她,她哭得撕心裂肺,把兒子都吵醒了,蝸居在這個該死的小盒子裡就是這樣。

白天早上,兒子和丈夫一同起床,我和女兒再睡上半小時,但也睡不久。兒子會嫉妒妹妹有奶吃,還能整晚上都和媽媽一起睡,丈夫一上班,他就覺得自己被忽視了。他會一直抓著我,朝我扔東西,或者不時地扯我的衣服,他想把妹妹弄醒,讓大家都陪著他一起玩。

Cliff早上7:30出門上班,他出門後我甚至都來不及洗個澡,吃個早餐。我要給孩子們餵食,穿衣服,把家裡打掃乾淨,有時候這都會花上3個小時。

每天簡直有1噸的東西要打掃整理,保持屋子的乾淨整潔很重要,我不能讓兒子從沙發底下翻出個飲料瓶子然後喝掉裡面的東西,或者把玩具的零件吞下去被嗆到——也不是沒發生過,但我要儘量避免這種事。

如果不整理,我們就要住在豬窩一樣的小公寓裡,被玩具淹沒,到處是亂扔的零食,髒衣服,髒碗筷……這些活兒永遠也幹不完,但你不幹也很難受。

3

每天早上我就是洗啊洗,掃啊掃,自己趕快吃點東西,再把尿布打包好。我會在看《天線寶寶》的時候把這些做完,耗時半小時,我才不管專家們怎麼說這個動畫片有害健康,天線寶寶們都那麼可愛。

大概10點鐘時,我們會去公園溜達。紐約居,大不易,我們住的小公寓很窄,在別人看來簡直是蝸居,都不夠一個小孩自在地玩耍。兒子Milo玩一陣子就會撕牆紙,所以我們得出門玩。

但出門也不容易,我們住在3樓,得步行下樓,我得扛著一個雙人嬰兒車和一個小胖墩兒子。嬰兒車有30磅重,兒子比這個還重。下樓分2趟:我先把孩子們關在屋裡,把嬰兒車和玩具等生活用品扛下去,放到公寓的大廳,再上樓把孩子們抱下來。出門後,我在街上推著嬰兒車,覺得自己活像一頭騾子。

到公園就輕鬆多了,Milo雖然小但已經有主見了,他喜歡自己玩,不需要我圍著他轉。Olivia才幾個月大,還不會走路,我只要把她放在一個沙盒子裡玩就好,一邊看著她,一邊和別的媽媽聊天。

我很享受跟別的媽媽聊天這件事,這拯救了我的生活,她們讓我得到了些許安慰和共鳴。然而,我們馬上又得回到家裡吃午飯,睡午覺。

Milo現在吃流食,他只喝加了阿華田的牛奶,幾個月前他生了病,什麼也不吃,我們就這樣喂他,想著能給他更多營養,結果現在他形成依賴了,午飯專門喝這個。丈夫會逼他吃點別的,但我不想逼他,他總是會吃飯的,或早或晚。我不想發生任何衝突,只想安穩地度過午飯到午休這段時間。

午休對我很重要,他們會睡一陣子。很多時候,兒子躺下後我得努力哄女兒睡著,她很煩躁,總是不配合——但哄睡很值得,如果他們都睡著了我就有1小時獨處的時間。

這是一天中我唯一獨處的時刻,我會付賬單或者閱讀,或者放空自己。有時我躺在女兒旁邊,累壞了,自己也睡著了。這是我一天中最美好的時刻。

午睡過後繼續忙活,如果他們醒得早就再去公園溜達,否則就一直玩到吃晚飯。這意味著他們會鬧到拆房子,亂扔玩具,我又得打掃。電視機這時派上用場,它是最好的免費保姆。但我還是會試著帶他們去公園,看電視久了畢竟不健康。

