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特刊|做青春无悔的追梦人

七一特刊|做青春无悔的追梦人

七一特刊

值此党的生日来临之际

魅力夷陵特推出【七一特刊】

用一系列典型事迹和主题活动

共贺中国共产党生日快乐

文/中共萧氏茶业集团党委书记 肖 勇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

我生在茶乡,长在茶乡。儿时的记忆,挥之不去、历久弥新的,都是那热火朝天的采茶制茶场景,尽是那溢满乡愁的缕缕茶香。多少青春年月,父老乡亲辛勤耕耘在茶山,祖祖辈辈手搓脚捻在茶场,耳闻目染,身体力行,茶的清静、朴素、平淡,哺育了我勤恳务实的个性,也给予了我积极向上的力量。


七一特刊|做青春无悔的追梦人

也正是带着对茶的热爱、钟情和痴迷,饱含着与茶相知、相伴的浓浓深情,我自小便随父母种茶采茶,跟姑父学上锅制红茶,14岁在邓村国营茶场做学徒,17岁走街串巷卖茶叶。可以说,我是闻着茶香、喝着茶汤长大的,品茶味、明事理、知艰辛,生来是茶人,注定结茶缘!


回眸萧氏党委15年的光辉历程,回首萧氏企业20年的创业之路,回顾我30多年的茶人生涯,有鲜花、有掌声,也有荆棘和泪水。就仿佛一场重生的洗礼,伴着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怀着对美好明天的向往和期盼,带着以茶励志、兴茶富农的理想与信念,我和大家携手风雨,予人茶香,一路踏歌而来。


有理想的人,自强不息。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渡时期,因当时对苏出口贸易中断,红茶积压滞销严重,邓村被迫由红茶向绿茶转型。加之茶叶统购统销政策取消,“邓村”商标被外地抢注,面对激烈严酷的市场竞争,承载了半个多世纪时代印记的国营邓村茶场逐步走向衰退,邓村茶产业因此急转直下,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靡。漫山的鲜叶卖不出好价钱,上好的干茶找不到好销路,乡亲们虽然起早贪黑,勤耕不辍,但还是守着茶园过着穷日子。受市场影响,集体茶场经营困难,鲜叶收购价一压再压、一降再降,部分老百姓砍茶烧柴、毁茶种粮的现象时有发生。回想起年少的那段记忆,至今仍是历历在目,哽咽成泪。


七一特刊|做青春无悔的追梦人

“茶贱伤农”的无奈和辛酸,深深地触动着我,刺痛着我,也无时无刻地激励着我。因为我是茶乡的儿子,是茶人的后代,没有理由坐等靠要,更没有理由抱怨命运。穷则变,变则通。绝不能再开历史的倒车,守着“摇钱树”砍茶树,一定要应对市场经济大潮,打开销路、找到出路,让邓村茶走出大山、卖出应有的价钱,让乡亲们过上靠茶脱贫、以茶致富的好日子。凭着对茶的特殊情感,带着兴茶富农的理性思考,我下定决心,要坚守茶人的理想,传承父辈的衣钵,做一个时代呼唤、百姓所需的领头雁。不管市场如何变换,始终盯准一个产业,只要坚定“茶就是邓村的出路”,就看得到前景和希望,就能带领乡亲们找回迷失的信心,走出困境、走出贫穷、走向富裕!


走出大山,直面世界,我闯荡市场的步伐从未止步,追逐梦想的脚步从未停歇。每卖出一斤茶,每交一个客户,每走一座城市,想到乡亲们那一张张笑脸,总能给我安慰和鼓励。1992年,我在宜昌火车站的第一个茶店开张,让邓村茶在城里有了展示和销售的窗口。迎着异地办企的潮流,93年我远赴应城,先后开设了8家“萧氏茶庄”,邓村茶逐步走向荆楚大地,为更多的消费者认知和喜爱。98年,我倾其所有,租下后湾村委会的砖瓦房,开办了创业之路的第一家茶叶加工厂,以当时6倍于市场的保护价收购鲜叶。虽然几经坎坷波折,但带着乡亲们闯市场、奔富路的决心,无论多么艰难困苦,我始终都不曾放弃。看到加工厂门庭若市,茶园里热火朝天,特别是乡亲们朴实的笑脸,一次次的热泪盈眶,让我感到努力没有白费,也体会到了信念的力量。

