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風口再現?兒童藥巨頭收購案,投資者關注4大細節

數據顯示,到2020年,預計我國大健康產業市場規模將達到8萬億元。

兒童大健康領域也將迎來爆發期。

而一直專注於兒童大健康領域的康芝藥業近來則是動作頻頻。

豪擲6.7億!康芝藥業加快佈局兒童大健康領域

6月1日,康芝藥業發佈收購方案:

公司收購雲南九洲醫院有限公司(簡稱:九洲醫院)51%股權及昆明和萬家婦產醫院有限公司(簡稱:和萬家醫院)51%股權,標的總價值6.3億元,收購價格3.2億元,正式進軍以生殖醫學技術為核心的兒童健康產業。

7月25日,康芝藥業發佈公告:

公司擬以現金3.5億元收購控股股東全資子公司中山愛護日用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山愛護”) 100%股權。

8月13日,康芝藥業召開臨時股東大會,《關於收購中山愛護日用品有限公司100%股權暨關聯交易的議案》及《關於<2018年股票期權激勵計劃(草案)及摘要>的議案》等獲得廣大中小投資者支持,最終分別以99.3892%和99.4600%的同意票佔比通過。

又一风口再现?儿童药巨头收购案,投资者关注4大细节

兒童大健康產業正在成為新風口

早在2002年,康芝藥業就進入兒童藥市場,那時候,兒童藥在全球範圍內呈緊缺態勢,國內更是幾乎處於空白狀態。由於兒童藥物的研發成本高,利潤回報低,很多藥企不敢輕易投入兒童醫藥研究領域。

隨著我國全面放開二孩政策的紅利到來,日益旺盛的需求催生了千億級的兒童用藥市場。2012年至今,國家一直出相關政策支持兒藥和兒童醫療發展,相繼出臺了眾多扶持兒童藥發展的政策,尤其是2014年六部委聯合印發《關於保障兒童用藥的若干意見》,預示著兒童醫藥領域迎來了自己的春天。

另一方面,據艾瑞諮詢公司數據顯示:

預計到2018年末,中國的母嬰家庭群體(特指0~6歲兒童家庭的主要成員)規模將達2.86億,較2010年增長了21.2%。據兒童產業研究中心預計,2018年中國母嬰行業市場規模將達3萬億元,未來10年還將保持20%~30%的高增長率。

據兒童產業研究中心預計:

2018年中國母嬰行業市場規模將達3萬億元,未來10年還將保持20%~30%的高增長率。

兒童大健康產業正在成為新風口,而康芝藥業表示,收購雲南九洲醫院、和萬家醫院,併購中山愛護,正是因為被良好的市場前景所吸引。

又一风口再现?儿童药巨头收购案,投资者关注4大细节

圖/新華社

高溢價收購引質疑?

投資者關注四大點

關注點一:是否涉及利益輸送?

對於康芝藥業而言,此次收購完成後,兒童健康護理用品業務將與已有的兒童藥業務形成戰略協同效應,這意味著“蛋糕”越做越大。

而個別網民則對康芝藥業併購方案表示質疑:高溢價收購到底是因為看好未來,還是為了變相給大股東利益輸送?

據瞭解,目前市場上溢價收購較為常見,無論是看似合理的還是不合理的溢價倍數,都有相關案例,不同的行業有不同的標準。

對於網民的質疑,康芝藥業也給出了詳細的回應:

此次併購標的中山愛護是國內嬰童洗護行業知名企業,品牌是此類企業的核心壁壘。對於消費類公司,優秀品牌口碑的形成需要長期的投入與用心打造,是具有高價值的隱形資產。

有的公司擁有家喻戶曉的品牌,但在資產負債表裡並沒有體現出來,或按傳統成本法會計也無法評估其真實價值。比如,熟練的產業工人、先進的生產管理模型、銷售渠道、品牌效應等等,這些是企業發展壯大的關鍵,也是公司、股東在發展前期投入最多的部分,但在財務報表上卻不能做為公司資產確認。如大S、王嶽倫等明星皆為中山愛護代言,提升了品牌影響力。

關注點二:賺錢能力能提升多少?

除了收購的高溢價,業績承諾也引起投資者關注。

市場人士亦認為,品牌消費類企業賬面資產其實不重要,重要的是收購之後能貢獻多少業績。

數據顯示,中山愛護近兩年大規模的改進和優化後,營業收入也在逐步上升,規模效應逐步顯現,因此固定費用率逐步降低,營業利潤也有較顯著的提升。康芝藥業稱,本次收購交易完成後,中山愛護的品牌、渠道及研發能力將進一步夯實,公司將與康芝藥業旗下的兒童藥、生殖醫學業務聯動、實現快速發展。

據瞭解,康芝藥業正在中山建設的華南製造基地,未來將建成符合新版 GMP(食品藥品認證)要求的高度自動化的綜合製劑車間、兒童醫療器械車間、保健食品車間、物流倉儲、藥物研究院、辦公樓以及相關配套設施等。而中山愛護是國內嬰童洗護領域的領軍企業,康芝藥業表示,兩者的業務歸屬於兒童大健康領域的不同板塊。

又一风口再现?儿童药巨头收购案,投资者关注4大细节

圖/圖蟲

關注點三:被收購方的“業績承諾”

據瞭解,九洲醫院與和萬家醫院均擁有優質的服務、高質量的醫療設備、人性化的就醫體驗等良好的醫療條件,同時在業務發展過程中,九洲醫院與和萬家醫院掌握了一批核心技術,擁有一支業務嫻熟的醫療團隊。兩家均處於國內領先行列。

而更要的是,為了充分保障康芝藥業及上市公司股東的利益,被收購方在公告給出了對未來業績的承諾:

其中雲南九洲醫院及和萬家醫院承諾在2018年-2020年3年累計淨利潤之和不低於1.15億元,和萬家醫院承諾2021-2022年2年淨利潤不低於3575.6萬元,按此計算,雲南九洲醫院3年淨利潤及和萬家醫院5年淨利潤之和應不低於1.51億元。

公告稱:

若兩家醫院實現淨利潤數低於承諾金額,將做出現金補償。

考核時間點分別為2021年和2023年,其中2021年將對九洲醫院及和萬家2018-2020年的利潤之和考核一次,2023年將對九洲醫院2018年-2020年實現利潤及和萬家2018年-2022年淨利潤之和考核一次。

若到2021年,兩家醫院前三年的淨利潤之和低於承諾淨利潤1.15億元的90%,將啟動補償程序,若低於1.15億元但高於承諾淨利潤的90%,則無需啟動補償義務。在此基礎上,加上和萬家醫院2021年及2022年淨利潤,將於2023年再進行一次業績考核,若兩家醫院的淨利潤之和低於承諾的淨利潤1.51億元,就將啟動補償程序。

關注點四:為何“接盤”中山愛護?

對於康芝藥業併購中山愛護事件,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康芝藥業選擇從控股股東手中“接盤”中山愛護,一方面是為了對兒童健康護理業務加以整合,打通兒童大健康產業閉環。康芝藥業在兒童用藥領域有豐富的經驗和渠道優勢,希望通過這種資本運作提升協同效應。

另一方面,從業務前景來看,消費升級下母嬰市場蓬勃發展,通過收購中山愛護能為上市公司的業績增長賦能。

康芝藥業最近一系列的佈局,進一步完善了自己的兒童大健康版圖。這一番資本運作究竟能否讓投資者滿意,還需要靜待後期業績補充證明。

(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

又一风口再现?儿童药巨头收购案,投资者关注4大细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