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生,一生》——根據90後癌症女孩日記改編的真實故事(一)

《餘生,一生》

——根據真實故事改編長篇小說

故事簡介:成都女孩陸影在得知自己癌症晚期時,選擇了用生命最後的時光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一個人走遍了大半個中國,踏遍千山萬水,寫了27萬字的旅行記錄。在她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年僅25週歲。

她生前最大的心願是希望能夠將自己的這段經歷整理成一本書。受陸影本人委託,我於2017年11月底開始整理這份遺稿,併為本書定名《餘生,一生》。

《餘生,一生》——根據90後癌症女孩日記改編的真實故事(一)

一、《明天和意外》

1

“難道就這麼算了嗎?我們好不容易來一次人間,為什麼不好好看一眼?”寫完這句話,陸影安然的進入夢鄉。明天她就要出發去旅行了,這是她一生中第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也是餘生最後一次。

次日,陸影早早地趕往機場,順利登上飛機。她在朋友圈裡發了一條信息:“成都,再見!大理,我來了!”

坐在機艙裡的陸影,合上雙眼的瞬間,不知不覺陷入回憶的漩渦。她想起了往事,想起了近期的種種不幸遭遇,想起了外婆,還有她和外婆之間的那個約定。

1992年的夏天,陸影出生在山西太原陽曲縣的一戶家庭。一個小生命的到來,對於任何家庭來說都是一大喜事。誰料母親生下她的時候,還來不及多看她一眼,卻因失血過多而撒手人寰。為了生計,陸影的父親在離家鄉兩百多公里的一個礦地當司機,父女兩人一年到頭聚多離少,大部分時間都是外婆在照料著她。

世間不幸的事情無獨有偶,在陸影三歲那年,她的父親因一場車禍意外身亡。對於一個三歲的小女孩來說,在當時她並不知道這意味著什麼?更不懂孤兒的含義。唯一能向她解釋這一切的只有時間。

90年代中期,受各種自然災害的影響,在北方有不少農村稼穡艱難,農民食不果腹,因此有不少人開始南下尋找生機。陸影隨著外婆一路輾轉流離,最終在成都落腳。

是親情?是使命?為了陸影,外婆每天起早貪黑在成都各大街頭拾荒、叫賣,老人靠著微薄的收入含辛茹苦地將陸影撫養成人,供她走進了大學。

大二那年的暑假,有一天陸影問外婆:“外婆,你最想去的地方是哪裡?”

老人輕撫著陸影的秀髮,一臉祥態地對她說:“丫頭,我哪裡都不想去,只要有你在身邊就知足了。外婆已經老了,能陪伴你的時間已經不多,如果有那一天的到來,你一定要好好照顧自己。”

“不許你這麼說。”陸影哽咽著,打斷老人的話。“外婆一點都不老,外婆會長命百歲的。”說完後,一滴晶瑩的淚珠從她眼眶掉落。

“好好好,外婆不說不說了。”老人為陸影擦乾淚水,“外婆跟你說最想去哪裡好不好?”

“好!”聽到這句話陸影破涕為笑。

“前幾天隔壁鄰居他們一家人去了洱海,說那裡很漂亮,外婆這輩子沒見過大海,如果有機會也想去看看。”

“洱海?外婆,洱海不是海。”陸影糾正道。

“洱海就是海,他們是這麼說的。”

“洱海不是海,洱海是個湖,因為它的形狀像耳朵,所以叫洱海。”

“誰說洱海不是海,你看它的名字有個海,我說它肯定就是海。”老人急了。

“外婆……”陸影欲言又止,“外婆說的對,洱海就是海,那到時候我帶你一起去看看洱海,好嗎?”

“好,我們一起去看大海。”

不知與無知是兩種不同的概念,前者是單純,後者是愚昧。看不懂愚昧是愚鈍,傷害單純是愚蠢。試想一下,我們這一代人的長輩有多少人目不識丁,他們的一生未曾涉足外面的世界,他們的思維認知均為有限,保留對他們不知的意見,不去爭辯,不去揭穿,即為對他們的一種尊重。

與外婆一起去洱海的約定達成後,陸影每天都在計算著時間,期盼著早早的能夠畢業工作,爭取早日圓了外婆的願望。無奈在她即將畢業的前一年,老人因積勞成疾病重離世,從此與她天人永隔。

外婆的逝世給陸影帶來了巨大的心靈創傷。大學的最後一年,是她最艱難的一年,也是真正成長的一年。她掩藏住自己內心所有的悲痛,拒絕外界的一切幫助,一個人勤工儉學,交清了所有的學費,並以優異的成績完成了學業。

