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一個縣級市,宋朝時是發配犯人的地方,現在是全國百強縣!


大家都知道,在中國古代史上,有一種刑罰叫做流放,發配。被流放發配的人,發配的地方可能是不毛之地,條件十分的惡劣,一般人都不願意去。可是你不知道吧,在這個地方,宋朝的時候是發配犯人的地方,現在成了全國的百強縣。興化市,歸屬地級市泰州市管轄,興化市歷史名城,歷史氣息濃厚,地處江淮之間,戰國時期,屬於楚國,是楚將昭陽的食邑。昭陽死後,葬在了城西陽山,所以興化又叫做“楚水”“昭陽”。宋朝時期,這裡是發配犯

人的地方,為什麼叫做興化呢?這還和一個比較有名的人物有關,范仲淹,正值在此地任職,將這個地方改名叫做興化,意思就是“昌興教化” 南明弘光元年秋,駐守揚州的抗清英雄史可法與其義子副將軍史德威赴興化督查城防,登臨“拱極臺”察看地形,將“襟淮樓”改稱為“海光樓”,並即興題“海光樓”匾額懸於樓上。清代避聖祖玄燁諱,曾改名元武臺,1686年《桃花扇》作者孔尚任曾館於此。

鄭板橋故居位於興化東城灣古板橋鄭家巷,一座普通的民宅,就因其主人的非凡影響,而令遊人刮目相看,這便是海內外文人墨客心儀神往的興化“板橋故居”。另外施耐庵的墓園也在興化。


建國初年,興化縣屬於揚州市,後來興化市經濟發展迅速,經過蒲準,興化在1987年撤縣劃市,後來歸屬泰州市管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