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寶國「第十四篇」偏光鏡使用的想法及目的性

王寶國「第十四篇」偏光鏡使用的想法及目的性

王寶國「第十四篇」偏光鏡使用的想法及目的性

王寶國「第十四篇」偏光鏡使用的想法及目的性

▲NiSi V5濾鏡支架+偏光鏡,硬式漸變鏡HGND8(減三檔)

SONY-A99,16-35/F2.8ZA,焦距24mm

曝光模式:M,拍攝光圈f/8,曝光時間1/400秒

感光度:ISO-400,風格:風光模式

白平衡:日光,分區測光

王寶國「第十四篇」偏光鏡使用的想法及目的性

使用偏光鏡,主要目的是為了要消除非金屬物體表面的反射光,但是影友們往往都忽略調整偏光鏡的想法及目的性

此張前景海面因為與相機的角度大約在40度角以內,所以使用偏光鏡時,可以有效且大面積的將水面反射光消除(海平面會整體些微偏暗)。但是拍攝當下,我卻選擇要適度的保留水面上一部分的反射光,如此一來整體海平面才會呈現出些微的反光(亮暗)層次及海波浪上下的起伏節奏感。運用【硬式漸變鏡HGND8(減三檔)】將天空亮度減光進行拍攝。

王寶國「第十四篇」偏光鏡使用的想法及目的性

拍攝當下我站在水深及腰的海水裡,而被拍攝者與我之間還有一小段距離,所以前景海平面層次面積應該很平。

因此我將相機架上腳架雲臺、使用加長的快門線、運用相機翻轉屏、開啟實時取景功能、鎖定對焦(MF)、設定好曝光值之後,直接利用我設計的2米4三腳架將相機頂向高處,仔細觀察翻轉屏幕的影像,找好需要的構圖範圍之後連續按下快門。

王寶國「第十四篇」偏光鏡使用的想法及目的性

圖片&教程/王寶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