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出身的貴子都有感謝貧窮的想法,能表達出來才是真的強者

以707分考入北大中文系的河北女孩近段時間成了“網紅”,她成為網紅不僅僅是因為她出身貧寒,更是因為她的一篇題為《感謝貧窮》的文章引發網友,媒體熱議。王心儀在這篇文章中,王心儀回憶了貧窮生活的苦痛,媽媽體弱多病,姥姥因為家裡窮沒錢治病而去世......,雖然生長在這樣貧苦的環境裡,貧窮帶給她痛苦,掙扎與迷茫,狹窄了她的視野,刺傷了她的自尊,間接奪走了至親的生命,但王心儀仍然說:“感謝貧窮”。縱觀網友評論和媒體評論,讓我見識了現代網絡輿情風向的多變。網絡評論和網絡文章先是一邊倒的對王心儀感謝貧窮的不屈精神點贊和喝彩,沒過幾天,風向反轉,網絡評論和網絡文章對王心儀感謝貧窮的觀點大聲棒喝。

寒門出身的貴子都有感謝貧窮的想法,能表達出來才是真的強者

在我看來,任何一個出身寒門的貴子,內心深處都有感謝貧窮與苦難的想法,他們能否將這種心聲表達出來,完全取決於這些寒門貴子是否處於積極的心態。當這些寒門貴子對自已奮鬥而來的結果是持肯定的態度時,特別是世人對他們的成就也是持肯定態度的時候,貧窮與苦難是這些寒門貴子的“正資產”,比如王心儀以707分的成績考入北大,王心儀能自豪的說出感謝貧窮這樣的話,表明她對自已的在逆境中的努力是持肯定態度,是自尊的表現。當這些寒門貴子對自已的奮鬥產生懷疑時,這種感謝貧窮的心聲就不會表達出來。以前就有報道稱,一些考入清華,北大的寒門學子,在入校後,發現自已與來自富裕家庭和城市裡的同學相比,在某些方面有差距時,就會心態失衡。

寒門出身的貴子都有感謝貧窮的想法,能表達出來才是真的強者

很多從貧窮的逆境中奮鬥過來的人,都會感謝貧窮,只不過表現方式不同,比如娃哈哈創始人宗慶後就是這樣一位歷經磨難而成功的人,他下過鄉,在海灘上挖過鹽,靠著14萬元借款,蹬著平板車賣汽水,冰棒,一分一釐的賺,最終成為食品飲料大王。雖三次問鼎中國首富,宗慶後出門沒有助手,坐飛機只坐經濟艙,坐高鐵坐二等座。不羞於節儉,不羞於提及過去,也不羞於提及辛苦,這是一種自信和從容,這就是感謝貧窮,因為正是在戰勝貧窮的過程中讓他有了這些讓人稱讚的行為作風。留心一下週圍經歷過貧窮與苦難然後小有所成的人,他們這些人會經常說:想當年我怎麼怎麼......這是一種自豪,其實就是對貧窮的一種感謝方式。

寒門出身的貴子都有感謝貧窮的想法,能表達出來才是真的強者

西方有句諺語“上帝為你關上一扇門,也必定會為你打開一扇窗”,有失必有得。出身貧賽的人,他們的人生起步雖然艱難,經過多重磨難成功後,他們有資格說感謝貧窮和苦難,他們收穫的是世人的尊敬和佩服,苦難的經歷給他們的人生倍增光彩。當他們受邀演講時,他們可以自豪的說:“我出身貧窮......,但是,經過努力我有了今天的成就,你們也可以。”貧寒出身的貴子,自身的故事天然的帶有勵志屬性。出身富貴人家的孩子,靠著豐富人脈與資源,事業有點小成,但他們收穫的可能是世人的質疑和不屑(當然也有可能是羨慕)。當他們受邀演講時,怎麼開頭呢?難道說:“我有個首富老爸,送我到國外留學,我回國後,老爸給了我五個億.....”。

寒門出身的貴子都有感謝貧窮的想法,能表達出來才是真的強者

王心儀感謝貧窮,不等於喜歡貧窮,更不等於美化貧窮,這只是表達自已不畏貧窮,戰勝貧窮後的自豪感。貧與富是相對的,無論時代怎麼發展,總會有生活在底層的貧者,這些底層的人要向上逆襲,就得靠奮鬥,就象現在主流媒體宣傳的那樣--幸福是告奮鬥出來的。而象王心儀這樣的寒門貴子的逆襲故事,天然的具有勵志屬性,展示出來,對底層的貧者終歸是一種鼓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