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亦凡可能有Free Style,但他有時尚嗎?

《中國有嘻哈》的曝光掀起了中國千禧世代對潮牌和嘻哈的關注,從這角度來切入對於品牌和節目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可是否會造成懂嘻哈才潮?穿上有在節目中曝光的牌子才屌的窘境?

中國有嘻哈嗎?

吳亦凡可能有Free Style,但他有時尚嗎?

嘻哈文化自70年代發跡於紐約,但街頭重要的是它的文化,不是商品。據陸坡〈淺談:以嘻哈電影論《中國有嘻哈》〉內文表示,「嘻哈的歌詞押韻固然重要,但更多是在於「內容」和「批判性」。

《中國有嘻哈》將比賽的勝負很大一部分放在押韻上頭,其實是一種偏頗的決定,韻角是饒舌是技巧跟詞句的投入,但主要還是在於人對於歌詞意義的共鳴點。」然而在中國,政府才在2015年以「煽動猥褻、暴力、犯罪和傷害社會道德」禁了120首嘻哈歌,甚至在節目6月中推出之時,也加強了網路訊息的管理規範,數個在微博和微信上的帳號因此被禁。

吳亦凡可能有Free Style,但他有時尚嗎?

《金融時報》專欄作家劉伯健以〈中國嘻哈說唱與“愛國主義”的奇妙結合〉指出,《中國有嘻哈》在宣傳嘻哈文化的同時置灌輸了很多愛國精神,以配合主流社會主義價值觀和政府的指導。因此,若是因為它掀起一股嘻哈和潮流文化的波瀾,可諷刺的是,嘻哈對現世的批判卻轉變成要符合主流意識形態。

名人與中國的社群行銷

根據《包袋攻略》指出,他們試圖回答全世界品牌廠商最在意的問題(之一):(中國的)名人和意見領袖的關係是否真能帶起銷售?蓉億娛樂(Easy Entertainment)經紀公司的廣告總監戴青在受訪時表示,這一定有用。

吳亦凡可能有Free Style,但他有時尚嗎?

這個主導許多精品與明星藝人合作的經紀公司,其最知名的案例就是鹿晗與Cartier 的合作,不熟他不要緊,你只要知道《Vogue Runway》曾為他撰寫過報導,甚至在2016 年,他成了《BoF》百大影響人物中唯一入圍的中國名人,此合作成了該年討論度最高的話題之一。

吳亦凡可能有Free Style,但他有時尚嗎?

吳亦凡可能有Free Style,但他有時尚嗎?

而2017 年初,曾提到阿里巴巴集團大舉投資微博、Momo、優酷和土豆等娛樂和社群平臺,並將眾部落客和明星帶到淘寶商城,此法的成效便是在中國面臨經濟放緩的同時,阿里巴巴的手機下訂則逆勢增長了25%。

其內文表示:「中國90 後的人無疑成了奢侈品牌的未來消費足群,即便該價位是能所不能及,卻依舊保持著對高端品牌的興趣。」簡而言之,若想要讓中國年輕世代買單,請明星來代言就對了。

《中國有嘻哈》掀起的吳亦凡效應

吳亦凡可能有Free Style,但他有時尚嗎?

對,我們知道吳亦凡在這之前其實就很紅了,但必須承認《中國有嘻哈》把他推向巔峰。這個每集平均觀看次數到達2 億的選秀節目,紅的除了參賽者、導師和「你有Freestyle 嗎?」「我覺得不行」的金句外,還有就是他們身上的品牌,舉凡Off-White 、Vetements、Supreme、Raf Simons 和Yeezy 球鞋..等成了家喻戶曉的品牌,而吳亦凡也如黃袍加身般,藉此被中國網民貼上了男神的標籤。

吳亦凡可能有Free Style,但他有時尚嗎?

如今潮流對了對中國人千禧世代的影響有多大?Louis Vuitton 2017 上半年財報比去年同期增長15 %,知名流行網站Fashionista 指出,這要多虧與Supreme 的聯名刺激了亞洲的增長,勢必與藤原浩fragment design 的兩次合作也助長了不少。

吳亦凡可能有Free Style,但他有時尚嗎?

據《包袋攻略》分析,「吳亦凡廣大的人氣已刺激女性消費者對Supreme 的好奇,為了呼應這個需求,許多時尚部落客和在地媒體都對品牌,甚至潮流圈有了更深入的探討。另個奢侈潮牌Off-White 也是這節目的受益者,許多高調的選手都選擇身穿其招牌黑白條紋Hoodie、褲子還有帽子現身演出,瞬間,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此牌佈局中國之心也是相當淺顯易懂,除了超模劉雯在今年Met Gala 穿上禮服大獲網友好評之外,品牌5 月品牌也進駐上海開設旗艦店,如今佈局上海、北京(香港都還有兩間),可見其打入中國市場的野心。

吳亦凡可能有Free Style,但他有時尚嗎?

吳亦凡可能有Free Style,但他有時尚嗎?

吳亦凡可能有Free Style,但他有時尚嗎?

節目過後,雖說百度搜尋排行榜中吳亦凡仍接在鹿晗之後排名第二(在Bomoda中國名人時尚影響力排行的報告,吳亦凡排名第六、男性第三),但他也成就了《BoF》紙本季刊中首位華人,與Selena Gomez、Adwoa Aboah、Lily-Rose Depp並列成〈次世代先鋒〉主題封面人物。

對此,《BoF》創辦人兼主編Imran Amed表示:「今年27歲的吳亦凡(Kris Wu)就是其中影響力最大的意見領袖之一。

關於他的造型?我想引用已故的香港時裝精黎堅惠曾形容過的「流行奴隸」來

作結尾:

「我想原因有數個:

1. 我們是群體動物,喜歡別人也喜歡做的事,互相感染才有話題;活在流行之外,跟社會脈搏脫了節,怪寂寞的;

2.凡人的學習,成熟過程是先通後精,讀書也是先文理齊政,再分家,然後專攻一科;寫作、繪畫的人在尋找自己的過程也要從什麼都寫、什麼都畫到『發現自己』—— 活在商業社會的我們,無可避免的要從物質消費中完成尋找自己的過程,聽音樂、穿衣服、認識朋友,無一不是如此,先亂來後精專,風格漸成。

所以流行奴隸是一個暫時性的階段,在流行文化中吸取養分,有時囫圇吞棗,然而不乏修成正果的前輩,脫離奴隸行列,駕馭流行之上;當然,有更多變成職業奴隸,祝君修煉有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