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戲曲「角兒」,學歷和舞台哪個更重要

說中國戲曲的又一個春天來到了,當舉得出這樣一些表徵———上海的京昆越滬淮五大劇種,新戲接踵上演,新人輩出。在觀眾席裡,黑頭髮大大超過了白頭髮。

今年是上海崑劇團的40歲生日,五班三代、近百位演員亮相於上海大劇院,連續六天舉行系列演出,場場滿座,一票難求。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上昆建團40年,是600年中國崑曲史上相關劇團發展最輝煌的40年,也是人才輩出、滿臺芳菲的40年。

培養戲曲“角兒”,學歷和舞臺哪個更重要

上海崑劇團

仔細研究一下上海崑劇團的演員隊伍,從昆大班到昆五班,五班三代連接成一個整體,形成了一個寶塔形的梯隊結構。現在,昆三班已經挑起大梁,成為主力軍,張軍、黎安、吳雙、沈昳麗、餘彬等均獲得了梅花獎;昆大班、昆二班的10多位“熊貓級”藝術家,除作示範演出外,主要擔任昆四、昆五班學員的學館制導師;昆四、昆五班也已經冒出了倪徐浩、錢瑜婷、胡維露、衛立、蔣珂、張偉偉等一批好苗子,能獨立飾演大戲主角了。

如何早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尖子人才?

這是擺在各大戲曲院團面前的一個緊迫任務。如今,多數學戲曲的青少年和家長都希望有大學本科的學歷;戲曲劇團與戲曲學院聯袂培養人才,也熱衷於具有大專乃至本科學歷,上海戲曲學院也為好幾個劇種辦了本科。

於是,一個問題跑了出來:戲曲演員(包括舞蹈、雜技演員)是否都需要本科畢業?

這個問題,我認為是值得研究的。

培養戲曲演員的主要場所是舞臺,而不是課堂。舞臺藝術實踐是演員成長的最好土壤。學歷不能代表從藝經歷,博士生也不一定能唱好戲。戲曲人才要從小培養。手眼身法步,尤其是毯子功、把子功等童子功,需要從10歲左右練起。18歲到22歲,是一個青年演員在藝術上成長的黃金時期。從早出人才這點來看,22歲分配到劇團演戲,年齡無疑是偏大了。

培養戲曲“角兒”,學歷和舞臺哪個更重要

四大名旦

我們且來研究一下京劇四大名旦的成名情況。

梅蘭芳第一次到上海登臺演唱大戲《穆柯寨》,是1913年11月16日,時年19歲。1917年,梅蘭芳創編神話歌舞劇《天女散花》,時年23歲。隔了一年,梅蘭芳上演《遊園驚夢》,成為梅派藝術的經典之作。他幼年入科班,“梅博士”的稱號是成名後美國人授予的。

繼梅蘭芳之後南下上海的名旦尚小云,1915年初隻身到上海,也只有15歲。尚小云在天蟾舞臺與當時的孫派名家時慧寶以及海派名家趙君玉、小楊月樓、林樹森、蓋叫天等同臺,演出《落花園》《綵樓配》《玉堂春》《宇宙鋒》等劇,不到20歲。

程硯秋1917年開始登臺唱戲,才13歲。1922年首次到上海演出,引起轟動,只有18歲。1927年,年僅23歲的程硯秋與老師梅蘭芳並列為“四大名旦”。時人評說:

“梅蘭芳柔媚似婦人,程硯秋則恂恂如書生。”

1919年9月,荀慧生在上海天蟾舞臺唱梆子,楊小樓認為,荀慧生“是青年中的佼佼者,將來不亞於梅蘭芳”。時稱“三小一白下江南”,平均年紀不過19歲。

由此可見,四大名旦倘若讀完大學本科後再唱戲,中國就沒有四大名旦了。戲曲藝術要早出人才,唯有早在舞臺上露臉亮相,平安度過變嗓期。這是符合戲曲藝術人才的培養和成長規律的。

