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瓦羅蒂告訴你歌唱時呼吸的奧祕!「建議收藏」

“誰懂得呼吸的奧秘誰就懂得歌唱。”美聲學派這句古老的教誨雖不夠全面,但卻對我們闡明瞭呼吸在歌唱中的重要性。帕瓦羅蒂的唱法正是建立在這條古老原則的基礎上。他說:“掌握不好呼吸,就沒法唱出好聽的聲音,甚至會毀壞嗓子。”我們知道,他結束跟波拉和康波加利安尼的學習後雖已揚名四方,但並沒真正掌握好呼吸的技巧,真正掌握呼吸的方法是在薩瑟蘭幫助下解決的。薩瑟蘭的丈夫波吉寧說:每次排練,回頭總是看到帕瓦羅蒂把手按在他妻子的腹部。帕瓦羅蒂說是看她在歌唱時軀體裡面到底發生什麼變化。

帕瓦羅蒂告訴你歌唱時呼吸的奧秘!「建議收藏」

帕瓦羅蒂對我們講了很多有關歌唱呼吸的體會,概括起來大概是這樣的:“氣息支點主要在橫膈膜,吸氣時橫膈膜的肌肉象一條帶子,從前至後圍成一圈,非常有勁地擴張,像便秘的人蹲馬桶時一樣的感覺,也像武士在發功時的積極狀態。小腹往外露出,吸足氣息,胸腔要全面擴張,喉下的胸口有個明顯的支點。發聲呼氣時,橫膈膜往外強有力的擴張,裡面有一股反作用力形成一條“聲柱”往上升起。在發聲過程中,小腹自然緩慢地托起收回。”

帕瓦羅蒂在講解氣息的運動感時作了一個很形象的比喻。他說:“歌聲要感覺從面部共鳴盒(共鳴部位)往上往前走動,就象飛機從跑道上起飛,一個音比一個音更往上往前走,唱完一句後,再從頭開始。氣息,聲音的這種運動感源在橫膈膜,下面肌肉運動不正確就談不上這種感覺。”

帕瓦羅蒂還說:“呼吸,橫膈膜如果運動不正確,喉嚨就會緊張,聲帶就無法正常工作歌唱時喉嚨一事實上要放鬆,否則聲音就不好聽。”在此有必要說明,帕瓦羅蒂強調喉嚨要放鬆,並不能理解為喉嚨要鬆懈。人在歌唱發聲中,尤其到高聲區,喉嚨會本能地緊縮,為了保持正常的打開,喉嚨要歷史學家有一圈肌肉積極往外擴張,開成筒子或管子的感覺,讓“聲柱”從中間升上去他說的喉嚨放鬆指的是不能讓多餘的肌肉力量參與。因此可以說,只有在正確積極的肌肉運動前提下,才能使喉嚨得到真正的放鬆。當我們說他氣息很飽滿,富於彈性和流暢性時,他幽默地回答道:“誰也不能說自己氣息飽滿,都需不斷地鍛練提高。但我對我的氣息不會不足而不必抱怨。”當我們猜想他的氣息技巧也許是採用什麼特殊的訓練法得到的時,他回答說:“我跟其他歌唱者一樣,只是在練聲中鍛練。”說完,他唱了下列弱聲練習,練習唱得富於音樂感,並強調做這組練習時延長時間。

帕瓦羅蒂告訴你歌唱時呼吸的奧秘!「建議收藏」

音要儘量延長,所有聲音都要求穩,動聽。帕瓦羅蒂是在歌唱過程上鍛練氣息機能工巧匠捅力。不過我們想他也不會反對別人採用其他一些正確的練習方法。因為人的聲帶是不可多用的器官,當嗓音練累了,通過某種無聲的氣息訓練是加速增強呼吸機能的好辦法。只是做無聲練習時更須注重呼吸機能運動的正確性,因為氣息的無聲練習最容易產生這樣或那樣的毛病。其中最可怕的毛病是肌肉練“僵”了,這樣不但結合不了歌唱,甚至會破壞原有的狀態。氣息的無聲練習形式多樣,以下簡單介紹幾種。

