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了這個熱帶雨林里的音樂節後,還怎麼過正常的生活?

“有 意 思” 乃 至 高 評 價

自 認 為 是 個 有 意 思 的 人

因 此 覺 得 世 間 並 沒 有 無 趣 之 人

也 沒 有 無 趣 之 地

更 沒 有 無 趣 之 事

【本篇文章共個4106字,閱讀大約需要8分鐘】

去了這個熱帶雨林裡的音樂節後,還怎麼過正常的生活?

旅行是個天時地利人和都要齊全的事情。天時,要選合適的季節——不冷不熱不能老下雨,趕上個節日那就更熱鬧;地利,航班便捷、可玩的東西多;人和,遇到許多有意思的人。三這點齊備才是場完美的旅行呀。

這次這場古晉之旅,集齊了天時地利人和——坐著新開的航線,趕上了一年一度的熱帶雨林音樂節,從度假村走著就到了high爆的音樂節現場,把市區的博物館、新地標全都看遍後,靜靜地躺在沙灘上曬太陽那都算順便做的小事兒,簡直是旅行的完美典範。

馬來西亞的地圖像是兩片葉子,呈倒“八”字形排列。首都吉隆坡和馬六甲、檳城等比較熱門的旅遊目的地都集中在西馬,其實隔海相望的東馬,面積更大,好玩的地方更多。位於東馬、且是馬來西亞面積最大的州——砂拉越州的首府便是古晉。

真是羨慕深圳的小夥伴,亞航開通了深圳飛古晉的直航,以後來東馬簡直方便死了。新的航線總會推進新的旅程。迫不及待地飛去東馬,才不枉費這條新航線呀。

去了這個熱帶雨林裡的音樂節後,還怎麼過正常的生活?

【不是每個音樂節都配稱為“世界音樂節”】

我們住在在距離市區1小時車程的達邁海灘度假村(Damai Beach Resort),這個度假村的地理位置完美演繹一半海水一半熱帶雨林,整個度假村就建在熱帶雨林的邊緣,左腳還在泳池裡,右腳就能踏入沙灘,走路10分鐘便到了音樂節現場——砂拉越文化村(Sarawak Culture Village)。

去了這個熱帶雨林裡的音樂節後,還怎麼過正常的生活?

今年是熱帶雨林音樂節(Rainforest World Music Festival,簡稱RWMF)的第21屆,它曾被英國權威音樂雜誌《Songlines》評選為全球25大最佳音樂節之一。如果你想聽無聊的流行樂,那可是來錯了地方。能夠受邀來到這個音樂節的每支樂隊都極具民族特色,他們的音樂一定是飄散著濃烈的異國節奏。砂拉越州本土的樂隊自然必不可少,還有來自中國雲南、韓國、日本、印度、印尼、菲律賓、西班牙、法國、波蘭、塞爾維亞、墨西哥、智利、巴西,甚至有美國印第安土著、突尼斯、馬裡、幾內亞、科摩羅、科特迪瓦、蘇格蘭斯凱島、摩爾多瓦、所羅門群島等地的樂隊,涵蓋了六大洲,這才配得上“世界音樂”這四個字!而且很多樂隊本身就像個聯合國,成員來自不同大洲、不同國家、不同民族,比如Arat Kilo, Mamani Keita & Mike ladd樂隊的八位成員分別來自法國、美國和馬裡,Guatro Minimal樂隊的四位成員分別來自墨西哥、韓國和日本,YallahBye樂隊的五位成員則來自突尼斯和巴西,山人樂隊的五位成員更是包括了漢族、布依族、彝族和一個英國人。三天時間裡,不用有任何物理空間上的位移,足以讓耳朵環遊世界。他們的服裝也都是各民族的傳統式樣圖案與現代相結合,眼睛算是沾了耳朵的光。

第一天的晚上,會有一個開幕晚宴的活動。入場前,當地土著達雅克人會為每一位嘉賓都先進行一次達雅克服飾搭配。當進入宴會廳時,放眼望去,黑壓壓一片什麼皮膚顏色的“達雅克人”都有。

去了這個熱帶雨林裡的音樂節後,還怎麼過正常的生活?

