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结构“术语”多图详解(上)

紫砂壶的结构

一把传统的紫砂壶,其完整结构包括壶身(壶体)、壶嘴、壶盖、壶把、壶底、壶足等方面。其中,壶身是主体,壶嘴、壶盖、壶把、壶底、壶足则是其附件。

1.壶钮

壶钮亦称“的子”,为揭取壶盖而设置。钮虽小,但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变化丰富,是茗壶设计的关键部位。常见的有宝珠钮、桥形钮、仿生钮三种。

紫砂壶结构“术语”多图详解(上)

(1)宝珠钮:圆壶中最常用的钮,呈珠形、扁笠、柱形,往往取壶身缩小或倒置造型,简洁、快捷。

紫砂壶结构“术语”多图详解(上)

(2)桥形钮:形似拱桥,有圆柱状、方条状、筋文如意状等。作环形设单环、双环,“串盖”。平缓的盖面,环孔硕大的为牛鼻盖。

紫砂壶结构“术语”多图详解(上)

(3)仿生钮:花货常用的钮式,形象生动,造型精致典雅,如南瓜柄、西瓜柄。

2.壶嘴

壶嘴即紫砂茗壶的嘴,喻为人的五官之一,它与壶体连接,有明显界限的称“明接”,无明显界限的称“暗接”,如汉扁壶嘴,壶嘴与壶身的肩线,侧线贯通,具有舒展流畅的造型特色。

紫砂壶结构“术语”多图详解(上)

(1)一弯嘴:形似鸟啄,俗称“一啄嘴”,一般为暗接处理。

紫砂壶结构“术语”多图详解(上)

(2)二弯嘴:嘴根部较大,出水流畅,明接和暗接处理均可。

紫砂壶结构“术语”多图详解(上)

(3)三弯嘴:源于铜锡壶造型,早期壶式使用较多,明接处理较常见。

紫砂壶结构“术语”多图详解(上)

(4)直嘴:形制简洁,出水流畅,明接和暗接处理都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