一,“狗喘氣”,狗可整夜地叫,每一聲都是那麼響,並且不致啞嗓子。它氣息的運用是可借鑑的,它呼吸動作很大,夏天尤其明顯。做這個練習時要下降喉頭,打開喉嚨,橫膈膜始終優質往外擴張,氣息一進一出,一口氣要練十來分鐘。這種練習也可結合聲音進行,聲音感覺在聲帶或冇部共鳴部位都可以。

二,把氣息吸滿,氣息支點往外保持口不用張開,舌尖頂著牙齒控制氣息(代替聲帶擋住氣息。)練習時也可以默數一,二,三......

三,吸滿氣,氣息支點保持住,往外呼氣。以上三種練習都得細心體會在橫膈膜內形成往上升的“氣柱”或“聲柱”,更得注意氣息支點肌肉的彈性。

帕瓦羅蒂告訴你歌唱時呼吸的奧秘!「建議收藏」

從生理科學的眼光來看,肺是個海綿體,它吸進空氣的擴張必須依靠四面與它牽連的肌肉來幫忙。如通過胸腔四面,特別是下部肋骨的擴張,橫膈膜、腹部下降來拉開肺部的空間……一般把這些肌肉群叫“吸氣肌肉群”。在吸氣肌肉群周圍還有一組“呼氣肌肉群”,但與歌唱有關的主要是“吸氣肌肉群”。歌唱呼氣不能像睡覺時那樣一下吐光,一句樂句很可能拖十幾秒。要保持肺部空氣慢慢往上輸送,這些“吸氣肌肉群”就得往外保持擴張,這就形成“氣息保持”“氣息支點”“橫膈膜支點”……也就是幾百年來被公認採用的“胸腹式呼吸法”,帕瓦羅蒂運用的就是這樣的呼吸法。不過,帕瓦羅蒂感覺的橫膈膜往外支持擴張的位置比一般歌唱論著中所說的似乎要低一些,這雖然只是他個人感覺,但這是很有道理的,歌唱者應對這問題多加探討,找到最恰當的位置感覺。

“胸腹式呼吸法”道理人人皆知,可真正理解、掌握分寸並進行正確的訓練就不那麼容易。有人在注意胸腔往四面擴張時,橫膈膜就失去支持或抬高部位;有人則相反:注意橫膈膜支點,可是胸失去往四面擴張的力量;有人感覺橫膈膜往兩邊擴張,忽視了腰部也是支點的重要組成部分。帕瓦羅蒂很明確提出橫膈膜象一條帶子,圍成一圈。更難理解的是在橫膈膜往外擴張的同時,要用“呼氣肌肉群”的力量,在裡面形成一股反作用力,使氣息形成“氣柱”或“聲柱”往上升起的感覺。相當一部分人為了尋找“氣柱”或“聲柱”感覺氣息往上拋,卻失去橫膈膜往外保持的力量。另有些人只學表面現象,橫膈膜往外使用“僵死”的力量,裡面的反作用力體會不到,把氣息“憋死”。因此,訓練歌唱呼吸必須遵循一條原則:一切肌肉活動都得建立在彈性的基礎上。當然,每個歌唱者需要根據自己的能力,細心體會,循序漸進。薩瑟蘭也曾提醒帕瓦羅蒂說:“在你訓練好某些肌肉組織之前,不要模仿我的歌唱。”關於氣息問題帕瓦羅蒂的話是非常中肯可信的:“人的聲音千差萬別,有鏗鏘、華麗,有的嘶啞、乾癟。然而除聲帶外,人體的結構是一樣的。所以,經過訓練,歌唱者是可以掌握橫膈膜的用法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