七一特刊|做青春无悔的追梦人

虽然这满山的茶树算是“保住”了,但是如何长久保护好来之不易的发展成果,带领更多的群众走上靠茶发家致富的新路子,让宜昌能够重振“陆羽茶经第一州”的辉煌,我觉得未来要走的路还很长,不仅仅是开几家“茶庄”、办几个“茶厂”这么简单,需要更多的“领头雁”齐心协力,共同撑起茶产业的美好明天。按照“标准化、品牌化、市场化、规范化”的方向和思路,承载着产业振兴的深层次思考和期望憧憬,1999年1月,萧氏茶叶公司在茶乡邓村正式诞生。从茶农到茶贩,从茶商到茶企,带着产业先行者的使命和梦想,致力于更多的茶农茶商走上创业致富之路,萧氏人再度为梦想扬帆起航。

七一特刊|做青春无悔的追梦人

得益于对茶叶的执着和坚持,有了萧氏的先行带动和摸索示范,有了区乡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和长效推动,邓村随即开始了“一乡一业”结构调整,茶厂茶企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乡亲们“寸土种茶”的热情也更加高涨。凝聚着几代茶人的智慧和汗水,伴随着萧氏的摸索、成长和发展,邓村乡的茶园面积不断扩大,已由上世纪90年代的不足2万亩,发展到今天的8万多亩,产量和面积位列全国乡镇首位,相当于一个县的面积总和。今天的邓村,户平茶园9.35亩,人均纯收入1.6万元,存款余额3.6亿元,茶农收入的90%以上均来自于茶叶。不仅邓村茶从品质到品牌声名远扬,邓村乡也已蜚声海内外,已成为享誉全球的“中国名茶之乡”、“中国最美小镇”、“世界茶旅小镇”。最难能可贵的是,邓村以不懈坚持和不断摸索,向全国贡献了“一乡一品”、“兴茶富农”的模式和经验。

七一特刊|做青春无悔的追梦人

“中国最美小镇”、“世界茶旅小镇”——邓村乡


有信念的人,行稳致远。

2000年代初期,新旧世纪更迭之际。沐浴着党的阳光雨露,在萧氏的示范和带动下,宜昌茶产业又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热潮,大大小小的茶厂企业先后兴起,在这片有着几千年璀璨文化的毓秀之地生根萌芽。但是,看着茶厂堆积成山的柴火,山上老化混杂的茶树品种,想到在全国市场还无一席之地的宜昌茶,我心里不是滋味,这么干下去无疑就是自毁前程、自废“武功”啊,又何谈弯道超越、走向全国呢!只有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只有直击“痛点”,才能补齐短板。几经矛盾与彷徨,我痛定思痛,也痛下决心,要引入工业理念,建立标准体系,发展现代茶业,不等不靠,率先作为,掀起一场转型增效的深刻“产业革命”。要像呵护眼睛一样,像对待生命一样,立行立改,一干到底,做“绿”、做“优”、做“实”生态茶产业,走一条可持续的绿色发展之路,让宜昌成为名副其实的名茶之乡,让湖北茶成为新时代的中国名茶。


七一特刊|做青春无悔的追梦人
七一特刊|做青春无悔的追梦人
七一特刊|做青春无悔的追梦人

萧氏茶业集团茶叶鲜叶清洗工艺


目睹宜昌“有茶无市”的困境,饱含着壮士断腕、自我革命的毅力和决心,萧氏立志不仅要当茶产业的带头人,还要做中国茶业的标杆企业,助力茶产业由传统粗放向现代高效转型。围绕这个目标,萧氏把茶园当作“第一生产车间”,率先推行“药肥革命”和生物防治,全面倡导机耕、机防、机剪、机采“四机作业”,摸索实行“煤改电”、“煤改气”清洁化能源改造,以一个茶人的责任和良知,坚守不烧柴、不毁林、不添加的底线,为父老乡亲守住绿水青山。2006年,由萧氏谋划发起和筹资参建的三峡国际旅游茶城,从蓝图变为现实,一跃成为中南茶市的“晴雨表”、渝东鄂西最大的产地交易市场,结束了三峡茶农“提篮小卖”的辛酸过往;2008年,王家垭、雾渡河、杨家湾等10多个茶产业科技园先后竣工投产,正式吹响了以工业化理念发展现代茶业的时代号角;2012年,太平溪无性系茶树良种繁育工厂竣工投产,宜昌茶叶品种的“改良之战”正式打响;2014年,秭归中坝子、兴山普安、邓村杨家湾、太平溪许家冲、樟村坪桃坪河、雾渡河清江坪等富美产业新村先后建成,既美了生态,又强了产业,也富了茶农。

