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給學習不認真的孩子孩子:現在少玩幾天,未來幸福十年……

蔡康永曾經說過: 15歲覺得游泳難,放棄游泳,到18歲遇到一個你喜歡的人約你去游泳,你只好說‘我不會耶’。18歲覺得英文難,放棄英文,28歲出現一個很棒但要會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說‘我不會耶’。人生前期越嫌麻煩,越懶得學,後來就越可能錯過讓你動心的人和事,在適當的時候逼自己一把,才能在未來看到更美的風景。


转给学习不认真的孩子孩子:现在少玩几天,未来幸福十年……​《嚮往的生活》最後一集,請來了人氣女星Angelababy和倪妮,看完這期節目,給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不是流量女王劈柴刷碗的新鮮感,而是裡面嘉賓談心的一段話:小提琴演奏家呂思清老師,在飯後與劉憲華合奏了一曲。表演結束後,王迅突然拿起小提琴給大家演奏,驀地,他說了一段話:“最對不起我媽,我第一把小提琴是41塊錢,廣州的金雀,我媽那時候工資一個月18元,兩個月工資加上加班,才買了一把小提琴。我特喜歡,剛開始,我也特喜歡。我就是後來不知道咋回事,莫名其妙就不想拉了,就很奇怪。但我後來特別後悔,就我當時堅持一下吧,我可能就還可以吧,就起碼現在還可以是個特長。”後來,呂思清走後,Angelababy問劉憲華:“你是小時候被父母逼著學?”劉憲華說:“對,被逼著。

转给学习不认真的孩子孩子:现在少玩几天,未来幸福十年……​”“那你小時候願意嗎?”“我不願意,一直到我十一二歲,就一直不想拉,然後我就參加第一個比賽,然後從那個時候,就開始喜歡了。”“那你覺得現在感謝父母嗎?”Angelababy問。“非常非常感謝。”後來有一個Angelababy的話外音“為什麼當初沒人逼我。”也許有人會說,儘管Angelababy沒被逼迫著好好學習,但是她現在的人生還是比大多數人都好的多。可是我們也不得不承認,如果當時的Angelababy在父母嚴格的教育下學習一門特長或更投入讀書,她現在一定是更令自己滿意的那個她,她也一定願意成為更好的自己。

转给学习不认真的孩子孩子:现在少玩几天,未来幸福十年……​在教育問題上,一直有一個特別有爭議的事:玩重要,還是學習重要?在站“玩”的家長中,學習如猛虎。在站“學習”的家長中,玩如針氈。孩子的天性是玩,但孩子的天性裡,也有一份對生活的學習力。兩者都是缺一不可,只要懂得分寸感,就是最好的事。然而,這個世界,從來不缺學習的孩子,但缺的是堅持學習的孩子和堅持學習的父母。在講究孩子個性的時代,孩子喜不喜歡成為了很多家長考慮的第一要素。喜不喜歡和能不能堅持,是一件重要的事。你給她的放棄,其實是她一次次的自我放逐。有孩子的家長,不知道有沒有發現:孩子的興趣,永遠都捉摸不透。好像今天喜歡這個,明天又對這個索然無味。說好的“我可以堅持到底”,過了沒多久就是一副“我不想學了”。

转给学习不认真的孩子孩子:现在少玩几天,未来幸福十年……​放棄很容易的,堅持很難。對於家長來說,也是同理。有一個著名的“一萬小時定律”是:“一萬小時定律是作家格拉德威爾在《異類》一書中指出的定律:“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並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1萬小時的錘鍊是任何人從平凡變成世界級大師的必要條件。”他將此稱為“一萬小時定律”。要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需要10000小時,按比例計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八個小時,一週工作五天,那麼成為一個領域的專家至少需要五年。這就是一萬小時定律。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你當年放棄了那麼多事,可能堅持下來就是不一樣的光景。學習很難,堅持很難,每一件事,如果你能夠做到“1萬小時”,那麼就有成功的可能性。“為什麼這麼難的事,家長都做不到,偏偏讓孩子去做呢?”其實,當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長,一起進步的時候,你們已經在一起學習了,堅持是彼此的事。很努力不一定能成功,但不努力一定沒法成功。豆瓣評分9.1的電影《摔跤吧,爸爸》,剛開始看時,似乎是一個暴君一般的父親將自己的夢想硬生生加給女兒,實際上,是他看到了女兒在摔跤方面的天賦,並希望能通過摔跤改變他的女兒在這個社會中被註定的人生軌道。女兒吉塔向剛剛成為新娘的朋友訴苦自己的不幸,為什麼會遇到這麼狠心的爸爸?沒想到她的朋友反過來羨慕地說:“至少你們的父親,認為你們是他的孩子,他為你們遮風擋雨,抵抗全世界,默默的忍受你們鬧脾氣,為什麼?為了讓你們倆未來能有自己的人生。”在落後的印度村落,女孩子到14歲左右就會被家裡早早安排嫁給一個不認識的人生兒育女。至於夢想和未來,跟女孩子無關,只有男孩子才有資格去追求。所以電影裡,吉塔的爸爸用這樣的一番話鼓勵女兒去爭奪金牌:“如果你明天贏了,你並非自己獨享勝利,有幾百萬個像她們一樣的女孩會跟你一起得勝,所有被認為不如男孩的女孩們得勝,包括那些被迫做繁瑣家務的女孩,還有那些被嫁出去生兒育女的女孩。明天的比賽是最重要的一場。因為明天你不僅跟澳洲選手比賽,還是跟這些輕視女子的人比賽。”吉塔立即意識到了這場比賽,其實是為了全印度女孩的命運而戰。在這個社會上,只有逼迫自己堅持到最後的強者,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在現實生活中,不是所有人從小都能得到父母陪伴。那些父母在外務工家境貧困的孩子就更不必說,怎麼辦,難道就不學習了嗎?不,你還是有一條路可走:就是自己逼自己。

转给学习不认真的孩子孩子:现在少玩几天,未来幸福十年……​《風雨哈佛路》說的就是這樣一個真實故事:女孩從小家庭貧困,母親吸毒兼患有艾滋,父親酗酒,父母幾乎都不管她。而她一件衣服穿一年,渾身惡臭。老師和同學都視她為過街老鼠。直至母親有天悽慘去世,她才深受刺激,決定要改變現狀。接下來,她只用了兩年就修完了高中4年的課程,她的導師說這不太可能,她會累死的。女孩說:“不,這才是活著。”為了活著,她白天讀書,晚上去餐廳洗盤子,一天經常只能睡3個小時。最終她靠自己逆襲上了哈佛大學。她說:“我在任何情況下都必須往前走,我和其他人來的世界不一樣,我沒有退路,我要更努力,更努力地把自己推到另一個世界中去。”也就是說:這個世界是不公平的,每個人出生的起點,所受的教育都天差地別。但你的人生是很公平的,不要覺得學習辛苦,你現在逼自己多學一樣本事,以後就少說一句求人的話。今天你多一份底氣,來日就多一份生活的選擇。關於中考公眾號永遠清楚,中考的路上不只你一個人在努力!中考隸屬於三好網,無論您是家長或是學生,都可以關注中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