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空頭:世界史上的經濟泡沫之密西西比公司騙局

1. 約翰勞的一生:賭徒、騙子、殺人犯?數學天才、現代貨幣系統的創建者

1723年,法國第一任皇家銀行行長、密西西比公司董事長、攝政王首席門客約翰勞正與情婦帕拉里斯夫人一起宴請賓客,這時一個消息傳來,約翰勞瞬間像被霜打了的茄子,一臉絕望。

大空頭:世界史上的經濟泡沫之密西西比公司騙局

約翰勞(1671-1729)

他開始回顧自己的一生,知道再也沒有機會彌補過錯,重回人生巔峰了。

因為他的伯樂、法國攝政王奧爾良公爵崩逝,他的事業-約翰勞銀行和密西西比公司-被當成騙局一文不值,而他也將永遠頂著騙子的名頭活在別人口中。

很少有人像約翰勞一樣頂著那麼多頭銜,也很少有人像他一樣擁有截然不同的兩極評價。

厭惡他的人稱他是賭棍、殺人犯、史無前例的大騙子,實際上,至少前兩個身份他是擺脫不了的;

崇拜他的人則稱他是數學天才、現代貨幣系統的創建者、金融穩定理論的提出者,而且這些標籤即使反對他的人也不得不承認。

1671年,約翰勞出生在蘇格蘭的一個富裕地主家庭,父親做生意積累了很多的財富,約翰勞從小生活在衣食無憂之中。

約翰是個數學天才,在他14歲時,就已成為父親開辦的銀行的財務主管,三年後,他對銀行的運作一清二楚。

這一年父親去世,約翰厭惡窩在蘇格蘭這個歐洲邊緣地帶,17歲的他懷揣莊園的地租,前往倫敦尋找新生活。

在這裡,約翰成為了賭場之王。因為高超的數學天賦,他能夠精確計算每一場賭局的概率,所以賺的盆滿缽滿;而且約翰長相帥氣,也是情場上的常勝將軍,無數女子為之折腰。

久賭必輸,約翰變得越來越不理性,賭本也越來越大。九年後,終於賠光所有家產和財富;屋漏偏逢連夜雨,他最中意的維莉爾斯小姐與威爾遜先生眉來眼去,一氣之下與威爾遜決鬥,不小心開槍打死了他。

英國政府把他列為殺人犯進行通緝,約翰勞倉忙出逃,流浪在歐洲大陸。

不知道腦袋開竅還是發現了自己的天賦,26歲的約翰開始學習金融和貿易規律,期望登上一個更大的舞臺。

畢竟賭桌對他來說還是太小了。我想要的,是全世界當我的賭桌!

也是在這段時間,約翰勞創立了一生中最重要的理論,也是他給世界最大的貢獻:一個穩定易用的貨幣系統,必須有容易攜帶的標識物,以及誠實可信的資產標的。

在他的初步設想中,這個標的是國家的土地。

之後200多年,各發達國家利用這個理論創建了自己的貨幣系統:1880年,英國確立英鎊的金本位體系,以定量的黃金作為貨幣之錨;1944年,美國人倡導佈雷頓森林體系,其他國家貨幣與美元掛鉤,美元與黃金掛鉤;1972年,佈雷頓森林體系崩潰,美國政府規定石油用美元結算,改標的物由黃金為石油。

不管怎麼變,這些貨幣制度都遵循了約翰勞的理論。

充實了自己的頭腦後,約翰勞極需一個戰場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這時的法國映入了他的眼簾。