培養戲曲“角兒”,學歷和舞臺哪個更重要

梅蘭芳在京劇《宇宙鋒》中

上海戲曲學校-昆區

有人也許會說,那是在舊社會,藝人沒有上大學的條件和機會。那麼,我們且來看看,新中國成立後由上海戲曲學校培養的昆大班年齡狀況如何。

他們1954年進上海戲曲學校,學制是八年,入學年齡10歲左右,畢業時20歲不到。作為新中國培養的第一批崑曲人才,“昆大班”的成材率最高,行當最齊,尖子演員最多,成為崑曲界的一個“傳奇”。“昆大班”遭遇十年“文革”磨難,耽誤了一些演員的成長,但還是培養出了蔡正仁、華文漪、梁谷音、計鎮華、方洋、劉異龍、嶽美緹、張銘榮、王芝泉等一批“熊貓級”的人才。

1961年,由“昆大班”和“京大班”組成的上海青年京崑劇團赴港演出《楊門女將》,一炮走紅,平均年齡只有21歲。

昆三班到昆五班的演員也只有中專的學歷,畢業時年齡不到18歲。

昆四班、昆五班學員畢業到劇團後,試行學館制,上海崑劇團活用“傳”字輩培養人才的方法,請昆大班的十餘位老藝術家手把手地教授一批又一批的年輕演員,將多出經典劇目傳給他們。

這個方法特別值得肯定。他們將個體化的科班式培養,演化為科學化、系統化的教學方法,同時因材施教,更精準地進行個體培養。他們等於在崑劇團讀的“研究生”。這些“研究生”把學戲和演出密切結合起來,結果成就了吳雙、沈昳麗、黎安、餘彬等一批尖子演員。昆三班的谷好好如今當上了崑劇團的團長,而且當得很出色。

國家一級演員馬莉莉

再來看國家一級演員馬莉莉。她1960年入楊浦區藝校滬劇班學藝,只有11歲。1961年學館進行彙報演出,12歲的馬莉莉在武戲《盜草》中居然能從二張半桌子上“倒扎虎”翻下,這在以往滬劇舞臺上是很罕見的。馬莉莉15歲畢業後進愛華滬劇團,24歲轉入上海滬劇院,後在《沙家浜》中飾演主角阿慶嫂,一舉成名,當時不到30歲。

許多戲曲名家認為,戲曲演員的成長主要應在舞臺上,而不是在課堂裡。戲曲演員進劇團登臺演戲,不一定非要大學本科畢業不可。

蔡正仁說:

我認為崑曲演員18歲到團裡工作就可以了,可以邊演邊學,戲校主要起一個打基礎的作用。

馬莉莉也認為:

研究生畢業到劇團工作,年齡已偏大,不一定能挑得起舞臺的大梁。不如自己團裡“土生土長”培養的演員好派用場。她主張,有成就的演員,可以到大學進修,提高自己的藝術素養。

梁偉平說:

自己是在進了淮劇團後,經過10多年的藝術實踐後,再報考華東師大獲得本科學歷的,這樣可以學習、演出兩不誤。

隨著時代的進步,充實演員的文化和藝術理論知識,甚至學點外文,都是必要的。但是,時間是一個常數,對一個演員來說,18歲到22歲是一個黃金時段,如在教室裡度過,他們的文化知識可能增加了,但舞臺實踐必定相應減少。他們在本科畢業後再分配到劇院裡演戲,年齡偏大,加上戀愛、結婚、生育,舞臺生命將進一步縮短。對於舞蹈演員來說,18到22歲更是刻苦練功的黃金時期,更要讓他們到舞臺上去旋轉翻騰。戲曲演員最值得誇耀的不是自己的學歷,而是舞臺上的創造和成就。

培養戲曲“角兒”,學歷和舞臺哪個更重要

茅善玉、徐俊到工廠裡幫工會編演小型滬劇《春來臨》

當然,我並不反對大學本科作培養戲曲人才的嘗試,已經辦起來的,不妨繼續辦下去,但要大大加強舞臺實踐,增加舞臺實踐的時間。比較理想的情況是,學生在中專和大專學歷後,便可以實習或其他方式,進劇團“半演半讀”。劇團給他們提供在舞臺上亮相的機會。演幾年戲後,如有需要,再進大學“回爐”進修。這樣,可以避免戲曲演員把過多的時間花在關門讀書上。

同時,我們的劇團在吸收人才、評定演員級別時,也不要被學歷所左右,不要唯學歷是問。戲曲人才是一種特殊的人才,選拔和培養,要不拘一格為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