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3種閒事不管,3種錢不借

中年,正是奮鬥了半輩子,終於略有積蓄和閒情逸致,能稍微享受一下天倫之樂的時候。為了這個家,苦點兒累點兒也是值得的。但是,心裡得了空閒,就有人要開始多管閒事,手裡有了餘錢,就有人要找你借錢。殊不知,多管閒事和借錢給人,正是中年生活的破壞專家。人到中年,“三種閒事”理應不管,“三種錢”,絕對不能往外借。

1 老丁:不管子女買車買房的事

兒子在北京工作,買婚房的時候,把我們老兩口半輩子積蓄都搭了進去,但是裝修時候我們兩口子的意見他們一點兒也聽不進去,幾乎每天都在吵架。想想自己賠了錢進去,還惹得一身氣,真是心寒。

回覆:子女成家立業,父母有餘力的話,可以幫助一下,但是最好不要給,只說是借,然後借了錢給他,就別再過多幹涉他們的購房和裝修選擇。畢竟年輕人還是有自己想法的,也要尊重他們。這不僅能保證親人之間距離合理,還能鼓勵孩子們獨立上進。

人到中年,3種閒事不管,3種錢不借

2 老李:不管外孫和孫子的教育問題。

兒子和媳婦都在南京上班,孩子沒人帶,就讓我們老兩口過去看孩子。兒媳婦和婆婆之間經常鬧矛盾,小到給孩子吃幾個雞蛋的問題,大到怎樣幫助孩子學會獨立的問題,沒有不吵的。簡直家無寧日。

回覆:雖然勞煩父母幫自己看孩子已經成為社會常態,但是說句公道話,真正拿主意的還應該是孩子的父母,尤其是孩子母親。畢竟年輕女性的育兒理念更為先進,良好的親子關係也有利於家庭發展,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疼愛孩子,最好還是以“幫”為主,有建議可以提出來,孩子媽媽不認同的話,還是要尊重她

人到中年,3種閒事不管,3種錢不借

3 大馬叔:不管別人的家事。

之前我弟弟和弟媳身體不好,侄子不留在家裡照顧父母,非要去南方發展,我沒少說他。也沒少說我弟弟夫妻倆,覺得他們太慣著孩子了。後來也沒攔住。侄子還是去了南方,發展幾年,穩定下來把父母接到大城市裡享福去了。人家回過頭來怎麼說我?“幸虧當時沒聽你的!”我真是豬八戒照鏡子——裡外不是人。

回覆:即便是親弟,也是別人的家事,清官尚且難斷家務事,何況你一個普通人。家裡的事,不是一個“理”字能說得清的,外人也無法設身處地地考慮到這個家庭的方方面面,容易有失偏頗,反而落不是。

人到中年,3種閒事不管,3種錢不借

4 趙哥:不借懶漢錢。

前些年做生意,賺了幾個錢,回到老家去養老,本來圖個鄉村清靜。誰知我家裡的一個表哥,就惦記上我這兩個錢兒了。三天兩頭就來訴苦,孩子上學手頭緊,借幾個錢,這兩天腰有點兒疼,像張羅點兒錢去醫院看看。每次數目不大,但是經年累月,也有不少錢,卻從不見還。他自己呢?懶到家了,地都荒了也不去種。

回覆:最煩人的借錢人就是這種,沾點兒親帶點兒故,三天兩頭借錢,把你當取款機一樣,借出去的錢就像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根本不可能再還給你。這種懶漢的錢,說什麼也不能借,救急不救窮,救病不救困,要不然,他就會像狗皮膏藥一樣粘到身上弄不下來。

人到中年,3種閒事不管,3種錢不借

5 秦海青:不借投資理財人錢。

李鐵是我發小,本來是挺本分挺踏實一個人,自從娶了現在這個媳婦,整天想著財務自由,倆人也沒啥本事,就開始想著投資理財,炒股買基金,指望著一夜暴富。後來自己的錢賠光了,就來死皮賴臉找我借。借給他之後又是幾天就賠光了。

回覆:投資理財確實有可能得到高回報,但是對於普通人來說,沒有特別強大的分析決策能力和長遠的預測眼光,以及豐厚的資本,投入股市和基金市場,幾乎立即就會變成韭菜,任人宰割。但凡是高回報的項目,都意味著高風險,介紹給這種人搞投資,也別指望要的回來了。

人到中年,3種閒事不管,3種錢不借

6 華子:不借賭博人錢。

我二哥去澳門打工回來就染上了賭博的惡習。打撲克打麻將推牌九,什麼都賭,家裡東西被他敗光了。他總想著下一次就能贏,輸光了就去找親戚朋友借賭資。日子一日不如一日。

回覆:十賭九輸。賭徒心裡都是贏了還想贏,輸了再來一把總會贏回來。不要以為他會有贏夠了的一天,所以借給賭徒錢,就是填無底洞,永遠也滿不了。

這三種閒事不管,自然落得清淨,三種錢不借,自然能保護好自己的勞動成果,用以安度晚年。中年了,這些事都得能拎得清,才能保證後半輩子安枕無憂。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