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推进“一卡通”专项治理,873人主动说清问题,上交资金逾百万元

成都推进“一卡通”专项治理,873人主动说清问题,上交资金逾百万元

“一卡通”专项治理

今年6月开始,按照四川省统一部署,成都市利用3个月时间开展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管理问题专项治理。

成都市纪委积极会同市财政局、市农委、市审计局等职能部门通过全面摸底、自查自纠、监督检查等方式,切实发现“一卡通”管理问题。截至目前,全市主动说清问题共873人,上交资金111.79余万元,开展调研和专项督查发现问题508个,已整改完成380个。同时,在已完成的自查阶段中,全市共发现问题金额4657.73万元,其中,截留挪用6.78万元,虚报冒领561.91万元,私存私分141.49万元,发放不及时527.56万元,未足额发放751.97万元,超范围超标准发放179.94万元,未按规定分配补助资金0.02万元,未按规定进行公示公告468.88万元,应享受未享受22.19万元,其他1996.99万元。另外,发现“一卡通”非本人保管问题15133人次。

成都推进“一卡通”专项治理,873人主动说清问题,上交资金逾百万元

【结合实际 全市各区(市)县细化治理内容】

高新区巡察组查阅相关档案资料300余册,入户走访271人,电话核实168人,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金牛区针对巡察发现的问题对6个单位进行约谈,发出《立巡立改通知书》8份,完成问题整改13个,清理追回违规资金8.6万元;彭州市开展专题调研48次、专项督查75次,共发现问题24个,整改问题16个,立案审查1人、诫勉谈话1人、谈话提醒5人,追缴退赔资金7200元……

在专项治理开展过程中,全市各区(市)县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细化“一卡通”专项治理的主要内容、任务分工及时间节点,利用公开网站、微信群、QQ群等平台积极宣传,并在街道、乡镇、村制作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宣传栏,加大专项治理的宣传力度。同时,通过查阅资料、入户走访、监督检查等方式对“一卡通”管理问题进行全面检查。

【明确分工 市级部门切实履职尽责】

为做好前期自查自纠工作,市级相关职能部门认真履职尽责,及时安排部署,明确任务分工,召开工作培训会指导各区(市)县梳理摸清底数。成都市纪委监委协调推进建立每周五会商工作机制,加强分析研判,协调解决疑难问题,强化相关工作措施。市财政局、市农委、市民政局、市发改委等13家市级部门和各区(市)县组成22个检查组,对全市“一卡通”管理问题进行拉网式全覆盖监督检查和交叉检查,并专门组织2个督导组对交叉检查情况进行现场再监督。

市财政局组织区(市)县对纳入专项治理范围的每一项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的发放和“一卡通”管理情况进行了逐户、逐人清理,并建立自查台账,对所有检查组的资料进行了集中审理,对发现“零问题”的检查组,要求进行再次复查。

市民政局梳理出全市民政系统共涉及的9项民政资金,共计27.65亿元,收集汇总各区(市)县民政部门自查结果,并专题研究自查阶段和个别市县专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办法。

市农委通过自查和检查,发现“一卡通”管理问题资金共计161.9807万元,非本人保管涉及金额844人次,成立13个“一卡通”专项治理问题整改工作组,深入县、乡、村开展问题整改督查工作。

【聚焦基层 掌握专项治理第一手情况】

“一卡通”关系到基层群众的切身利益,全市各基层单位认真摸排群众享受补贴项目、具体标准和资金到人到户情况。通过发动社区网格员、入户调查、“拉网”排查等方式,第一手掌握“一卡通”专项治理的情况。

在成华区桃磎路街道,每位网格员都配备有“红袖套”APP,若发现问题疑点,即可在第一时间搜集相关证据后通过APP进行线索直报,街道纪工委派专人受理线索及证据。

都江堰市石羊镇全面摸清“一卡通”管理使用和补贴资金分配发放等工作,镇、社区、组三级干部逐户核查群众应享受惠民惠农补助项目、具体补助标准和资金到人到户等情况,分别建立工作台账,并请群众逐户签字确认,截至目前,该镇已发现共性问题10个,并立行立改9个。

金堂县组成10个检查组,对该县隆盛镇黄桷垭村逐户逐项核对农村困难群众的耕保、耕补、林补等30余项补贴,共走访黄桷垭村村民545户,约占该村村民总数的3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