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羯」已過,「麗琵」將至,颱風到底是怎麼命名的?

今年的颱風異常給力,帶來豐沛降水的同時,也短暫地緩解了高溫天氣,尤其是長三角一帶,今年更是成為颱風的新寵,一波接著一波。“摩羯”剛過,“麗琵”又在海面形成,那這些有點拗口的颱風名字又是從哪裡來的呢?

“摩羯”已過,“麗琵”將至,颱風到底是怎麼命名的?

一場颱風,可能會對周邊數個國家產生影響,因此各個國家需要統一稱呼,避免混淆。不能在中國叫鳳凰,到了日本就變成了麻雀,到了其他國家又變成了其他稱呼。颱風命名有一張類似於化學元素週期表的表格,颱風按照該表的順序使用名稱。

以下就是颱風命名錶:“摩羯”已過,“麗琵”將至,颱風到底是怎麼命名的?

簡單來說,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地區颱風的命名由世界氣象組織亞太地區的14個成員國或地區提供。分別是柬埔寨、中國、朝鮮、香港、日本、老撾、澳門、馬來西亞、密克羅尼西亞、菲律賓、韓國、泰國、美國以及越南。先將每個成員國或地區按照英文字母排序,再由每個成員國提供10個名字,總計140個名字。這140個名字分為10組,每一組共有14個名字。形成一張命名錶,這些名字年復一年的重複使用。

考慮到各個國家的語言習慣和風俗不同,且為了便於流通和記憶。颱風的命名遵從以下規則:

1、每個名字不超過9個字母,容易發音;

2、在各成員語言中沒有不好的含義;

3、不是商業機構的名字;

4、選取的名字應得到全體成員的認可。

另外,颱風的名字一般會選取較為溫和的名字,表示期盼颱風能減輕傷害,緩解旱災。當然,如果一場颱風造成了重大的損失,則成員國可以申請將該名稱刪除,並由該名稱的原提出國重新提名。新名稱在氣象大會上申請批准後將納入命名錶,投入使用。而造成重大損失並剔除的舊命名將永久性屬於該次颱風,用於歷史的記錄。例如2005年19號颱風“龍王”,在福建造成了74.78億元的經濟損失,導致近百人死亡。於是,國際臺風委員會決定將中國颱風名稱“龍王”從命名錶中刪除。

麗琵之後,不知貝碧嘉將何時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