偉大的天才與偉大的時局相遇,終於造就了偉大的泡沫。

2. 最好的角鬥場,永遠是廢墟:路易十四留下的爛攤子

這個偉大的時局,其實是一個爛攤子。這個爛攤子的造就者,是我們非常熟悉的太陽王-路易十四。

大空頭:世界史上的經濟泡沫之密西西比公司騙局

太陽王路易十四

1715年,路易十四駕崩,年僅7歲的路易十五即位。路易十四御極法國72年,將法國變成了歐洲最強大的國家。

但連年征戰、大興土木,加上路易十四驕奢淫逸的生活作風,給法國人民帶來了沉重的財政負擔。

他的統治末期,法國國債高達30億裡弗(法國金幣單位,1裡弗大約等同於現在的80元人民幣),每年利息就有1億裡弗,而當時法國總收入只有1.45億裡弗,支出1.42億裡弗,早就資不抵債,處於破產邊緣。

路易十五即位以後,他的叔父奧爾良公爵攝政,掌握法國大權。攝政王的第一個任務就是彌補財政虧空。

但攝政王不懂經濟,昏招跌出。這些昏招,在200多年後的今天,也常常被人使用。

第一招是放水。當時法國貨幣是金幣和銀幣,但鑄造是由政府決定。政府重新鑄造新的貨幣,將原有貨幣中的金、銀比例降低,同時宣佈貨幣貶值20%,人為搶錢,增加政府收入,就這樣,政府一年可多收7200萬里弗,但造成商業活動混亂,大家看著手裡貨幣貶值,拼命搶購東西,物價惡意上漲,通貨膨脹嚴重。

放水這招雖然有效果,但7200萬還是杯水車薪,於是政府又提出另一個昏招-反腐。攝政王責令政府嚴查貪汙的官員和稅務員,並獎勵舉報者10%的貪汙財產。一時間民聲鼎沸,官員們極度恐慌。但官員們比百姓聰明的多,他們隱匿財富的手法非常高超,政府通過查出貪汙沒收的財產數量特別少;而且官員們沆瀣一氣,極力阻撓百姓舉報;即使有貪官被查沒,所得也會被上級官員瓜分,留給國家的數量少之又少,不得已,政策又破產了。

招招不行,攝政王一籌莫展,這時約翰勞走上了歷史前臺。

攝政王奧爾良公爵是一個庸碌之人,怕麻煩怕事,約翰勞認識他之後,經常建言獻策,深得奧爾良公爵的信任。百籌莫展之中,奧爾良公爵答應讓約翰勞試一試。

約翰勞呈上自己的一生所學,指出法國之所以陷入危機之中,根源在於目前的貨幣政策:

(1). 以金屬貨幣作為流通貨幣,攜帶、交易不便,效率極低;

(2). 金銀沒有掌握在法國手中,而是在西班牙、葡萄牙甚至英國手中,貨幣供給量不足,無法匹配法國的經濟體量。

一句話,不是法國沒有財富,也不是經濟不好,而是法國的財富沒有充分利用起來。根據這一理論,約翰勞開始了他光輝震撼的第一步。

3. 初戰告捷:約翰勞的貨幣券

約翰勞的第一步,就是發行紙幣,促進商品的快速流通。

是的,法國直到1716年才第一次發行紙幣,比我國的交子晚了500年。

約翰勞建立勞氏銀行,併發行貨幣券,以法國的皇家黃金儲備和土地作為本位,並由國王作名譽管理者。

在建立勞氏銀行的過程中,約翰堅持了他一生最重要也是最正確的法則:銀行家必須保證自己發行的每張信用貨幣都可以足額兌換,並有充足的儲備作為保證!

