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祕寧波「無人區」!二十年前多少人撤出

東論網友“穎之”發帖:

二十多年前,寧波的行政區劃版圖上,有一個鄉制,名叫赤水鄉。

赤水之名,緣於公元1116年,宋徽宗趙佶的御筆題字,“丹山赤水”。

原赤水鄉所轄區域,包括周公宅、外岸、裡岸、翻身、天雷坑、茅鑊、黃岩頭、低坪、上橫、姜家山、陶坑、烏坑、箭峰等村落,這一帶山清水秀,風景宜人,與宋皇的題字非常應景。

探秘寧波“無人區”!二十年前多少人撤出

探秘寧波“無人區”!二十年前多少人撤出

1992年,中國大規模撤鄉並鎮,赤水鄉併入章水鎮。

1999年6月,寧波市作出了修建周公宅水庫的決定,從此,章水鎮內原赤水鄉所屬區域,開始了大規模的移民撤遷工程,移民區域涉及周公宅、外岸、裡岸、烏坑、陶坑、直岙、姜家山等村落。

2003年2月,周公宅水庫正式開建。

2006年4月,周公宅水庫下閘蓄水。

周公宅、外岸、裡岸等村落,漸漸被水淹沒,水越來越深,永沒水底。

烏坑、陶坑、直岙、姜家山等山谷中的村落,被水庫阻隔,道路被淹,成為了寧波的無人區。

探秘寧波“無人區”!二十年前多少人撤出

周公宅水庫與下游的皎口水庫一起,集防洪、灌溉、供水、發電、養魚等功能為一體,被譽為寧波人民的兩個大水缸。

高峽出平湖,澤被寧波人。

寧波人民受水庫之水之恩澤,然而撤遷範圍內的原著民,撤離世代守護的故土,當時也經歷了難捨難分的精神煎熬。

快二十年了,當年從陶坑村搬遷出來的潘行軍先生說:這些年來,夢魂縈繞的,總是故土的點點滴滴。

探秘寧波“無人區”!二十年前多少人撤出

潘先生現居寧波市海曙區集士港鎮,開辦的企業,頗有成就。

我與潘先生相約,同赴庫區。對於潘先生而言,這是一次尋根之旅。

對我來說,則是一次尋訪寧波無人區的探秘之行。

探秘寧波“無人區”!二十年前多少人撤出

周公宅水庫,因壩址位於原周公宅村而名。

水庫中央有一座小島,被淹之前,名叫排齊嶺。

在過往的歲月裡,當地村民的經濟收入主要來源於竹木產品,竹木產品都要集中在嶺下,通過水路運送出山,為了節省場地,村民們約定成俗,堆放產品時要排列整齊,因此這個地方被稱為“排齊嶺”。

