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誼的黑暗面:「我們需要一個共同的敵人」

友誼一般被認為是絕對的好事,像花朵和新鮮水果一樣,是生命中一種單純的快樂。要是“生活中能有幾個經常一起做些什麼的人”當然“有點意思”,也“挺酷的”。大多數人都能說出至少五六個算得上好朋友的人。按照亞利桑那州立大學進化人類學家丹尼爾·赫魯詩卡的說法,唯一一個沒有朋友的社會,只在C·J·切麗的科幻小說《外來者》系列中出現過。但考察友誼深層性質的研究人員認為,這種感情可能帶刺。

友誼的黑暗面:“我們需要一個共同的敵人”

人們會選擇與自己相像的朋友,也可以是大腦中時刻出現的血液流動模式。這種“同質相吸”、物以類聚的趨勢,都加強了和諧的歸屬感和共同的使命感,彼此間能輕鬆歡笑,更能在無言之中讀懂對方的潛臺詞,在快樂之中達到理解。但研究人員表示,這樣的同質性也是同族意識、仇外情緒、種族主義的基礎,當你面對那些或多或少與你和你親愛的朋友們不一樣的人時,這讓你產生“排他”慾望。

友誼的黑暗面:“我們需要一個共同的敵人”

這樣的衝動會帶來荒謬的結果。在密歇根大學前不久的一個研究中,實驗對象被安排在寒冷的冬季裡站在室外並閱讀一個關於徒步旅行者的小故事,這位旅行者或被描述為“支持同性戀權利的左翼民主黨人”,或被描述為“反對同性戀權利的右翼共和黨人”。當被問及這位假想的旅行者是否也感覺寒冷時,如果主人公的政治派別與自己相一致,被試者則更有可能回答“是”。但是如果政治派別對立——別說他們還能不能感受得到溫度,這人有皮膚嗎?為什麼愛自己這類,就一定要恨其他那類呢?

友誼的黑暗面:“我們需要一個共同的敵人”

對此,博弈論模型有所預測,生活中的現實案例也可以證實。要團結起來,我們就需要有共同的敵人。以輕度的不喜歡或勉強的尊敬來對待群體之外的人是有可能的建立群體內的獨特性不一定要把其他人消滅掉。然而,就連普通的交友也是一種排外行為,是一種主觀判斷,因此也帶有受傷的可能。一段友誼總會帶有一絲共謀的意味。研究人員要求84名大學生在同學中指出自己認為稱得上朋友的人,他們發現,被稱為朋友的那方有半數的人都沒有相應地指認回去。類似的或者更糟的不協調性在其他研究中也有所表現,一項研究顯示66%的假想友誼都是“單相思”。友誼還驚人地脆弱。根據對540名參與者進行詳細調查,人們每隔7.2個月,或以將近一年兩次的頻率,會與自己社交圈內的一人鬧僵,而其中40%的關係破裂在一年後都依然沒有修復。友情發生衝突的整體比率在男性和女性之間沒有差別,但女性更可能與親密好友發生衝突,在關係破裂後更可能表現痛苦,並且在和好之前會需要有更多悔恨的表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