而他後來的悲劇則是忘了這一法則。

由於嚴格遵循貨幣政策,勞氏銀行的貨幣券取得巨大成功。當時法國政府發行的金幣和銀幣由於受到政府操控,幣值非常不穩定,但貨幣券則因為有黃金和土地作為本位,幣值穩定。

一年後,貨幣券相對於法國金幣已經溢價15%,民眾對其信心越來越強,經濟活動恢復,法國局勢穩定,約翰勞也取得極大的聲望。

勝利來的太過容易,約翰勞和攝政王似乎被衝熱了頭腦,他們打算廢除金幣和銀幣,全面以貨幣券代替。

在紙幣全面推行的形勢下,約翰勞出臺了著名的密西西比計劃,開啟了法國人民狂熱的投機熱情,最終泡沫破滅,徒留一地雞毛。

4. 不可阻擋的狂熱:密西西比公司

1717年8月,約翰勞成立密西西比公司,發行股份20萬股,每股5裡弗。

當時北美的一大片還處於法國的統治之下,也就是美國後來從法國購買的路易斯安納。

大空頭:世界史上的經濟泡沫之密西西比公司騙局

紅色的部分就是路易斯安納,後來賣給美國

人們認為密西西比河流域和路易斯安納州滿地都是金銀,密西西北公司因為獲得這個地區的專屬貿易權,極度被人看好。

而且約翰勞在勞氏銀行和貨幣券發行中建立了巨大聲望,奧爾良公爵對他信任有加,不久又把菸草專賣和金銀幣重鑄權交給勞氏銀行,使勞氏銀行成為法國的皇家銀行。

法國政府的昏招也在大大刺激約翰勞事業的發展。法國政府強迫國民用新的金銀幣購買不值錢的國債,金幣和銀幣不停貶值。為了保值增值,法國人急需靠譜的投資手段,這時約翰勞的公司成為了最好的財產。

大家蜂擁購買密西西比公司的股票,股價開始上漲。

1719年,密西西比公司增發五萬股票,並承諾每100股(面值500裡弗)每年分紅200裡弗,年收益率高達40%。

法國人的熱情被點燃,5萬股股票,有30萬人認購,市場供不應求,價格隨之一飛沖天。

大家認為密西西比公司未來肯定賺大錢,股價一天一個價,不,一小時、一分鐘一個價,巔峰時刻,原值5裡弗的股票最高上漲到10000裡弗一股,漲幅高達200000%,而且,發生在一年之內。

巨大的泡沫就此形成,所有人都被捲入這個泡沫之中,包括從世界各地跑到巴黎的淘金者。

大空頭:世界史上的經濟泡沫之密西西比公司騙局

為了購買密西西比公司的股票,人們把大街圍得水洩不通

這個時期發生了很多啼笑皆非的事情。

約翰勞住在巴黎的甘康普瓦大街,每天門外都是想買股票的人,人們大聲叫嚷著,想向約翰勞多買一股股票。由於人實在太多,附近房屋之前每年房租只要5000裡弗,現在卻要15000裡弗,

更誇張的傳言是一個駝背的老人將自己的背出租給股票經紀人,也發了大財。

全法國的貴婦都圍在約翰勞身邊,等著買到股票。為了能夠買到公司股票,這些姑娘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一個姑娘在約翰勞出門時,故意驅車撞到路燈上,受傷在約翰勞面前,被約翰帶回家中,成功買到了股票;還有一個姑娘在約翰吃飯時故意拉響火災警報器,只為了把其他人嚇走。

很多人發了大財,或者感覺自己發了大財。因為只要持有一股公司股票,市值就達10000裡弗(合人民幣80萬元),而且還在不斷上漲之中。

擁有巨大財富的民眾開始花天酒地,窮奢極欲。也是,握著這麼貴的財富,明天還有可能翻番,留錢幹什麼,抓緊花了!

在泡沫的加持下,消費需求被刺激。巴黎的紡織業、食品業加班加點,以滿足每個暴富的人的需求。

巴黎到處都在蓋房子,物價也全面上漲,珠寶首飾從外國流入巴黎新貴手中,經濟蒸蒸日上。

越來越多的人捲入泡沫之中,先是貴族,再是平民,所有人都把家財拿出來,換成密西西比公司的股票。

只是很少有人預見,災難即將到來。

5. 災難上演:瞬間破滅的泡沫

密西西比公司的股價越來越高,人們的紙面財富越來越多,為了對應社會中多出來的財富,勞氏銀行瘋狂印鈔,而約翰勞自己曾堅守的底線:

銀行家必須保證自己發行的每張信用貨幣都可以足額兌換,並有充足的儲備作為保證!

