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不敌商业,香港旺角“杀街”

文化不敌商业,香港旺角“杀街”

旺角是香港人流最旺盛的地区,这里商厦林立、商品质量好价格实惠、品类齐全成为购物天堂,是最繁华的旅游购物的热门地点,霓虹灯照射下的旺角总是游客对繁华香港的深刻印象。旺角的街头还是《蛊惑仔》系列的拍摄地,各种街头戏曲表演,热闹处真犹如平民式夜总会……尽览街道两旁,旅客可发掘丰富的香港市区生活面貌。来香港如果只有一天时间的话,就来旺角吧!

文化不敌商业,香港旺角“杀街”

5 月 24 日,香港油尖旺区议会却通过一项取消旺角行人专用区的动议。有 18 年历史的旺角“行人专用区”——更为人知的名字是“步行街”。这一片可能有着香港最多街头表演的街区将在四个月后被取消,重新变成车道。这一动议,被香港人俗称称为“杀街”。

文化不敌商业,香港旺角“杀街”

然而,对于街头艺术家来说,旺角的西洋菜街正是他们的表演大舞台。旺角更代表了香港平民的文化精神,一般基层市民对旺角行人专用区街头艺术的热爱程度也越来越高。

文化不敌商业,香港旺角“杀街”

与港岛区的精英文化不同,旺角具有的市井、休闲以及本地化的生活的提供模式,使得旺角商业区特别是西洋菜街行人专用区一带的本地生活情调,具有了极为浓厚的市井人文色彩。

文化不敌商业,香港旺角“杀街”

在这条不长街道上,既有各地的美食、新颖服饰店以及人气电子产品商场等受到年轻人追捧的潮流时尚店;楼上咖啡厅、二手书屋也一家连着一家,吸引众多学生和文艺青年前来。有些书店同时亦会举办各种不同形式的读书会、阅读分享以及讲座等文化活动,愈加增添了人文气息。

文化不敌商业,香港旺角“杀街”

长期以来,这种有很强的群众基础的街头演出,深受市民喜爱,使得旺角成为了特色香港平民阶层生活的一个重要象征,吸引上络绎不绝的游客,这里的人流量越来越大,成为香港游的必到打卡地。久而久之,旺角的行人专用区便出现了各种类型的街头艺术表演团体或是个人,甚至来自国外。有魔术、乐队、人像速画、油画、唱歌、杂耍等等……不少的游客和途人欣赏表演后更会投钱,以示支持。

文化不敌商业,香港旺角“杀街”

他们的表演令旺角夜色更显色彩斑斓,尽显风采。逐渐地随着自由行的兴起,这里成为了特色的靓丽风景线。观众们的捧场和支持,让旺角街头艺术表演的人气愈旺,逐渐成为艺术表演者的演艺大舞台。

文化不敌商业,香港旺角“杀街”

由于行人专用区上方正好是狭窄的居民楼。街头表演形成的声浪导致住户彻夜难安,店家甚至无法与客户交流 ,使得当区民众不断向相关政府机构投诉。另外,街头表演者收受的观众打赏,是否需要营业执照,也导致过争议,甚至引起诉讼。

文化不敌商业,香港旺角“杀街”

在这些争议所带来的分歧愈加严重。后来,2014年1月起,旺角行人专用区,由原本一周7天,改为只在周六、日及公众假期实施,开放时间大为收缩。

文化不敌商业,香港旺角“杀街”

旺角人行街上最资深出名的街头艺人要数:“小龙女”,她的表演视频出现在很多视频平台上狂获百万播出。她叫龙婷Stacey,沈阳人,81年生,嫁到香港,成为职业街头艺人,演出曲目多为八九十年代歌曲,据网评她的背后有一个不俗的运作团队,利用了粉丝效应,将其包装成大学教师,在旺角唱歌是做慈善。目前形成演出打赏,直播收礼物,线下粉丝微商代购(最主要收入来源)的完整产业链,是香港运作最成功的网红之一。不管怎么说小龙女在旺角的免费演出还是吸引了很多游客的驻足捧场,成为亮丽的风景线。

文化不敌商业,香港旺角“杀街”

“杀街”的根本原因还是香港的商业重于文化,油尖旺区议员更看重店家的支持。这项动议让很多街头艺人不满,感到表演空间被“扼杀”,旺角的演出空间受限,更加上他们并看不到官方对“本地文化”有足够的规划和重视。除了旺角,全港能加难以找到到更满足表演的空间,虽然铜锣湾也有“行人专用区”,但那里的街更窄,游客更多,能容纳的表演者,与游客争地矛盾更加突出。

文化不敌商业,香港旺角“杀街”

旺角“杀街”后,“小龙女”们将转战哪里演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