晚宴自然最先開始的是吃,自助餐是個很好的社交機會,大家在端著盤子找地方坐的時候,自然而然就有了接觸,不知不覺間就能認識許多小夥伴。

去了這個熱帶雨林裡的音樂節後,還怎麼過正常的生活?

當達雅克人們開始表演的時候,大家已經熟到了互相拉著去跳舞的地步。只可惜我如此賣力又不失清新脫俗的舞姿,沒能受到達雅族族長大人的青睞,最終也沒能當上族長夫人,過上夢寐以求的好吃懶做遊手好閒的平凡生活。

我們和所有樂隊住在同一個度假村,無論吃飯還是游泳,或者在海灘散步時,很容易遇上樂隊的成員們。下午游泳和晚宴時都偶遇山人樂隊,想起了當年反覆聽過的“上山是為了下山……地廣大闊無邊/何懼風雨多變……踏盡不平路/功名隨雲煙”,雖然它寫的不是旅行,但這是所有歌詞裡描寫旅行最到位的一首歌。而山人樂隊是至今唯一一支樂隊,兩年內被邀請了兩次,一般的樂隊都是8-10年後才會被邀請第二次。可以肯定的是,他們如此受歡迎,絕不是因為長得帥,而是他們的音樂真的很特別。樂隊的每個成員不止瞭解本族樂器,還各個身懷絕技,精通雲南各個少數民族的樂器。他們的音樂也不只是侷限於布依族、彝族等樂隊成員本身所屬的少數民族,而是融合了雲南各個少數民族的音樂。

去了這個熱帶雨林裡的音樂節後,還怎麼過正常的生活?

【與國內音樂節完全不同】

與國內音樂節不同的是,熱帶雨林音樂節不是一場漫長的演唱會,而是一個真真正正的狂歡節。白天分佈在文化村內各個高腳長屋中的,都是各種體驗區和工作坊。最具特色的自然是當地人教大家彈沙貝琴(sape,跟我念“灑貝”)——一種獨屬於伊班族的傳統樂器。這種方式輕輕鬆鬆地傳播了當地音樂文化,還令每位參與者都印象深刻。

去了這個熱帶雨林裡的音樂節後,還怎麼過正常的生活?

主辦方打破所有樂隊的固定組合,將樂手們按照吹奏樂、撥彈樂、打擊樂等重新組合,使每名音樂人都能與觀眾0距離互動,積極參與的觀眾甚至可以體驗到各種奇葩的樂器究竟如何演奏,不同國家的音樂家們也有了更多切磋交流的機會,打破常規才能玩得更high。真正的表演都是每天晚上7:30以後,持續到午夜。

去了這個熱帶雨林裡的音樂節後,還怎麼過正常的生活?

此外,文化村裡還有瑜伽教室、小吃區域、賣各種手工藝品的攤位,也有專門為孩子開設的表演和音樂課程,甚至有裝備齊全的紋身師等待著為你紋上一個專屬於砂拉越的紋身圖案。

當人們為臺上的樂隊傾倒時,可以清楚地看到,兩個主舞臺的背後就是熱帶雨林。鼓是雷,長笛是風。音樂本就源於自然,當然迴歸於自然的環境聽音樂,才是人類最大的享受。

去了這個熱帶雨林裡的音樂節後,還怎麼過正常的生活?

每年都會有超過 2 萬名來自世界各地的樂迷和遊客到這片神秘的婆羅洲熱帶雨林參與這場盛會,但在我遊蕩於這個盛大party的三天時間裡,卻很少發現中國面孔。國內音樂節的觀眾以年輕人居多,而這裡,無論是年輕人還是老人、小孩都是音樂節的參與者。音樂節不只屬於年輕人,就像音樂也不只屬於年輕人。

去了這個熱帶雨林裡的音樂節後,還怎麼過正常的生活?

在我體驗過的工作坊中,最好玩的是吹奏樂器工作坊。來自摩爾多瓦的漂亮姑娘,向大家展示了梳子不僅可以用來梳頭,還可以用來吹奏美妙的旋律。來自韓國的樂手展示了樂器之王——嗩吶的深厚內力。嗩吶一出,天下無敵,對著麥克風吹嗩吶,那是欺負其他樂器,他索性跑到了場外吹奏,但場內其他樂手,使出了吃奶的力氣,也沒能用所有樂器的和聲蓋過一隻小小的嗩吶。

去了這個熱帶雨林裡的音樂節後,還怎麼過正常的生活?

