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培原奪男子長拳冠軍 詳情報導 精彩瞬間!

孫培原奪男子長拳冠軍 詳情報道 精彩瞬間!

孫培原為中國代表團奪得首金

北京時間8月19日,2018年雅加達亞運會的第一枚金牌在雅加達會議中心誕生。在今天上午結束的男子長拳比賽中,中國選手孫培原以9.75分獲得冠軍,中國代表團連續五屆亞運會收穫首金。這也是繼武術從1990年成為亞運會正式比賽以來,中國選手獲得的第七枚男子長拳金牌。

劃重點:

  • 1
  • 這是中國選手在亞運會歷史上第七次獲得男子長拳金牌。
  • 2
  • 這是中國選手繼2010年袁曉超之後,第二次拿到被列為亞運首金的男子長拳冠軍。
  • 3
  • 仁川亞運會中國隊主動放棄了這個項目,這也是29歲的孫培原首次獲得亞運會該項目冠軍。
  • 4
  • 孫培原奪冠後,中國代表團已經連續五屆亞運會摘得首金。

精彩回放:

男子長拳滿分10分,每個套路動作需要在1分20秒左右完成,每個細節動作需要穩定2秒左右。第一個出場的是尼泊爾00後小將辛加利-比傑,他比較緊張發揮也不穩定,最後完成動作後連抱拳都忘記了,他得分8.25分。隨後馬來西亞名將葉偉健出場,他拿到9.63分。第三個登場的是日本選手坂本仁,這位日本大學的學生得到9.64分。

孫培原奪男子長拳冠軍 詳情報道 精彩瞬間!

第四個登場的是阿富汗1992年出生的選手奧馬利,他的動作有不少紕漏,他的動作質量分都沒有拿到5分,他只得到8.09分。中國選手孫培原第六個出場,他的成套動作技術難度大水平高,開場後他表現非常流暢,只是在第一個技術難點時落地稍微有點晃動,不過隨後他繼續穩定發揮,以非常完美的方式結束了比賽。孫培原最終得到9.75分,排名暫列第一。

接下來出場的印度選手辛格得到9.51分,隨後中國臺北的蔡澤民出場,他獲得9.70分排名孫培原之後暫列第二。隨後出場的緬甸選手只得到8.64分,第十個出場的印度選手納姆迪是第二次參加亞運會,他得到9.66分。第11個出場的是哈薩克斯坦的18歲小將烏拉佐夫,他得到9.36分。

上屆仁川亞運會冠軍李河星第12個出場,李河星開場後不久出現失誤,他重心靠後有明顯手扶地的動作。隨後他的一組空翻完成得不錯,他以9.31分排名當時第八位。也門選手阿拉霍米出場得到7.99分,中國澳門選手宋志寬第14個登場,他獲得9.68分暫時排名第三。馬來西亞的王文松第15個出場,他也出現了一點小失誤,最終他得到9.59分。

印尼選手薩維爾出場,他整套動作非常流暢沒有明顯失誤得到9.72分。倒數第二個出場的是新加坡選手楊益翔,他得到9.65分。最後一個出場的巴基斯坦選手雷曼得分6.70分。最終孫培原以9.75分獲得冠軍,為中國隊摘得本次亞運會的第一枚金牌。

孫培原奪金精彩瞬間

孫培原奪男子長拳冠軍 詳情報道 精彩瞬間!

孫培原奪男子長拳冠軍 詳情報道 精彩瞬間!

孫培原奪男子長拳冠軍 詳情報道 精彩瞬間!

孫培原奪男子長拳冠軍 詳情報道 精彩瞬間!

孫培原奪男子長拳冠軍 詳情報道 精彩瞬間!

孫培原奪男子長拳冠軍 詳情報道 精彩瞬間!

孫培原奪男子長拳冠軍 詳情報道 精彩瞬間!

孫培原奪男子長拳冠軍 詳情報道 精彩瞬間!

