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後來的我們》:懷舊青春,還是消費前任?

谈谈《后来的我们》:怀旧青春,还是消费前任?

《後來的我們》還是《前任》?

《後來的我們》是一部近期爭議極大的影片。

一方面以三天破8億的成績創造國產愛情片的票房神話,一方面又羞恥地牽扯進了“退票”醜聞之中。

喜歡它的人說從中看到了自己的青春,不喜歡它的人則說它故事套路三觀不正。

所以點評這樣一部電影,有一定風險。

不管你說好還是說不好,總會惹怒另一派的觀眾。

不過以牛魔王子的觀點來看,這部電影仍然超出了我的預期。

雖然不能稱得上是一部佳作,但還算得上一部製作精良的國產片。

劉若英眾所周知的身份是歌手,本片作為她的導演處女作,儘管未必能將全部功勞都歸功在她頭上,但就影片的結構、臺詞等細節而言,確實要比同為導演處女作的趙薇(《致青春》)出彩不少。

這條線串起了三個人物

首先本片的結構很新穎,過去與現在穿插敘事,過去為彩色,現在為黑白,對應片中臺詞“如果沒有你,我的生命將失去顏色”,文藝感爆棚,也說明導演很有想法。

另一方面,過去的故事雖然由很多零碎的小片段組成,但基本有一條線串起來,那就是回家過年(本片即改編自劉若英小說《過年,回家》)。

比如男女主角相識、相戀、分手,都發生在回家過年時。

這條線其實串起了三個人物:男主、女主、男主父親,也就順理成章地串起了戀情、父子情、父女情(男主父親與女主,相當於父女的感覺)。

這種手法很高明,讓原本顯得凌亂的故事變得有序。

細節上,導演也很用心,用了很多小事物,讓它們不斷出現,以作為隱喻,並串聯故事。

比如影片中不斷出現的粘豆包,隱喻鄉愁和父愛。

反覆出現的辣醬也同理。

還有地下室外的小花,隱喻希望。

出租房裡的愛情動作片,會意者自然會心一笑,為那段青春……我想這一條絕不該是年過不惑的劉若英所能理解與編排的,應當是另有高人相授。

只是全片看完,總讓人有種怪怪的感覺:暴躁無能的男主做遊戲發達了,而善良的女主反倒最終孑然一身,讓人頗感不平。

其實細究下去,導演已經給出了暗示:

男主表面上事業有成,但外出還要被兒子仔細查房(顯然是受了孩子他媽的指使),在家中還得洗碗掃地,顯然過得並不幸福。

而女主反倒在看了男主父親的信後大徹大悟,得到心靈的解脫。

也許這便是劉若英自己的人生感悟,亦或女主便是劉若英自己的投影。

然而這樣的結局並不有力,頗有些兩敗俱傷的痛感,雖然這可能才是生活的真相。

如果能在“珍惜眼前人”的主題上有所發揮……

影片在技術上基本沒有太大毛病。不過出問題的,也是網友對它詬病最多的,是本片的故事與人設。

老實講,本片的故事偏幼稚,深究下去還不太合理。

大學生和一個打工妹相戀,不可以說不可能,但不應該是影片中這個樣子。也難怪很多網友表示本片沒什麼觀影代入感。

而且一事無成的男主,做個遊戲就發了,這也未免太有些傑克蘇式的一廂情願。

至於人物設定上,沒讀過什麼書的女主在影片前段一副無知者無畏的姿態,到了後段居然成了能說出“你的價值觀不正確”這種話的知性女生,著實讓人費解。

對於“三觀不正”的指責,本來不便多談,畢竟電影作為一種藝術形式,應當擁有自由創作的權力,我也很尊重這種權力。

只是如果本片在片尾能在“珍惜眼前人”的主題上有所發揮,則更能昇華一個層次。

畢竟過去雖好,但現在更重要。刻意地渲染過往的美好,倒像是在故意迎合當下的“前任”風潮,消費觀眾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