七一特刊|做青春无悔的追梦人

萧氏集团雾渡河现代标准化茶叶基地

七一特刊|做青春无悔的追梦人

萧氏集团太平溪无性系茶树良种繁育基地

七一特刊|做青春无悔的追梦人

萧氏集团杨家湾有机茶叶第一村


七一特刊|做青春无悔的追梦人

萧氏茶业集团深加工产业园区


应用前沿技术和现代工业,大刀阔斧的改造茶叶传统产业,让古老的产业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一直以来都是萧氏人的梦想。围绕茶产业的链条延伸、功能拓展和技术进步,萧氏长期聚焦“食品级、医药级、化工级”的茶叶深加工增值利用,致力于将茶由“喝”向“吃”、“穿”、“用”等领域延伸拓展,着力解决茶资源严重浪费、夏秋茶利用不足的突出问题。历经十多年不懈努力和潜心付出,依托萧氏院士专家工作站、国家茶叶加工技术研发专业分中心、省级茶叶精深加工工程技术中心等6个业内领先的茶科研平台,萧氏茶产业高新科技工业园一期于2011年顺利竣工投产。在科技创新的强力推动下,通过工业化支撑和产业化开发,萧氏人以执着的追求和不懈的努力,成功地将茶产业链条拓展到了茶育苗、茶籽油、茶食品、茶饮品、茶粉体、茶包装、茶餐饮等延伸领域和新兴行业,实现增值开发利用、“吃干榨净”每颗茶叶的目标和梦想,正离萧氏越来越近。


凭着一股子不服输、不懈怠的干劲和勇气,萧氏从0起步,由无到有,不懈奋进,不断壮大,全国首创的茶树鲜叶清洗、三位一体蒸汽杀青、顶级红茶智能发酵、能存放丰富内含物新型绿茶等多项重大科技成果先后问世,不仅颠覆了几千年来的传统茶叶加工工艺,也让长期以来对中国茶叶持有偏见的日本专家为之惊讶。从宜昌火车站的第一家茶店开始,到“萧氏”遍布省内外大中城市黄金商圈和机场车站的“健康馆”、“专营店”、“加盟店”,再到茶产品网络批发平台正式上线运营,洁净品质、金牌口碑和下沉式营销,让萧氏茶走向全国,誉满神州。在世界绿茶大会、中国国际茶博会等全球茶业盛会上,“萧氏”系列产品多次卫冕、屡获金奖。“绿色、洁净、健康”,已经成为萧氏茶业的代名词,成为世界茶叶新丝路的新风尚。


带着一份坚持、一种责任和一个信念,萧氏人一路披荆斩棘,勇往直前,永不停歇。也正是在萧氏的创新引领和示范带动下,越来越多的茶农群众,依托产业走上了生态致富之路;越来越多的个体户和茶商茶贩,沿着萧氏的足迹踏上了市场化经营之路;越来越多的茶厂企业,跟随萧氏的理念成长壮大为产业化龙头企业。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支持,得益于成百上千茶界同仁的共同努力,得益于十几万茶农群众的辛勤耕耘,今天的茶乡夷陵,茶园面积已由2000年初期的不足5万亩,扩大到2017年的23.4万亩,茶农群众安居乐业,现代茶业蓬勃发展,“桔都茶乡”享誉全国,多项指标领先业内,“千家万户制茶忙、各自为阵跑市场”已经成为过去。承载着脱贫攻坚、保护生态、传承文化和传递健康的重要使命,茶叶作为湖北的优势特色产业,现有71个县(市、区、林区)300多个乡镇种植生产茶叶,是全省500多万从业者的立身之基和生存之本。


有梦想的人,自带光芒。

奋斗从来都没有终点,任何时候都只是起点。30多年来,我始终坚守初心,勤于耕耘,奋发担当,积极投身于鄂茶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时代征程,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一名人大代表的应有的责任和使命。为加快全省“柴煤改电”步伐,帮助茶企减负降压,我积极呼吁茶叶初加工用电政策,顺利实现了鲜活农产品用电补贴。受襄阳市委市政府的委托邀请,我先后赴南、保、谷、樊等县(区)开展茶产业考察,编制完成了《襄阳市现代茶产业发展规划》,并通过了中茶所、湘农等专家评审,为鄂西北茶产业的绿色发展提供了前瞻建议和有益思路。按照湖北打造“千亿茶产业强省”的部署要求,我结合鄂茶产业发展的短板和痛点,积极参与省政协茶产业发展协商,倡议培优“宜红”公共茶品牌,提议打造“三峡茶谷”现代茶产业集群。为依法兴茶、科学发展,从法治层面保障和规范鄂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我提交的《关于尽快制定出台〈湖北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的议案》,已经省人大十三届一次会议表决通过,随着茶产业立法正式启动,鄂茶即将迎来新的春天。


