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名特殊兒童 父親開修車鋪供他上學 稱比養十個健康娃都累


這裡的孩子不習慣與人交流,始終沉浸在自己的內心世界裡。這些孩子有個被人熟知的名字——自閉症。在西安市東門外有一個拉拉手特殊兒童教育中心,主要是為自閉症、智力障礙兒童提供康復教育。校園裡有個胖乎乎的小男孩,他叫亮亮,今年10歲。

1993年,亮亮的父親從河南老家來到西安和親戚一起做小生意,直到2005年,媳婦生了個胖小子。可好景不長,父親發現兒子長到兩歲還不會和大人對話,走起路來也不穩,醫院檢查也沒發現異常,大夫說還要繼續觀察。不知不覺,亮亮到了上學的年齡,父親帶他尋找多所學校,老師見到這個孩子與眾不同,擔心影響其他孩子,勸亮亮的父親送孩子去特殊學校。無奈之下,父親帶著亮亮來到了拉拉手特殊教育中心。

西安市碑林區手拉手特殊教育中心成立於2002年,現有教職工34人,學生63名。學校主要為自閉症、智力障礙孩子提供學前、學齡及康復教育。在社會各界的關懷下,這裡的孩子和普通孩子們一樣快樂的生活。周老師是亮亮的班主任,在校任教十年了,比較瞭解這些孩子的習性,跟他們相處久了就感到自己既是老師,又是孩子的“母親”。她說,亮亮具備一般生活自理能力,但偶爾也會鬧情緒,有時候要哄著他,幫助他穿衣戴帽。


亮亮患有發育遲緩症,主要表現在學習技能方面要比同齡人慢很多。但亮亮在課堂上積極性很高,膽子也比其他孩子大,遇到問題,他會及時舉手表達自己的觀點。

亮亮是個10歲的大男孩,個子也比一般孩子高出許多。但有的時候會感到“害羞”,不好意思。

教室一面牆上,掛著孩子們的照片。這是老師佈置的一場角色扮演課,同學們把自己打扮成餐廳服務員的模樣參與這場遊戲,大家一致推薦亮亮當大堂經理,因為看他人高馬大,挺有“領導”範兒。

特教中心的老師為孩子們設計出很多康復訓練課程。在一次做遊戲中,孩子們在海綿墊子上狂歡。遊戲結束後,亮亮來到洗手間洗去手上的汙塵,老師說亮亮平時很喜歡乾淨了。

老師說亮亮家境貧困,但這個孩子很懂禮貌,特別喜歡幫助其他同學。小朋友們遇到困難都喜歡找這位“胖大哥”,亮亮也是有求必應。他說,爸爸經常告訴他要去關心需要幫助的人。

亮亮的家境窘迫,他每月僅能享受到政府1000元補助。亮亮的父親說感謝政府,不然像我們這樣的家庭是無法滿足亮亮去上學的。

午飯時間到了,同學們都座在自己的位置上準備用餐。老師為了鍛鍊亮亮數學運算能力,讓他計算出多少個孩子用餐,需要多少個碗?亮亮一時摸不著頭腦。

從家裡到學校有一公里左右路程,為了方便亮亮上學,父親買了一輛二手電瓶車,每天接送亮亮上學。父親說,亮亮雖然10歲了,但他的智力還達不到同齡人,擔心孩子走失,我每天負責接送亮亮上學。

這家修車鋪有兩間房,面積不足20平方米,亮亮一家四口都擠在這裡。奶奶說,屋子太小,行動不方便,只能三代人擠在一起。亮亮平時喜歡上網看動畫片,父親在這間小屋裡專門騰出一小塊地方給他上網。

亮亮的父親說,他們家平時每天只吃兩頓飯,只有到了週末兒子放假才吃三頓,平時亮亮的飯量特別大,這孩子最喜歡吃紅燒肉。父親笑著說,你看他的肚子比我還大,這天媽媽沒做紅燒肉,亮亮顯得有點不高興。

出租屋裡沒有洗手間,家人起夜很麻煩。有時候亮亮急了,就在附近牆邊方便一下。父親經常提醒他去公廁,但最近的公廁也需要5分鐘路程。旁邊的清潔工說,亮亮畢竟是一個特殊的孩子,告訴父親不要去責怪孩子。

為了孩子上學,亮亮的父親在學校附近租了一間修車鋪,每天給路人修車,母親當下手,夫婦倆每月有3000多元收入。面對現狀,夫婦倆想到自己老了該怎麼辦,於是,他們打算生二胎,不管是男是女,長大後總能照顧亮亮。

父親說,家裡撫養亮亮這一個孩子相當於別人養了十個孩子,曾經有過放棄念頭,但看到孩子可愛的樣子,又堅持了下來。亮亮的父親心中有一個願望,就是能看到這個孩子快樂成長,長大後找一個力所能及的工作,自食其力養活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