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油田在麥蓋提區域勘探獲重要進展

塔里木羅斯3井比設計週期提前46天鑽至4290米後,正在向目的層快速鑽進,預示著深藏於塔西南坳陷麥蓋提斜坡下的羅斯3構造將顯露真容。

塔里木盆地塔西南崑崙山前發育有400米至500米的巨厚黃土層,因其對地震波吸收強、能量散失快、反射慢,地震作業難以實現高速層激發,導致地震資料信噪比低、單炮品質差,地震資料比較模糊,圈閉落實困難。

黃土層巨厚,就像蓋了一層厚被子,井下地質情況的預測十分困難。1995年,當時山1井在白雲岩潛山領域獲得高產工業氣流,麥蓋提斜坡一度成為地質工程人員尋找大油氣田的熱點區域。然而,隨後在麥蓋提斜坡部署了一批探井,探索相似的油氣藏,但限於當時地震資料品質等諸多因素,勘探一直處於低谷。

塔里木油田在麥蓋提區域勘探獲重要進展

如何揭開巨厚黃土層下地層神秘的面紗?塔里木油田強化採集、處理技術攻關,採用國內先進的地震組合採集技術——高密度寬線+線束三維,正在逐步解決巨厚黃土層對地震反射能量的吸收問題,旨在提高地震資料品質。巨厚黃土層掩埋下地層的神秘面紗將被揭開。

如果說二維地震勘探是給地球做B超,那麼三維地震勘探就好比是給地球做核磁共振,拓展了地下油氣勘探的極限,使地下地質特徵和儲層情況更加精確地展示在人們眼前。

藉助地震技術賦予的“透視鏡”,科研人員立足塔西南前陸盆地27萬平方千米的地域整體研究、立體解剖,圍繞含油氣系統,從地表到地下、從二維區到三維區、從有井區到無井區,精細地表地質、地震非地震、鑽井資料3個一體化融合式研究。同時,吃透前期塔西南地區地質研究資料,從失利中尋找有利。

有時候,信心比黃金還重要。儘管麥蓋提斜坡遲遲無法打破僵局、處於勘探低潮,但是地質人員始終堅信,該領域發育規模有效烴源巖,油源不成問題,構造和儲層條件也比較理想,具有油氣富集的潛力。

揭開厚“蓋子”,油藏露真容。麥蓋提斜坡勘探在沉寂20年後出現轉機,羅斯2井在奧陶系白雲岩潛山獲得突破,成為繼鳥山氣藏發現20多年後麥蓋提斜坡的又一重大發現,拓展了新的勘探領域。

順著一條藤,摸出一園瓜。借力羅斯2的地質新認識,科研人員順藤摸瓜,相繼發現了羅斯3、羅斯4兩個圈閉,並趁勢在鳥山1井和羅斯2井之間部署300多平方千米三維地震,藉助羅斯2周緣二、三維聯合精細解釋,在二維區發現類似羅斯2型隱伏沖斷構造5個,並對羅斯2、羅斯3三維精細解釋,上鑽了羅斯3井,旨在探索羅斯—鳥山構造帶潛山含油氣規模。

目前,工程技術人員優選提速工具和鑽頭,細化鑽井工程方案,解決古近系薄鹽層和二疊系火成岩等鑽井難題,羅斯3井正在向目的層快速鑽進。這一區域良好的成藏條件和埋藏較淺的優勢,正在變成增儲上產的優勢。本文由(石油聘oilpin.net)小編髮布在今日頭條號,轉載請註明出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