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電子邪教Momo「自殺遊戲」再度興起

8月初,據阿根廷媒體《布宜諾斯艾利斯時報》報道,該國一名12歲女孩自殺,警方懷疑女孩自殺與“Momo自殺遊戲”(Momo suicide game)有關。

該遊戲可能通過暴力威脅的方式教唆青少年自殺,已經引起日本、西班牙和俄羅斯等國警方的注意,並警告其可能已在全球範圍內擴散。

警惕|電子邪教Momo“自殺遊戲”再度興起

步步誘導的“遊戲”過程

“Momo遊戲”的得名來自於其頭像。這個名為“Momo”的臉譜取自日本藝術家Midori Hayashi的作品鳥女雕像。該作品2016年在日本東京銀座香草畫廊(Vanilla Gallery)一次另類展覽上展出,這個怪異的雕像在當時便被一些參觀者反饋“有一種渾身不舒服的感覺”。

高能預警!已經美顏!

警惕|電子邪教Momo“自殺遊戲”再度興起

“Momo”的原型是古代中國和日本傳說故事中提及的“姑獲鳥”,是一種亦人亦獸的鬼怪,是死去的產婦的執念所化,專門誘騙兒童。

這個邪惡的遊戲起始於臉書,是以一種“挑戰”的形式出現在眾人面前。該遊戲要求應戰者撥打一個WhatsApp(類似於微信電話)的陌生虛擬號碼接受指令。

據介紹,警方稱通過技術手段定位,大致確認電話撥向了日本(國際代碼+81)、哥倫比亞(國際代碼+52)和墨西哥(國際代碼+57)三個國家。

警惕|電子邪教Momo“自殺遊戲”再度興起

多數應戰者在接通電話後,僅能聽到聽筒中傳來一陣詭異的音樂,此後便沒有下文。但是,少數應戰者將會收到Momo的回覆,內容多為暴力圖片和視頻,也含有威脅信息,並附帶一份“挑戰指南”。

該指南中包含任務指令,應戰者需完全聽從遊戲組織者Momo發出的指令,如若不從或稍有違抗,則會被Momo嘲笑為膽小怕事,甚至會被威脅洩露隱私信息(如裸照或私密聊天內容)。通過逐步對應戰者進行精神控制,最終鼓勵參與遊戲的青少年做出非理性的行為。

警惕“自殺遊戲”捲土重來

2017年5月,一種名為“藍鯨”(Blue Whale)的死亡遊戲同樣在全球範圍內引發了軒然大波,造成了超過130名青少年自殺身亡,並被全國15省份的網安總隊呼籲抵制,鼓勵網民及時舉報。

警惕|電子邪教Momo“自殺遊戲”再度興起

這款源於俄羅斯的自殺遊戲可以稱得上是“Momo”的鼻祖,也是通過社交平臺鼓勵青少年在50天內完成一系列血腥的“挑戰”:割腕、通宵、獨自看恐怖電影、不和任何人說話等等,使之陷入孤立的境界,最終誘導參與者自殺。

據新華網報道,這類“自殺遊戲”之所以存在市場,和青少年尚未建立成熟的價值觀息息相關。處於青春期的青少年敏感而脆弱,而“自殺遊戲”在宣傳和包裝上更強調神秘感,在內容上突出黑暗性,很容易對三觀未定的青少年起到煽動作用。

所謂的“任務”,也是在對參與的青少年不斷進行生理折磨,並對其進行心理誘導和恐嚇,很可能會誘使青少年走上不歸路。

警惕|電子邪教Momo“自殺遊戲”再度興起

類似的“自殺遊戲”很快被警方所察覺,並第一時間解散了相關的QQ群、微信群,以免讓更多的青少年誤入歧途,並最終將該遊戲的幕後推動者、教唆者抓捕歸案。

“自殺遊戲”本質是電子邪教

“自殺遊戲”的發起者利用了青少年的好奇心與輕生意念,並採取了一整套類似於邪教或傳銷的“洗腦機制”的魔力,讓諸多青少年相互感染,被稱為網絡精神強制(或稱“電子邪教”)。

總體來看,該遊戲通過不斷的說服改變參與遊戲青少年的認知結構,並對其灌輸新的價值觀和世界觀,最終通過降低思考判斷力,做出類似自殺的舉動,其危害不可估量。

警惕|電子邪教Momo“自殺遊戲”再度興起

這類“自殺遊戲”控制青少年精神意念的途徑主要有三個:

一是心理控制。這類“自殺遊戲”假借“遊戲”、“挑戰”或“賭博”的名義,刻意在社交網站上將其包裝為集趣味性、刺激性以及充滿神秘性的“遊戲”,從而弱化了“教唆自殺”的根本目的。通過語言對各類神秘、未知現象的包裝和渲染,讓好奇心和好勝心旺盛的青少年被誘騙其中。

二是行為控制。這類“自殺遊戲”通過打亂參與者的作息週期、剝奪睡眠、限制活動範圍等,強化了“主人”(遊戲中“導師”的角色)的威嚴感,使得參與者必須對其言聽計從,摧毀其本身的獨立人格,使之在長期的機械性行為中喪失了自我約束力,在刺激刺激、恐慌的心理之下,把自己當作任人宰割的羔羊。

三是信息控制。這類“自殺遊戲”大多強調封閉信息交流,控制參與者能夠接收的信息來源,不斷渲染和誇大死亡的未知性,使之無法接觸到正面信息,進而產生悲觀、消極和厭世的情緒,內心將變得黑暗而無力。在封閉的環境之中,參與者的心態容易變得瘋狂而暴戾,喪失了本身的心理戒備、正常認知和自我保護。

警惕|電子邪教Momo“自殺遊戲”再度興起

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這些看似“誤入歧途”的青少年之所以選擇參與這類黑暗的“自殺遊戲”,除了有好奇心使然,更有缺乏關愛、理解和認同的心理因素。

對於他們,請少一些“垃圾快去死”的嘲諷苛責,也不要擺出一副“早死早超生”的冷漠顏色。相反,在他們最脆弱的時候,也許你可以告訴他們一句——

明天的陽光很溫暖,願你被世界溫柔相待。

指尖傳遞溫暖力量,陽光照進網絡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