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博士生,今年27,現在慌得一比……

我是博士生,今年27,现在慌得一比……

我是博士生,今年27,现在慌得一比……

01

前兩天,網上有一篇題為《今年27歲,慌得一比》的文章,在朋友圈瘋轉,也瞬間觸動了很多人的心,大家紛紛轉發,表示贊同,更從中表達出自己的苦楚。當時看到這個文章的時候,我也是深有共鳴,所以在做完今天的實驗之際,我想說說27歲的我們,正在求學的博士們。

27歲,對於博士來說,確實是個坎兒。

成果顯著的已經拿到了博士學位,成績平平的此刻已經延期,忙著找床鋪繼續自己的博士生涯。

但無論是是否畢業,身處這個年紀的博士們都陷入一種深深的焦慮當中,這種焦慮來自科研、來自未來、來自愛情,也來自自己內心的迷茫。

剛上大學的時候,我們大家都很單純,可以肆意的瘋鬧,肆意的花銷,後來當我們面對找工作的時候,我們才覺得原來時間並沒有等我們長大,而是在你長大的時候就必須面對相應的東西。隨著年紀的增長,我們選擇了深造讀研讀博,我們失去了本科時的無憂無慮,轉向了現在了千愁萬結,詩的遠方已經遠去,留下的苟且讓我們淚流兩行。

可能你覺得不可思議,那麼我給大家舉幾個例子,就可以知道27歲的我們到底有多慌。

02

27歲,師兄大龍已經延期第二年了。雖然他上學早,一路順風順水,但偏偏就在讀博期間成績平平,看著自己的學弟有的已經順利拿到了畢業證,而自己還在等待那不知是否能命中的文章,確實是一種煎熬。

哦不,與其說是煎熬,更多的是慌。擔心自己能不能畢業,擔心自己的文章能不能被接收,這種心態從他博三開始就已經出現,折磨著他,困擾著他,讓他寢食難安。有人說,不就是延畢嗎?這不是大多數博士都需要面臨的現實嗎?現實如此,但其實管窺大多數人的心裡,在這個需要與社會較量的年紀仍然苦守著論文,為自己能否畢業擔驚受怕,又豈能不慌呢?

03

大龍因為不能畢業而慌,強子卻因為畢業而慌。

強子本科就讀於長春一所二本大學的地質專業,本科就業時基本無望。好單位都被吉大和東師的畢業生挑走了,剩下的工作崗位自己沒有喜歡的,於是他就發憤圖強,考上了北京一所還不錯的名校,想著在京城混三年,畢業能找個不錯的單位吧,沒想到又是處處碰壁。於是他想著北京難混,那就考回吉林,讀個博士,這樣總行吧。沒想到,今年剛畢業的他趕上了地質大蕭條,根本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強子說,“曾經的地質多麼火爆,現在真是不可同日而語,現在很多的學弟都轉專業了,而我們這些讀研讀博的已經沒有回頭路了。”

此刻的強子正待業在家,慌得一比,他不知道自己是否隨便找個工作先幹著,還是進站讀博後呢?他看著自己眼角出現的皺紋,和頭上稀少的頭髮,長長地嘆了一口氣……

04

27歲這個尷尬的年紀,正在應該在社會上打拼的時代,我們很多本科畢業的同學此時已經是單位的中堅力量或者中層領導了,而我們卻還在象牙塔裡專心學術,看不到自己未來的路,怎能不慌?事業沒有著落,愛情更讓人頭痛。

同門小李,27歲博士在讀,無房無車無家業。父母著急他的新婚,就怕他讀書讀傻了,所以經常為他介紹女孩子。年輕的時候小李其實很反感相親,那個時候他說,28、29找不到對象的人多了,不也活得挺好嗎?可是如今他還沒有到28,就已經對另一半十分渴望了。

我甚至相信,如果他對科研的興趣有對女孩興趣的一半,他應該現在也是很成功了。情竇被打開之後,並不是那麼容易得到愛情。小李一直就沒有遇到合適的女孩,一方面是因為自己科研任務重,一方面是人際圈子閉塞,基本上就認識不到外面的姑娘,兩方面原因下來,小李就理所當然的成為了一名科研理工單身狗。看著自己身邊的同學已經結婚生子,而自己仍然是孤單寡人,他憤懣,他不甘,但我知道,他其實更慌,慌自己遇不到合適的姑娘,慌自己有可能孤獨終老,慌自己可能遇不到愛情……

05

對於博士這個群體,有很多原因掣肘著他們不能專心搞科研。市場經濟時代下,埋頭做科研的日子已經過去了,現在的博士必須面臨更多的壓力和挑戰。相信我們所有的博士們都面臨這樣一個考驗,就是沒有錢。

在這個尷尬的年紀裡,我們不好意思向家裡開口要錢,依靠自己微薄的補助過日子,如果導師項目多還能多給一些補助,但如果導師項目少或者為人摳門,那就只能勒緊褲腰帶過日子了。

拿我的師弟大明來說,今年他已經向我借了四次錢了。我們這個年紀的博士,需要隨些份子,給喜歡的姑娘買點禮物,平時也需要一些花銷。有人說,大家不都這樣嗎?可以向家裡要啊。呵呵,真的不好意思開口。

我的同門家裡條件好的不多,大家都是苦哈哈的農村孩子。父母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辛勤工作,把我們供到本科畢業已經是非常不易了。本來本科畢業就應該去工作賺錢養家,可是偏偏又讀了研究生,這麼大的年紀怎麼好意思向家裡要錢?要知道,村裡同年的小夥伴已經為家裡蓋房了。

看著自己銀行裡屈指可數的數字,我們多想將他無限放大啊!可是那只是數學裡的幻覺,我們不知道自己掙錢養活自己還需要多久,我們不知道多久之後我們能靠自己的工資娶妻生子,財務自由,我們真的很慌……

06

慌,是個時代的特色,也是我們這一代人的標籤。因為我們想要的太多,付出的很少,攀比的很多,實際瞭解自己的很少,就造成了這樣一種矛盾的心理和現實。

我們無法改變這個浮躁的社會,只能自我調節。這是一段經歷,也在一種修行……

正當我準備繼續一段雞湯的時候,我身後的師弟看了我的文章,說了一句,“我碩士今年都28了,我都不慌,你們慌啥?”

看著他圓圓的腦袋和單純的笑容,我只想說一句,“少年不識愁滋味啊!”

- END -

本文獲授權轉載:慕格學術(id:mugexueshu)

我是博士生,今年27,现在慌得一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