畢業後的陸影就職於成都一家外資企業,參加工作後的她不僅能力出色,而且肯於吃苦耐勞、敢於攻堅克難,因此獲得了上司的重重提拔,並委以高薪大任。

事業的初步成功,愛情的春風也像她吹襲而來。2015年元旦,在一名大學同學的婚禮上,陸影結識了一名男孩,他叫李文璟。一個月後兩人確定了戀人關係,愛情亦如火如荼。男友的細心、體貼,讓陸影時時的倍感溫暖,經過一段時間的交往,陸影早確信他就是那個值得託付終生的靈魂伴侶。

如果這世上真有奇蹟,那一定是努力的另一個名字。渡過二十幾年坎坎坷坷的生活後,陸影天真的以為這是上天給予她的幸運,是對她過去所有不幸的一種補償,誰料這一切只是暴風雨來臨之前的寧靜。

2016年3月的某天,陸影在辦公室裡突然暈倒,被緊急送往成都某醫院搶救。她再次睜開眼睛的剎那,第一眼見到了自己的男友李文璟,他正趴在她的病床邊上酣睡。看到這一幕,陸影的臉上露出了笑容,她再次確信自己沒有看錯人。

李文璟見到陸影醒來,揉了揉眼睛,對她各種噓寒問暖:“感覺怎麼樣?哪裡不舒服?口渴嗎?肚子餓嗎?”

陸影望著自己的男友,笑著說:“這麼多問題我該先回答哪一個?”

男友也尷尬地笑了。閒聊了幾分鐘之後,李文璟走出了病房去為陸影覓食。

大約過了二十分鐘,主治醫生過來了,陸影問他:“醫生,我什麼時候可以出院?”

“陸小姐,平時你有沒有感覺到身體有沒有什麼不適?”

“沒有,一切挺正常的。”

“你家裡還有其他親人嗎?”

“就我一個人,還有我男朋友。”聽到醫生這麼問話,陸影提高了警惕:“醫生,我得的是什麼病?”

“陸小姐,你這麼年輕,我不知道該如何告知你這個消息。但無論發生什麼,希望你能夠擺正心態,積極的配合治療。”

“醫生,我到底得了什麼病?”陸影再次追問。

“肝癌。”

“肝癌?”

“是的!”醫生肯定的回答了陸影。

“醫生,您在開玩笑嗎?今天不是愚人節啊!”陸影的情緒開始激動。

“陸小姐,現在的醫學很發達的,你一定要相信科學,積極配合治療。肝癌不是什麼不治之症,我們有很多成功案例的。”

聽著醫生像似劇本的冗長贅言,陸影魂不守舍。

“陸小姐,你現在最需要的就是安心養病。”

“我還能活多久,麻煩您直接告訴我?”回過神來的陸影直截了當地向醫生提問。

“以你的病情,假如不做肝臟移植手術,恐怕難以撐過半年。”

“半年?”

“我只能根據經驗來斷定,如果你願意配合我們的治療,存活的幾率會很高的。你……”

“我知道了,謝謝你醫生。”陸影打斷了醫生的發言。

醫生沒有再多說什麼,徑自走出了病房。這時候李文璟進來了,他將打包回來的外賣放在陸影床頭,一句話也沒說轉身離去了,從此無消無息,無影無蹤。因為陸影與醫生的對話,站在門口的他全部聽到了。

那一次陸影在醫院裡接受了常規的保守治療,出於人道主義,公司為她支付了住院期間的所有費用,並對她進行了勸退。

人生、事業、愛情的重重打擊,致使這位年輕的姑娘終日以淚洗面,困在其中無法自拔。在那段陰暗無光的日子裡,陸影曾多次想用輕生的方式來了斷自己的殘生,心裡卻又苦苦的掙扎,不甘心如此一走了之。

這個世界上無所謂幸與不幸,只有一種境況與另一種境況的對比。只有體驗過極度不幸的人,才能夠品嚐到極度的幸福,只有下過死的決心的人,才能懂得活著是多麼的快樂。

終於有一天,悲傷喚醒了她的理智,她下定了決心與時間賽跑,用餘生去走一段屬於自己的路。海明威說:“人會在受傷的地方,長出結實的翅膀。”或許連她本人都未曾料想,自己一生最精彩的故事就是在這裡作為起點。

《餘生,一生》——根據90後癌症女孩日記改編的真實故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