在撥彈樂器工作坊中,山人樂隊的小不點和這位來自幾內亞的哥們兒有一種莫名的CP感,哥兒倆用吉他和秦琴帶領所有樂手演奏了一首歡快的即興旋律,令在場所有觀眾的歡呼不已。

去了這個熱帶雨林裡的音樂節後,還怎麼過正常的生活?

更熱鬧的是打擊樂工作坊,不同國家的音樂人們用玩具、酒瓶、鞋跟等等各種東西當作樂器,high得不得了,全場的人都跟著節奏舞動起來,彷彿世間只要有節奏就足夠了。

這樣玩耍,真的太費體力。亞航作為RWMF的贊助商之一,為大家準備了貼心的休息區,不僅有涼蓆和靠枕,居然還有驅蚊貼。在熱帶雨林中聽著音樂玩累了,還可以躺下來喝瓶冰爽的椰汁。

去了這個熱帶雨林裡的音樂節後,還怎麼過正常的生活?

去了這個熱帶雨林裡的音樂節後,還怎麼過正常的生活?

【真正燃爆全場的表演】

第一天的表演高潮來自巴西的著名歌者Dona Onete。全場上萬年輕人(比她歲數小的都叫年輕人)全部為這個79歲的老太太而瘋狂,無法久站的Dona卻令所有人為她的歌聲手舞足蹈。明明身處東南亞海邊,卻感受到了來自亞馬遜叢林的熱情。

去了這個熱帶雨林裡的音樂節後,還怎麼過正常的生活?

已被濃郁的阿拉伯迷幻音樂洗腦,YALLAH BYE樂隊的鼓手好忙,除了打鼓,還在整場表演中玩了超過十種奇怪的樂器(包括舞動跳肚皮舞時系在肚子上的腰鏈),居然還有空跟我的鏡頭鬧著玩。

去了這個熱帶雨林裡的音樂節後,還怎麼過正常的生活?

去了這個熱帶雨林裡的音樂節後,還怎麼過正常的生活?

第二天,我在吃午飯時遇到他們。樂隊的主唱來自突尼斯,而那位“多動症”鼓手是古巴人,他們都定居在比利時。下個月開始,他們要去突尼斯表演,他們知道我那個時候會在突尼斯隔壁的阿爾及利亞,便邀請我順便去突尼斯轉一圈。

去了這個熱帶雨林裡的音樂節後,還怎麼過正常的生活?

本來我用媒體證在圍欄內和後臺可以輕鬆流竄,沒必要和觀眾們擠在一起,但拍了一陣照片後,望著臺下一位位如痴如狂、忘我舞動的觀眾,禁不住想加入其中。熱鬧的現場,只有保安和攝影師們還能保持冷靜,而我應該是其中最不冷靜的一個,最後竟然揹著相機在圍欄裡開跳。

去了這個熱帶雨林裡的音樂節後,還怎麼過正常的生活?

山人樂隊是音樂節最後一天的壓軸,臺下的人不論膚色是黑是黃還是白,都沉浸在融合了雲南民族音樂與搖滾的魔樂中。“上山下山,上山是為了下山……”一首歌結束後,來自世界各地的人都學會了這兩句中文。山人樂隊不僅普及了雲南民族音樂,也順手普及了漢語。

去了這個熱帶雨林裡的音樂節後,還怎麼過正常的生活?

去了這個熱帶雨林裡的音樂節後,還怎麼過正常的生活?

去了這個熱帶雨林裡的音樂節後,還怎麼過正常的生活?

Final Bow也是國內音樂節沒有的一個環節,三天裡所有表演過的樂隊全部出現在舞臺上,用幾十種來自世界各地不同民族的樂器一起演奏《Hey Jude》,這大概是這首名曲世間僅有的一個版本,它也是整個音樂節的最後一隻曲子。哦,我錯了,哪裡有神馬“最後一隻曲子”,這裡的音樂永不停歇,今夜不用睡覺了。果然,回到度假村,泳池邊還有一群人在彈著各種樂器跳著舞唱著歌。

去了這個熱帶雨林裡的音樂節後,還怎麼過正常的生活?

去了這個熱帶雨林裡的音樂節後,還怎麼過正常的生活?