孫培原感慨不容易:一切都值了

賽後孫培原首先說:“非常激動,獲得這枚金牌感到非常高興。男子長拳能被列為亞運會首金,是非常幸運的事情。希望今後武術繼續發展,早日進入奧運會大家庭。”

央視記者周到以老大姐的身份,想請孫培原談談自己想說的話,靦腆的孫培原想了想,還是說:“還是不說了吧。”周到說看孫培原賽前訓練感覺他很不容易,他滿身都纏的是繃帶。孫培原說,這次備戰亞運會最大的不同,就是老想著自己的傷,想著該怎麼樣去發揮好。通過努力他終於拿到了金牌,孫培原表示:“一切都值了。”

29歲孫培原已是武術項目“大滿貫”

孫培原是山東淄博人,29歲,四年前的仁川亞運會他就拿到了套路刀棍全能冠軍。此外他還獲得過第11屆和13屆世界武術錦標賽男子刀術和長拳冠軍。他曾三戰全運會,去年天津全運會獲得武術套路男子長拳、刀術、棍術全能冠軍,就此實現了自己武術項目的大滿貫,孫培原首次參加亞運會長拳項目奪得金牌。

長拳項目亞運回顧:中國曾多次奪冠

在1990年的第11屆北京亞運會上,來自山西長治的24歲選手原文慶獲得男子長拳、男子全能冠軍。四年後他再次出戰廣島亞運會,並以絕對優勢衛冕了男子長拳和全能冠軍。1998年曼谷亞運會,上海選手伍剛獲得男子長拳冠軍。

2002年釜山亞運會,山西選手袁新東獲得男子長拳冠軍。2006、2010年兩屆亞運會,袁新東的侄子袁曉超連續兩次獲得亞運會男子長拳冠軍,其中2010年廣州亞運會的男子長拳還是那屆亞運會的首金。上屆仁川亞運會中國武術協會讓出了一些金牌項目給東道主,沒有派人參加長拳套路的爭奪,韓國黑馬李河星爆冷奪冠,那也是韓國隊仁川亞運會的首金。

何為長拳?屬於武術套路 1990年成亞運項目

“長拳”一詞最早記載於明朝戚繼光《紀效書·拳經提要篇》中:“古今拳家,宋太祖有三十二勢長拳。”長拳類套路既合適於武術的根底操練又合適於比賽,是我國重點推廣普及的武術項目之一。新中國成立後,當時的國家體委把流傳廣泛的查、華、炮、洪、彈腿、少林等拳種,根據其風格特點,綜合整理創編了一種長拳。

1990年北京亞運會,包括套路和散打兩大部分的武術首次成為亞運會正式比賽項目,其中就包括男女長拳。2010年廣州亞運會,組委會之所以將男子長拳設為首金,除了袁曉超具有統治性優勢之外,也是在為推廣“武術入奧”在做努力。2008年北京奧運會,武術比賽作為特設項目在奧運會亮相。武術入奧遭遇的最大困難是在全世界的普及程度不夠。一個項目要想被列為奧運項目,前提是必須在至少75個國家和地區廣泛開展。

長拳運動員巔峰期生涯長 項目入奧之路漫漫

中國國家武術套路隊教練嚴平曾介紹,好的武術運動員如果沒有傷病,巔峰時期也很長可以達到七八年。運動生涯之內能夠領悟到武術內涵,在比賽中表現出來,需要高智商、高水平、高技術。武術商業價值開發不足,運動員到一定年齡要為自己的未來和家庭考慮,所以職業生涯不會像籃球、足球等項目持續很長。

至於武術在國際舞臺上的發展,嚴平曾點評說:“東南亞國家對武術越來越重視,相當於半專業隊,俄羅斯隊也趨於專業隊。其餘大部分國家還是業餘隊。”近年來在全民健身運動的倡導下,武術在國內以及國際舞臺上,越來越受到普通愛好者的歡迎。只有傳統武術普及達到一定程度,才有可能在入奧的關鍵問題上實現實質性突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