晚餐時很複雜,我不需親自喂他們,只要把他們哄到丈夫回家為止,做飯就輕鬆一些。但這意味著我和丈夫沒有任何相處的時間,哄孩子們睡著後,通常都是晚上10點多了。

這就是我的一天,我每天都這麼度過。這種生活讓人筋疲力盡,全是各種瑣碎的日常家務,它影響了我的每個部分——我的身體,還有精神。

我感覺自己比3年前老了10歲,從鏡子裡看也是一樣。這種生活也改變了我和丈夫的關係,我們現在更像是室友,動物園管理員,兩人之間不再有往日的脈脈溫情。

4

最近有人叫我家庭主婦,我難過了好幾天,我從未想過自己的人生會如此,但我確實是家庭主婦了——這就是我沮喪的原因。

我會問自己,為何家庭主婦不是最有價值,最受尊敬,或者最必需的工種——你也可以安慰自己說,其實它的價值某種程度上無與倫比。但事實不是這樣,你並不能得到應有的尊重,而且大多數情況下你會為此而羞恥。為什麼?我不知道。

傳統的家庭裡,幾代同堂,一個小孩子是由很多人共同撫養帶大的。在很多國家裡,兒童是由爺爺奶奶帶大的,父母們年富力強,可以出去工作。但現在的社會,很多人擁有的是微小的家庭單位,養孩子則需要更多的外援。保姆和鐘點工可以幫你,但她們沒法代替親人的位置,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叔叔阿姨,他們不需要你付錢就會愛你的孩子。

不幸的是,我丈夫的親人們住在千里之外,儘管他們人都很好也願意幫忙,還是鞭長莫及,我們一年才見他們三次。我的孃家很近,但我姐姐有自己的孩子要照顧,我媽媽的精神狀態很不好,她非常容易焦慮和抑鬱,整個人缺乏能量。所以我和丈夫只能靠自己。或者說,我只能靠自己,丈夫每天都呆在辦公室,我知道他工作很賣力,但就我目前遭受的辛勞而言,他還算很幸運了。

有時候我會想念沒有孩子之前的那段日子。現在,我的每一天都被分割成為無數碎片,我甚至都找不到人說話,我每天說的就只有寶寶語:“狗狗怎麼叫呀?哇嗷~哇嗷~”諸如此類,每天週而復始。

這真讓人情緒低落。我知道,孩子們現在還小,他們不會永遠整天貼著我,但現在的生活真的太辛苦。我感覺自己被剝奪了,還為自己有這種感覺而羞恥。

當然我很愛自己的孩子,我並不後悔當全職媽媽。我放棄了自己的事業,在家裡陪著孩子成長,那是因為我認為這樣做值得,而且很重要。我曾經在公園看到,很多被保姆帶的孩子們有多慘,保姆們只顧著聊天,不管他們,或是朝他們大吼大叫,掐他們,暗暗地虐待他們。那些孩子在保姆面前很乖,眼神呆呆的,從不吵鬧,但週末和父母相聚時就成了小惡魔,他們那麼憤怒,痛恨父母忽略了自己。

我的孩子不會這樣,他們大多數時候像天使一樣,開心而幸福,充滿活力,那是因為整天有愛他們的人陪在身邊。我並不後悔當家庭主婦,但我要說,這種生活的辛苦程度確實超乎了我的想象。

我只希望,15年後,孩子們都快樂而健康。但我會擔心,我對青春期的孩子有點恐懼,害怕他們叛逆。我只要想到兒子一到16歲就不理我,討厭我,我就很難過——我為孩子們犧牲了自己的事業,整天操勞,結果得到這樣無謂的人生。在我的原生家庭裡就發生了這樣的事,我覺得你根本無能為力。你別無選擇,只能繼續做一個好父母,繼續為孩子犧牲。

當孩子們長大後,他們不再那麼需要父母的愛,某種程度上你的重負會減輕不少,但並不意味著完全沒有了。你看我今年38歲,有時候還會對著自己的媽媽痛哭流涕,我仍然需要母親的愛。為人父母,責任終其一生。

翻譯自John Bob 《Gig: Americans talk about their job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