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性的生活能不能成爲你的理想生活?

德性的生活能不能成為你的理想生活?

想象一下,你的理想生活是什麼樣?

是住在寬敞的富人區大別墅裡,每天開不同的豪車出門,晚上坐上私人飛機去拉斯維加斯轉一圈,週末去任何想去的地方度假的奢侈生活;

德性的生活能不能成為你的理想生活?

還是平日裡努力工作,在行業中處於高級管理層,年薪可人,每年幾次出國度假,閒時去美術館欣賞,拍下有投資價值的名畫的中產生活;

德性的生活能不能成為你的理想生活?

還是住在郊外,有獨立的後山小院,日常種花種草,做喜歡的雕刻陶藝工作,在網上售賣作品,有大把閒暇時間的佛系生活……抑或以上的都不是,你並沒有太遙遠的夢想,你只是想在現有生活的基礎上再往上抬高一點,可以不費力氣地還房貸,週末可以開車出去郊遊,愛人在離家不遠的單位上班,兩家老人身體健康,倆人為孩子準備出國留學的費用。

德性的生活能不能成為你的理想生活?

以上,不只是憧憬,也許是我們當下努力奮鬥的生活。我們認為的「理想生活」應該是一種充實的物慾滿足,是一種想要脫離低級趣味的精神追求,是一種高於現下生活的人生升級。

內觀己心 外察世界

我們是為理想而活,脫離理想主義,我們為理想生活而奮鬥。我們為它正名,為它賦予值得追求它的所有意義。

但是,我們不妨將這理想的生活做一步抽離——房子和車子是必需的嗎?可以不必需,但基本的物質是達到財務自由的第一步。

德性的生活能不能成為你的理想生活?

財務自由背後的代價是什麼?獲得財務自由就可以過上自己想要的自在逍遙的日子。

但是,自在逍遙的日子在這個時代可以真正實現嗎?

也許,房和車不過是房地產商和銀行貸款的廣告,我們不過被綁在信貸系統的循環鏈上,是為之奔命的一環。

也許,我們所認為的財務自由,它是你用勞累的身體、耗盡了的精力或幾輩人的辛苦積累換來的。

哪怕,那些我們所認為的通過半輩子努力最終獲得的自在逍遙的日子,也不過是在這工業社會的物質賽跑中的中場休息的獎勵。

沒有了這些,你的理想生活又是什麼樣的?

我們所認為的理想生活,很多時候只是被呈現出來的一個時代的大勢所趨,我們所能想到的理想生活,都是被包裝了的外在商品。

顯而易見,物質的滿足是不穩固的,自己用一生換來的資產會在瞬息間貶值。用我們原本健康的身體、熱情的青春去追求這些華而不實的東西是浪費生命的。於是,我們反思警醒,我們的理想生活可以不是豪華的外裝,我們追求豐富的內涵。

我們習得一門手藝,我們以創新為事業,我們緊跟時代腳步不斷學習,我們的理想生活是不讓後代像我們一樣,為明天的生活有過多的煩憂。

那麼,在這樣物質不斷貶值,生活節奏不斷加快,世界急劇變化的時代,還有值得追求的更加穩定或者更為恆常的東西嗎?

啟迪多元思維

那麼,理想生活是否還有可能?古希臘先哲認為理想的生活是過上德性的生活。

1.什麼樣的生活才是德性的生活?

蘇格拉底認為:「德性即是知識。」

《中庸》有言:「性之德也,合內外之道也。」

即真正的完美德性,是一種成己成物的相互完善,既實現自我價值也肯定他人價值。

亞里士多德認為公正是完美的德性,「它之所以是完全的德性,由於有了這種德性,就能以德性對待他人,而不只是對待自己。」這與《中庸》說的是一個意思。

2.德性的生活是否有可參考的案例?

康德家貧,年少喪母,剛進哥尼斯堡大學時,因褲子破了拿去縫而不能出宿舍的門。畢業後,靠在貴族家中做家庭教師養家。

德國的傳統理想生活是:有一棟樓,幾棵樹,一隻狗,一個愛人,一堆孩子。而康德一生沒有結婚,在所謂的「理想生活條件」中只滿足了一項:在他63歲的時候買了一棟房子。

他的生活十分規律,讀書、寫作與教課,每天下午四點準時在小菩提樹路散步。康德去世後,該路被市政府命名為「哲學家之路」。

德性的生活能不能成為你的理想生活?

康德的一生寫了三本舉世鉅著:《純粹理性批判》、《判斷力批判》、《實踐理性批判》。無論是貧窮的家境,還是後來成名之後的威望都無損康德過上德性的生活。這就是一個人最大的自由。

康德也用實踐說明了他所說的真正的自由:「人在實際生活中,不受外界任何外在於自身的因素約束,並且擺脫肉體本能,而按自身立法行事標準的自由意志。」

德性的生活並不是讓我們拋棄物質。有德性的生活,應該是能夠獲得個人幸福的生活。

那麼,什麼是幸福?

亞里士多德認為:「幸福是至善。」這種「至善」是一種靈魂的善。

蘇格拉底認為人沒有不善的,如果出現所謂的惡,只是因為這個人不夠「知」,他認為知道善自然就可以為善,所以人可以通過學習知道善以做到善。而柏拉圖則將「善」作為最高的理念,每個人都可以分有「善」的理念而為善,太陽就是最高的善。

正心正舉

我們可以想見,每個人獲得幸福,則整個社會就是一個幸福的社會。

所以,無論是國家道德的善,還是社會層面的和諧,都必須立足於每個人自身,並由自身出發而為善。

德性從己身出發,即是從思想上的自願,到行為上的道德實踐,它必被作用於實踐生活才得以完成。

撥迷見智

亞里士多德在《修辭術》一書中總結了:

靈魂的善是指公正、勇敢等;

身體的德性(即善)是「健康、健美、力量、體型、競技能力、名聲、榮譽、好運和德性」;

外在的德性(善)是「出身高貴、朋友眾多、摯友、財富、愛子、多子多女、舒心的晚年」。

開啟自在之門

亞里士多德的這種分解可以用來解釋我們前文所說的「抽離」。

初步的抽離是房子和車子、財務自由這些外在的東西,當然對於這些東西的擁有運用得當,無疑是會提高我們的幸福體驗。

但我們知道,沒有這些東西,我們的本質幸福不會被降低,這就是我們說的內在的、甚至是靈魂的德性並沒有消失,所以我們依然可以成為幸福的人。

初步的抽離之後,進一步的抽離也是從外在的德性開始:你的名聲、榮譽、出身、親人、愛人、摯友……這種抽離總會到不得不停止的那一步,就是直到沒有了它,你的幸福將無從談起的那一步。

那麼,你不能被抽離的那一部分是什麼?這就是決定你幸福與否的本質問題。

迴歸到本心,我們重新思考開頭我們所設想的理想生活。找到你最無法被抽離的那個東西,迴歸到靈魂的善,養成自己最本質的美好德性,哪些是不能被抽離的,哪些對你來說才是最有價值的,而就著那些最有價值的不斷奮鬥並外擴,在不失去靈魂德性與增加外在德性的過程中才是我們所要達到的理想生活。

Q:德性的生活能不能成為你的理想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