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看一下10家倒閉的手機公司,你用過幾個品牌呢


大可樂手機。從網易離職的丁秀洪想效仿雷軍,打造一個屬於自己的手機品牌。丁秀洪創辦的大可樂和其他手機的發展模式有些不同,他是通過眾籌來做機的。當時更是打出口號,“一次眾籌,終身換新”,迅速積累了一批粉絲。但是好景不長,獲得原始資本的丁秀洪在產業鏈的環節上沒有清晰的認識,以為一味地效仿小米的互聯網模式做手機就可以躺著掙錢。不久之後問題爆發,大可樂迅速瓦解,再也不能實現當初那個“終身換新”的諾言了。

波導。波導手機曾是一個時代的便籤,當年的銷量十分可觀,甚至超過了諾基亞、摩托羅拉。如今卻已經漸漸的縮小成了一個十分小眾的品牌。雖然現在波導手機還有生產,但是銷量極為慘淡,和倒閉差不多了。

夏新。在2005年的時候夏新的市值就達到了七十多億,著名明星李宇春也為夏新做代言,當時的夏新真的是很強大。然而在2006年以後,夏新就漸漸的走向了下坡路。儘管夏新還未宣佈倒閉,但是就目前的狀態看,夏新終將會消失。

首信。首信之前只是諾基亞的代加工,後來在2001年首信便開始自己生產手機。首信公司生產的彩屏手機一時間還在國內引發了不小的熱潮,伏明霞也為這個品牌的手機代言過。只可惜,首信已經消失了。

迪比特。2003年,迪比特成立了。起初他只是西門子、摩托羅拉的代理製造商,後來就開始獨立製造手機。這個品牌的手機主打的主題是愛情,相當的受年輕人的喜愛。

CECT手機。CECT手機在當時應該算是個大牌企業了,高質量、低價格的優勢很快贏得了市場。但是不少的山寨機竟貼上了CECT手機的便籤來售賣手機,使得CECT的品牌漸漸的變臭了。

天語。2002年天語公司成立了,直到2015年有人傳出了許多天語公司的問題,員工們已經停了薪水放假在家、領導無法聯繫的上等等問題。於是有人認為天語要倒閉了,事實上天語只是不再做線下銷售,而是轉向線上。後來,就沒什麼人見過天語的手機了。

尼彩。尼采手機其實就是山寨版的蘋果,價格十分低廉,配置也極差。說白了就是欺負一些不太瞭解手機的人,結果自然是漸漸倒閉,消失在市場中。

樂視。樂視手機僅僅存在了兩年的時間,2015年、2016年樂視的銷量都是不錯的,後來因為資金問題轟然的就倒下了,給人的感覺真的很懵。

IUNI。金立模仿小米,創造了一個同樣以互聯網為中心的手機品牌,想要在國內手機市場中佔得一席之地。但是,IUNI缺乏底蘊,高新技術方面也不如其他手機品牌,長期在市場中缺乏核心競爭力。INUI的手機銷量差強人意,自身的管理又出現了問題,對品牌的定位模糊不清。最終在越發慘不忍睹的銷售量之下,金立停止了這一計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