去了這個熱帶雨林裡的音樂節後,還怎麼過正常的生活?

放上幾張偷拍的音樂節上的觀眾們,認真聆聽的不論是不是人都很專注,姿勢還一個賽一個地銷魂。

去了這個熱帶雨林裡的音樂節後,還怎麼過正常的生活?

去了這個熱帶雨林裡的音樂節後,還怎麼過正常的生活?

去了這個熱帶雨林裡的音樂節後,還怎麼過正常的生活?

【古晉是吃貨和貓奴的聖地】

在被各種音樂撩撥鼓膜的間隙,我找了一個上午,把古晉市區最有當地特色的美食席捲了一番,砂拉越叻沙(Sarawak Laksa)、幹撈麵(Kolok Mee)、五顏六色的千層糕(Kek Lapis)、像手提包包一樣的Ratu Bongkol、甜品Cendol……就這樣半天五頓的頻率,我也沒能把所有小吃都吃一遍。

去了這個熱帶雨林裡的音樂節後,還怎麼過正常的生活?

去了這個熱帶雨林裡的音樂節後,還怎麼過正常的生活?

去了這個熱帶雨林裡的音樂節後,還怎麼過正常的生活?

古晉的新建地標建築S橋很值得一來。砂拉越河穿古晉城而過,華人和馬來人分住在河的兩邊,而S橋則把兩岸連在了一起,一頭是河濱公園,一頭是古晉議會大樓。

去了這個熱帶雨林裡的音樂節後,還怎麼過正常的生活?

去了這個熱帶雨林裡的音樂節後,還怎麼過正常的生活?

古晉(Kuching)在馬來語中是“貓”的意思,來到這裡怎麼能不跟kuching們一起玩耍咧?Give me five!這隻大白貓每逢不同節日都會穿上不同服裝,大概是最近太熱,所以它乾脆什麼都沒穿。坐落在Bukit Siol山上的貓博物館,是每個貓奴必去的地方,可以瞭解到與貓有關的歷史和名人,還能買到各種貓的可愛小物件。

去了這個熱帶雨林裡的音樂節後,還怎麼過正常的生活?

去了這個熱帶雨林裡的音樂節後,還怎麼過正常的生活?

去了這個熱帶雨林裡的音樂節後,還怎麼過正常的生活?

【唯恨三天太短】

這三天裡,我的生活大致是這樣的腐朽:早上睡到自然醒,先去吃個自助早餐,上午在砂拉越特色的高腳長屋裡學習當地傳統樂器Sape的演奏,然後轉一轉看看好玩的手工藝品,或者去古晉市區吃當地美食。下午參加各種工作坊,看不同樂隊的樂手們如何玩樂器,然後泡在上山的泳池裡看日落。晚上伴隨著不同民族的音樂跳舞,在灑滿月光的沙灘上散步回度假村,在可以看到海和熱帶雨林的陽臺上欣賞一會兒夜景,戀戀不捨地進入夢鄉。

去了這個熱帶雨林裡的音樂節後,還怎麼過正常的生活?

去了這個熱帶雨林裡的音樂節後,還怎麼過正常的生活?

去了這個熱帶雨林裡的音樂節後,還怎麼過正常的生活?

我真的很擔心,在參加過這樣的愜意、熱鬧而瘋狂的音樂節後,還怎麼過正常的生活?

可恨的是,三天的奇幻時間,過得實在太快了。明年,希望可以和更多中國的朋友一起來這個盛大的舉辦在熱帶雨林裡的音樂狂歡節,一起在古晉被海浪和音波淹沒吧!

去了這個熱帶雨林裡的音樂節後,還怎麼過正常的生活?

【提煉知識點】

1 深圳有飛古晉的直航:亞航的航班,每天一班

2 熱帶雨林音樂節舉辦日期:每年7或8月的3天,通常為週五、六、日

3 隨身必帶:墨鏡、草帽、防曬霜、環球漫遊Wi-Fi

去了這個熱帶雨林裡的音樂節後,還怎麼過正常的生活?

劉笑嘉

環球旅行家,暢銷書作家

“全世界給我勇氣”公益活動發起人

患多動症久未治癒

惡朝九晚五,好東跑西顛

最近的一份工作是旅行

去了這個熱帶雨林裡的音樂節後,還怎麼過正常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