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裡把迫擊炮炮彈當手榴彈用時真的麼?

迫擊炮是可以通過敲底引爆的。當然,大家看到的這個畫面來自於斯皮爾伯格的電影《拯救大兵瑞恩》。在瑞恩他們抵擋不住德軍進攻,彈盡糧絕的時候,逼急了拿起手邊還沒有被使用的迫擊炮彈,砸一下後當做手榴彈扔了出去,頓時炸得德軍人仰馬翻。

其實這個動作是基於美國M52B1引信的特性而產生的,美國的60mm迫擊炮真的可以這樣,通過“跺”底而打開保險引爆。

電影裡把迫擊炮炮彈當手榴彈用時真的麼?

上圖就是M52引信,它有一個保險栓和兩個外部彈出式的彈簧保險插銷。

電影裡把迫擊炮炮彈當手榴彈用時真的麼?

上圖是結構圖,左邊是引信完好的狀態,右邊是激活的狀態。

那個彎曲的黃線是保險栓,拉開以後,迫擊炮就等於解除了保險。但內部仍然有幾個彈簧機構,需要被慣性來打開。

如圖所示,A銷子會因為慣性往下壓,這樣卡在它身上的B銷子就會解除束縛從引信上彈出,這樣C銷子就會推進到位,給D彈簧的引信撞針留下洞洞。等到炮彈頭部再觸地,下面的E發火藥就會與撞針接觸引爆。

迫擊炮發射時,火藥作用於彈身,天然的就會擁有強大的慣性,讓彈簧銷子自己打開。但如果需要用手丟,就必須找個硬東西製造慣性,讓彈簧銷子被打開。

如此撞針才會被放到發火藥面前,只待帽頭一接觸到撞擊,就會馬上引爆炮彈。

電影裡把迫擊炮炮彈當手榴彈用時真的麼?

當然,不是所有的迫擊炮彈都像M52引信這樣的結構,但大多原理是相同的。

電影裡把迫擊炮炮彈當手榴彈用時真的麼?

它們儘管機械活動結構不一樣的,但多是通過炮彈發射時的慣性解鎖引信狀態。比如這兩款引信裡的保險,都用的是鋼珠卡口。其實大部分迫擊炮彈都是這種鋼珠卡口,這種理論上也可以嗑,但是會比美式的那種更危險。畢竟彈體沒有銷子彈出,無法知道炮彈情況。保險是不是嗑開了根本不知道,沒打開保險扔出去是肉包子打狗,如果嗑開了保險卻不知道,再嗑一下,自己就得粉身碎骨。

總之,這是一項比較危險的行為,不是迫不得已,不要嗑迫擊炮彈為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