被輕易的拋之腦後。

本來勞氏銀行以法國的土地和黃金作為本位,但高漲的財富衝昏了約翰勞的頭腦:既然我的公司這麼值錢,那就多發點錢,讓大家手裡都有錢!

據測算,法國當年的黃金儲備應該在13億裡弗左右,而密西西比公司的市值就高達26億裡弗,勞氏銀行發行的貨幣券則高達39億裡弗!

一些先知先覺的人開始高位套現,同時大家發現貨幣券兌換金銀幣越來越困難,甚至政府出臺法律,禁止私人擁有金銀幣。

但這樣一來,大家都知道黃金和白銀稀缺,金銀幣開始值錢,貨幣券貶值,密西西比公司的股票更是直落千丈。

為了挽回密西西比公司的股價,約翰勞想了一招望梅止渴:他召集了6000名在巴黎無家可歸的流浪漢,告訴他們密西西比河流域有金礦,並組織他們出發去美洲。

這些流浪漢組成隊伍白天在巴黎城內遊行,高喊口號去美洲淘金,似乎密西西比公司的財富指日可待。

有些天真的人相信美洲的大金礦即將開採,股價竟然開始上漲。但好景不長,更多的人還是看空,股價沒有維持多少天,又開始暴跌。

實際上,這些流浪漢不過去美洲遊玩了一圈,幾個月後,他們又回到巴黎,繼續無所事事,而那時,密西西比公司已經破產了。

1720年5月21日,受不了銀行擠兌的法國政府宣佈,勞氏銀行發行的貨幣券貶值一半,整個法國處於惶恐之中,擠兌危機更為深重。

約翰勞被罷免皇家銀行的行長職位,他的伯樂奧爾良公爵也沒辦法保護他。

他的身後,是正在經歷人生過山車的法國人民。很多人發現他們手裡只剩下貨幣券和密西西比公司的股票,而這些東西,正以史無前例的速度貶值。

那些高價買了密西西比公司股票的人們尤為悽慘,一首兒歌記錄了當時的光景:

星期一,我買了密西西比公司的股票;

星期二,我賺了數百萬裡弗;

星期三,家裡修得富麗堂皇;

星期四,我僱了一大隊傭人;

星期五,我參加了華麗的舞會;

星期六,我的財富全沒了,正在天台準備跳樓!

事情愈演愈烈,人們把矛頭對準約翰勞,很多人圍在他家門口想殺掉他一洩心頭之恨。

1720年10月,法國政府宣佈了密西西比公司的末日:收回密西西比公司在美洲貿易和其他方面的特權,並由國有控股改為私人公司。沒有國家支持,這家公司幾乎一文不值。

數以千計的人破產,整個法國處於巨大的惶恐之中.這次泡沫給法國帶來了巨大傷

害,其後幾十年都沒有完全癒合,直到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

約翰勞本人幸運的從法國逃出。卸任皇家銀行行長後,他感覺人身安全受到威脅,於是請求攝政王准許他離開法國。奧爾良公爵沒有責怪約翰,同意了他的請求。

在攝政王的暗中保護下,約翰勞順利到達布魯塞爾,又乘船到了威尼斯。

很多人認為這一泡沫是約翰勞故意搞出來的,目的是騙取法國人民的財產。

實際上,約翰勞並不是騙子,至少,他沒有在密西西比泡沫中賺錢。

他真的相信自己能夠建立一個穩定的金融秩序,而且他對自己、對法國充滿信心。他把自己賺取的所有錢都投資在法國的土地上,相信隨著法國的強大,土地一定會升值。

他沒有任何金銀珠寶,也沒有轉移自己的財產到海外,而是天真狂熱的相信自己和法國的未來。

遺憾的是,出逃後,他的所有地產都被沒收,離開法國時,約翰勞身上僅有一顆鑽石,那是攝政王殿下獎勵給他的,因為他的貨幣券差點拯救法國。

1729年,約翰勞在窮困潦倒中客死威尼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