排齊嶺下,就是原周公宅村所在地,也是原赤水鄉政府所在地,現在位於小島與大壩之間浩渺的水面下。

探秘寧波“無人區”!二十年前多少人撤出

探秘寧波“無人區”!二十年前多少人撤出

周公宅村民姓陳不姓周,明末時陳信中攜家小從鄞江搬遷而來,開始稱為“酒甕宅”,由此猜測信中公奢酒,後人根據其諧音取了個好聽的名字,“周公宅”。

我們只能從當年留下的影像資料中搜索當年的樣子。

探秘寧波“無人區”!二十年前多少人撤出

探秘寧波“無人區”!二十年前多少人撤出

2003年,周公宅全村移民至洞橋鎮沙港口,村名沿用了老村名:周公宅。

周公宅水庫的水域由兩條溪流相匯而成。

主流是大皎溪,當地人叫做大溪,自西而來,發源於四明山鎮唐田一帶。

另一條叫陶坑溪,發源於陶坑、姜家山一帶,自南而來。

從水庫大壩往茅鑊村方向,浩渺水面下,就是當年的外岸村,繞過弧形山頭,就是裡岸村所在地。

探秘寧波“無人區”!二十年前多少人撤出

探秘寧波“無人區”!二十年前多少人撤出

當年的外岸村與裡岸村以一座橋相隔,這座橋叫箭岸橋,橋通對岸的公路密北線。密北線被淹後,改走細北線。

探秘寧波“無人區”!二十年前多少人撤出

外岸和裡岸兩個自然村,合稱箭儼村,村民主姓陳,萬曆年間,從下游的杜岙村遷居而來,七子分家居里外,繁衍生息。

水庫建成前,外岸村民遷居到櫟社星光新村;裡岸村民遷居到古林鎮西洋港。

探秘寧波“無人區”!二十年前多少人撤出

探秘寧波“無人區”!二十年前多少人撤出

再往前,就看到茅鑊村了。

茅鑊,因古樹而名,列入保護範圍的有96棵,多年來,是寧波人民的賞秋勝地。

2012年12月,茅鑊村整體搬遷,村民大多安置於海曙區洞橋新村。

2016年6月,章水鎮發佈了關於茅鑊的未來規劃,茅鑊古樹群公園全面啟動建設。

山腳的水庫邊,已經修建了觀景棧道,湖光山色,風光如畫。

探秘寧波“無人區”!二十年前多少人撤出

探秘寧波“無人區”!二十年前多少人撤出

乘船沿陶坑溪往南行,途經烏坑村所在地。

探秘寧波“無人區”!二十年前多少人撤出

探秘寧波“無人區”!二十年前多少人撤出

探秘寧波“無人區”!二十年前多少人撤出

烏坑村所在地域,地形狹窄,四周都是山,光照時間特別少,總給人一種天暗烏黑的感覺,所以取名為“烏坑”。

烏坑村民不姓烏,姓陳,從周公宅村遷居而來。

修建水建時,烏坑村民遷居至古林鎮葑裡村。

探秘寧波“無人區”!二十年前多少人撤出

繼續沿陶坑溪前行,抵達水庫的盡頭,上岸,沿溪逆行,可至陶坑村舊址。

探秘寧波“無人區”!二十年前多少人撤出

探秘寧波“無人區”!二十年前多少人撤出

同行的潘先生老屋所在地,已經長成了一片樹林,整個村落,都已荒蕪成林。

重回故地,不勝感慨,潘先生,在舊地留影紀念。

探秘寧波“無人區”!二十年前多少人撤出

村中有橋,名叫幸福橋,建於1974年,現在橋守深山,成為陶坑村永遠的記憶。

探秘寧波“無人區”!二十年前多少人撤出

探秘寧波“無人區”!二十年前多少人撤出

陶坑村民不姓陶,為潘、王等八姓雜居村落。

陶坑村原名桃坑村,因為溪畔野桃成林而名。

六七十前,村中唯一的文化人王煥文先生,僅僅上過一年學。後來村裡辦學校,就由王煥文當老師,課本上的有些字,王煥文自己也不認識。

為了不負重託,王煥文只好每天晚上到村外,向其他村的文化人請教學習,第二天,就把學來的知識再傳授給村裡的學生。

如此往復!學生成長,老師也進步!

解放後,王煥文先生將村名改成了陶坑村,有陶冶人才之意。改名之後,果然村中人才輩出。

王煥文先生已經92歲高齡,現居集士港鎮,陶坑村民都遷居到了集士港鎮新廟跟村。

想往事,嘆歲月流光!

探秘寧波“無人區”!二十年前多少人撤出

村旁的涼帽頂,因山頂狀如涼帽而名,四周山峰呈九龍搶寶之勢。

蔣介石當年打算把商量崗建成第二廬山,也相中了涼帽崗這塊風水寶地,只是時勢變遷,終未如願。

探秘寧波“無人區”!二十年前多少人撤出

再繼續深入就是姜家山村了,位於峽谷之底,偏僻之至。

姜家山,因為這一帶是姜姓人家的封地,所以取名姜家山。

姜家山村民姓應,不姓姜,200多年前應姓人家從仙居遷居而來,隱居深山,逐漸成村。

修建水庫時,姜家山村民和直岙村民遷居到了鄞江鎮下呂家村。

探秘寧波“無人區”!二十年前多少人撤出

這一帶的村落名稱都非常有意思,姜家山村民不姓姜,陶坑村民不姓陶,烏坑村民不姓烏,周公宅村民不姓周,杜岙村民不姓杜,下嚴村民不姓嚴。

2010年6月,我和一幫驢友,從龍觀鄉的潘溪村下山,至陶坑,過大魚洞,至姜家坑,再翻山至龍觀鄉雪岙村。

探秘寧波“無人區”!二十年前多少人撤出

探秘寧波“無人區”!二十年前多少人撤出

現在,這一帶進村的道路已被水庫阻隔,翻山的道路早已荒蕪成林,外人難以到達,成了名符其實的無人區。

探秘寧波“無人區”!二十年前多少人撤出

探秘寧波“無人區”!二十年前多少人撤出

探秘寧波“無人區”!二十年前多少人撤出

探秘寧波“無人區”!二十年前多少人撤出

探秘寧波“無人區”!二十年前多少人撤出

探秘寧波“無人區”!二十年前多少人撤出

水庫風光無限,清清之水,澤被寧波人。

探秘寧波“無人區”!二十年前多少人撤出

探秘寧波“無人區”!二十年前多少人撤出

探秘寧波“無人區”!二十年前多少人撤出

這一帶的遷居移民,夢魂牽繞的故園,已經難尋蹤跡。

對於他們當年的付出與精神煎熬,我們理應尊敬!

不應忘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