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高三學生的情緒管理,准高三家長必讀!

準高三學生的情緒管理,準高三家長必讀!

高三學生由於學業繁重,競爭激烈,長期處於高壓之下,容易出現焦慮、自卑等負性情緒,影響正常的學習和生活,對此家長朋友們應如何應對呢?

​一、少嘮叨,避免負性情緒的傳遞及感染。

高三,對學生是一個考驗,對家長也是一個考驗。“關心則亂”,部分家長,特別是女性家長,出於對孩子的關心,很容易產生緊張、焦慮等負性情緒,甚至比孩子還多。這些負性情緒如不處理,就特別容易傳遞給孩子,讓孩子深受其害,苦不堪言。

家長對學生負性情緒的傳遞,並不一定是直接的責罵,更多的時候表現為過分的嘮叨,過分關注孩子的考試成績,不停的與孩子討論與學習成績有關的話題,或者在孩子面前談論別的成績好的孩子等。也許家長認為自己在傳遞正能量,但孩子感受到的就是不舒服、不愉快。久而久之,學生與家長的爭吵就不可避免,所以很多家長覺得孩子到了高三以後,脾氣變了,不敢“惹”,有的學生與家長爭吵之後甚至離家出走,讓父母頭痛不已。這其實都是負情緒傳遞及感染的惡果。

正確的做法是,當家長有不良情緒時,應主動去處理自己的負性情緒,讓自己擁有一個平和的心態。這樣在和孩子交往的時候,才不至於發生負性情緒的傳遞和感染。

準高三學生的情緒管理,準高三家長必讀!

二、少責備,避免負性情緒的“雪上加霜”

部分學生,一到高三會出現很多家長朋友難以理解的奇怪現象,如一到考試就生病,頭痛,拉肚子,發燒,還有些女生會出現沒有原因的肚子痛,但在不考試的時候這些症狀就不存在了,到醫院期檢查也沒有什麼毛病。

家長朋友為此很是頭痛,以為孩子裝病,找藉口和理由逃避考試和學習。因此對孩子常常責備,甚至打罵。但適得其反,打罵之後,孩子的問題不但沒有解決,反而更嚴重了。究其原因,這仍然是負性情緒在作祟,心理學有一個專業名詞叫“軀體化”,這個術語的意思是我們的負性情緒如果積累過多,無法釋放,往往會通過軀體症狀的形式表現出來。

準高三學生的情緒管理,準高三家長必讀!

高三學生所出現的這些怪現象,其實就是情緒問題軀體化的結果。軀體化解決的根本途徑還是減少負性情緒。責備、打罵能減少小孩的負性情緒嗎?當然不能,不但沒減少,反而增加了負性情緒,與負性情緒相關聯的軀體化現象更嚴重也是順理成章的事了。

正確的做法是,家長為小孩創造一個寬鬆愉悅的家庭氛圍;鼓勵小孩正確面對壓力和情緒,採用傾訴、哭泣、體育運動等方式方法宣洩不良情緒。如果這些常規方法不能解決問題,一定不能諱病忌醫,應主動尋求心理諮詢機構甚至精神衛生機構的幫助。

準高三學生的情緒管理,準高三家長必讀!

三、少訓導,給負性情緒一個合理的出口

高三的考試很多,幾乎每隔幾天都有一次考試。由於考試受多種因素的影響,這會使得學生的學習成績起伏很大。部分學生在學業暫時受挫的時候,常常會表現出沮喪、哭泣、喪失信心等負性情緒及行為。

很多家長在這種情況下,不知所措,有的會阻斷孩子的哭泣行為,批評孩子不夠堅強;有的愛給孩子講大道理,大灌“心靈雞湯”;有的不停地給孩子出主意,希望孩子早日走出負性情緒。這些從願望上來說是好的,但違背了心理學的規律,效果往往也是不理想的。

準高三學生的情緒管理,準高三家長必讀!

人在受挫的時候,產生負性情緒是自然而然的事,這也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事實。既然產生了,就要面對,就要去處理。正確的做法是,給孩子一個充分宣洩負性情緒的機會和場所。當孩子想哭的時候,讓他(她)暢快地哭。當孩子想抱怨的時候,找一個僻靜的場所,安靜地聽他(她)抱怨,不要試圖去阻斷他(她),當然也不要無原則的去附和他(她),你需要做的就是帶上耳朵,專注地去聽就行了。切記,千萬要多聽少說。你聽的越多,對孩子的負性情緒的宣洩越有利,相反你說的越多,孩子的負性情緒則越不容易宣洩。

作為班主任的我,特地在今年暑假自己開了一個公眾號(高中生學習資料庫),回覆2000,

即可獲得適合普通班孩子的數學、語文、外語的學習資料,均為自己整理,就是想讓普通班的孩子能有一個好的未來!同時更多高中生孩子青春期問題,作為班主任的我也會一一解答!

準高三學生的情緒管理,準高三家長必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