七一特刊|做青春无悔的追梦人

萧氏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肖勇在湖北省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上为湖北茶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七一特刊|做青春无悔的追梦人

萧氏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肖勇在湖北省政协召开的“复兴‘万里茶道’东方茶都,叫响湖北茶产业品牌”月度协商会上发言


面对当前资源约束趋紧、经济增速放缓、茶叶产能过剩、生态系统退化等新形势下的新挑战,特别是鄂茶发展面临的标准化体系缺位、现代化动能不足、长效化培育不够、法治建设滞后等结构性矛盾和深层次问题。萧氏人以全新的视野、以创新的精神、以共享的理念,谋求新时代下茶产业转型变革的决心,矢志不移,坚如磐石!围绕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转型目标,萧氏由规模型转向质量型转变、从增产导向转为提质导向,坚持“质量兴茶、绿色发展”的理念方向不动摇。利用产业链、客商链、企业链优势条件,萧氏近年来积极承接国内外先进技术、新兴业态等生产要素,主动吸引国内外行业龙头和优质资本在夷陵投资落户,积极发起湖北茶产业技术研究院、夷陵茶业博物馆、茶主题公园等茶产业重大工程建设,充分发挥了全国重点龙头企业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产业示范与引领带动作用。今天的萧氏,全球一流的名优茶洁净化智能“无人工厂”已在邓村正式开工,芯柑红、蒸绿金、精深加工等萧氏工业园二期项目全面启动,集团已成功跻身全国茶叶行业四强,顺利入选“全国三产融合百佳案例”,成为全省12条农业产业链唯一的茶科技创新链示范企业。


功夫不负有心人,有志者事竟成。在省市区党委政府的殷切关心和支持鼓励下,在萧氏的积极促成与诚意感染下,日本川崎、人福药业、鄂旅投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和行业龙头先后来夷投资落户,现代茶机械、特医食品、茶业深加工、三峡茶谷·茶旅小镇等一批产业项目和重点工程先后达成合作,与多个行业龙头的合作洽谈也已全面展开。作为拥有几千年灿烂文化的“举国之饮”,质量兴农和减贫增绿的重要支撑,茶叶产业与食品、医药、文化、旅游、外贸、重工、物流等多个领域跨界融合和携手联姻的伟大征程,即将在夷陵茶乡、荆楚大地盛大开启!夷陵茶乡的美好明天、鄂茶复兴的璀璨前景,将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华丽绽放。


七一特刊|做青春无悔的追梦人

2017年6月28日,萧氏集团与川崎签订现代茶机械项目

七一特刊|做青春无悔的追梦人

2017年7月6日,萧氏集团与宜昌人福药业签订特医食品项目

七一特刊|做青春无悔的追梦人

2018年3月19日,萧氏集团与鄂旅投、夷陵区政府签订“三峡茶谷•茶旅小镇”项目


乘着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的东风,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萧氏争领产业雁阵的思路越来越清晰。让茶树变成生态富民的“摇钱树”,让茶叶成为乡村振兴的“金叶子”,让茶农拥有更多获得感,让茶的元素走向全世界。一个梦想,两个梦想,三个梦想……萧氏人和千万个茶人的千万个梦想,无不饱含着智慧和汗水,承载着希望和嘱托,在理想信念的不懈坚持与务实奋进中,热血沸腾,激情燃烧。我想,这应该就是信仰化为行动的力量!因为信仰是实现梦想的精神旗帜,给予了坚持的动力和行走的力量。梦想也从来不曾抛弃信仰她的人,只有坚定信仰,才能不忘初心,放飞梦想,坚守共产党员的崇高精神追求,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赤子之心。终有一天,信仰会成为你心中最闪亮的存在、最有价值的所在!


心中有梦,脚下有路;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肩负着各级党组织的重托,承载着茶乡群众的期盼,担负着亿万消费者的心声,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前行的路上,都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你我都是无愧于时代、无悔于青春的逐梦人!

七一特刊|做青春无悔的追梦人

主办:中共夷陵区委 夷陵区人民政府

承办:中共夷陵区委宣传部

文图:区新闻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