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科全靠海外市場?無懼531、淨利環比暴增26倍

晶科全靠海外市场?无惧531、净利环比暴增26倍

【無所不能文|豌豆】出貨量環比增加38.7%,淨利環比增加2653%,晶科能源二季度財報表現搶眼,尤其是在531新政國內光伏市場急速收縮情況下。同梯隊的阿特斯二季度業績則顯得頗為遜色。

突如其來的531新政,讓國內光伏企業倍感迷茫與焦慮。從市場空間看,上半年新增光伏裝機24GW,如果按全年35GW的保守估計,下半年國內市場僅剩11GW左右。國內市場空間急縮,二三線組件廠加速洗牌,有海外渠道的一線廠商得以“倖存”。

出乎市場意料的業績得益於其海外佈局,目前晶科來自海外市場的營收已超過70%,只有30%的營收來自中國。不依賴單一市場,讓其在國內市場凍結情況下,依舊遊刃有餘。

晶科全靠海外市场?无惧531、净利环比暴增26倍

晶科淨利環比增加2653% 組件出貨量維持全球第一

在531新政國內光伏市場急速收縮情況下,晶科能源二季度財報卻極為搶眼。

8月13日,晶科能源公佈2018年第二季度未經審計的財務業績。報告期內,組件出貨量為2.8GW,環比增加38.7%;營業收入60.6億元人民幣,環比增加32.7%,但同比下降23.5%;淨利潤1億元人民幣,環比增加2653%。

其中,毛利率為12.0%,相較一季度14.4%下滑了2.4個百分點,減少原因主要是由於組件平均售價和銷售數量的下滑,抵消了組件成本的下降。

出貨量是光伏組件商衡量經營狀況的重要指標之一。展望三季度和全年,晶科能源預計2018年第三季度,組件總出貨量將在2.8GW至3.0GW之間,全年組件總出貨量在11.5GW至12GW之間。不出預料,晶科依舊會是全球組件出貨第一。

晶科能源CEO陳康平表示,預計本季度的強勁增長勢頭將會持續到今年下半年。對於國內光伏新政,陳康平認為,這一政策短期內晶科的運營影響有限。預計領跑者計劃,扶貧項目、地方政府的補貼以及自發自用的分佈式項目將繼續推動中國市場的增長。

與晶科能源對比,另一家美股公司阿特斯二季度財報表現頗顯遜色。阿特斯2018年第二季度太組件出貨量為1.7GW,環比增長23.7%;營收6.5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5.3億元),環比下大幅下滑53.8%

阿特斯認為營收下滑原因在於第二季度多個項目銷售推遲以及全行業組件價格下降。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瞿曉鏵稱531新政對中國和全球太陽能產業造成了嚴重破壞。

相比國內市場情況,531新政後,超過10家硅料廠開始停產檢修,6月以來,部分分佈式項目停工,市場需求出現真空,部分中小企業出於清空庫存考慮大肆拋售,導致產品平均價格大幅下滑,且目前三季度情況更為嚴峻。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秘書長王勃華曾指出,國內組件企業形勢尤為嚴峻,淨利潤率降至1%以下,部分企業甚至出現虧損,光伏行業已經進入了“微利”時代。

從無所不能(caixinenergy)梳理的近20家A股光伏上市企業半年業績預報看,企業淨利潤增幅已開始放緩,甚至盡力維持在不增不減的狀態。

晶科全靠海外市场?无惧531、净利环比暴增26倍

製表:無所不能實習生畢平平

已有光伏企業出現大幅虧損,主營太陽能電池及組件的向日葵上半年預計虧損1.9億-1.95億,向日葵稱,受新政影響,國內光伏產品需求減少,使公司銷售收入銳減,銷售價格大幅度下降,毛利率水平低,導致營業利潤減少。同樣專注於光伏組件業務的珈偉股份預計,上半年淨利潤為0.1億-0.4億元,同比下降82.27%-95.57%。

海外訂單鎖定80% 避開國內市場調整

海關數據顯示,晶科能源已連續7個季度海外出口量位居第一,來自海外市場的營收已超過70%,只有30%的營收來自中國。

晶科在拉美市場份額達40%以上;在歐洲、中東和非洲等10餘個主要國家市場排名第一,其中部分地區市佔率高達30%;在太平洋地區、北亞和東南亞均位列第一和第三。不依賴單一市場,讓其在國內市場凍結情況下,顯得頗為遊刃有餘。

一季度財報後,陳康平就表示,“2018年全年公司訂單可見度已超過80%,其中大部分是鎖定價格的海外訂單,幷包含較好的預付款。公司目前處於滿產狀態,並且下半年也會基本維持滿產。”

今年3月份,美國NextEra Energy.Inc與晶科能源簽訂光伏組件供貨協議,未來四年晶科為NextEra Energy提供上限為2750MW組件,按照晶科能源2017年全年9.8GW的出貨量計算,此次簽約的數值約佔其全年產量的1/4。

為應對關稅,晶科還將在NextEraEnergy總部所在地—佛羅里達州的傑克遜維爾市設立其在美國的第一個工廠,這也是晶科能源海外繼馬來西亞、葡萄牙及南非之後設立的第四個工廠。

同為一線組件商的晶澳太陽能最近宣佈,日本市場組件累計發貨量達3.3GW,躍居行業第一。儘管也同是早期征戰國外,業務涉及日本、德國、美國、墨西哥、澳大利亞等區域,但去年晶澳海外業務收入佔比49%,遠低於晶科。

除此之外,東南亞新興市場正在成為中國光伏產能的承接地。據不完全統計,從6月開始,晶科能源、晶澳太陽能、天合光能、隆基樂葉等組件企業海外訂單超4GW,其中多數訂單集中在東南亞、中亞、非洲和南美等新興市場,佔比達69%。

一波多折的印度保障性關稅對印度市場需求短期造成影響。海關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隆基樂葉組件印度累計出貨第一。因美國太陽能關稅對印度豁免,隆基也確認將在印度建設2GW光伏製造工廠,同時也可以避免印度關稅。

去年隆基樂葉國內出貨超過晶科,排名第一,但其海外組件銷售佔比僅為10%。有業內人士對無所不能(caixinenergy)分析,印度市場價格較敏感,相對廉價,隆基拓展海外方向正確,但時間有點遲。

二季度財報電話會上,晶科高層表示目前沒有在印度擴大產能的計劃,雖然有保障性關稅,但目前這個時間點不適合做此計劃。

隨著晶澳太陽能私有化的完成,如今,在美國市場,光伏中概股已所剩無幾。最近天合光能董事長高紀凡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透露,私有化後要回歸A股。不過,二季度財報電話會上,晶科相關高層稱,晶科想法不變,沒有私有化意向,作為第一大組件商,晶科更看重國際市場尤其美國。

晶科全靠海外市场?无惧531、净利环比暴增26倍

投稿郵箱 |[email protected]

找能豆君 | icaixinenergy ; icaixinenergy2

本賬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帳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