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驕傲,我曾經戰鬥在南疆線上

戰友戰友親如兄弟,

祖國把我們召喚在一起,

你來自農村,

我來自城裡,

我們都是萊西人民的子弟。

1976年2月26日,

我們胸戴大紅花,

眼眶裡充盈著淚花,

告別親人和那個她,

伴著歡送的鑼鼓聲和掌聲,

向萊西城水集進發。

軍帽頭上戴,

挎包身上背,

綠色的軍裝映著我開花的年歲。

雖然沒有戴上大學校徽,

我為我的選擇高呼萬歲。

生命中有了當兵的歷史,

一輩子也不會懊悔!

我驕傲,我曾經戰鬥在南疆線上

2月28日下午,

我們在萊西站乘上軍列,

承載著家鄉父老鄉親的囑託,

向我們嚮往的“大熔爐”出發。

一路向西,再向西,

走過中原大地,

穿過河西走廊和沙漠戈壁,

經過七天七夜跋涉

終於到達天上北麓新訓駐地。

經過兩個月訓練好學習,

我們完成了角色轉變,

在“五、一”勞動節,

我們戴上了領章帽徽,

成為一名鐵道兵戰士。

我們個個興奮無比。

我愛領章紅日夜放光輝,

我愛軍裝綠染得山河翠;

我是光榮的鐵道兵,

我愛我的稱呼美。

1976年5月5日,

我們被分配到各分隊,

直接投入到了火熱的

南疆鐵路建設中去。

我驕傲,我曾經戰鬥在南疆線上

從阿拉溝的10公里處,

到海拔3600米的奎先達坂下,

在90多公里的新線上

我們擺開戰場安下家。

逢山鑿路,遇水架橋;

風餐露宿,櫛風沐雨。

“精心設計,精心施工”。

無私奉獻,勞動為榮。

汗水融化天山千年雪,

風槍打通一路萬重山。

到1978年10月,

南疆鐵路吐魯番至和靜段

修建施工任務基本完成。

1979年3開始,

我們又轉戰和靜、焉耆等地,

將鐵路修過孔雀河直達庫爾勒。

1979年8月鋪軌至庫爾勒西站,

隨後開始邊試運營,

邊完善鐵路配套工程。

到1982年底,

南疆線(吐庫段)交付 。

1983年6月,

南疆鐵路正式營運。

我驕傲,我曾經戰鬥在南疆線上

在南疆鐵路建設中,

我們鐵道兵戰友們,

一起打隧道架橋樑,

一起爬天山越大坂,

一起打風槍揮鐵鏟,

一起頂酷暑鬥嚴寒,

一起追求精益求精,

一起奮鬥流血流汗。

同勞動,同學習;

同訓練,同休息;

同吃一鍋飯,

同舉一杆旗。

互相幫助,生死相依。

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我驕傲,我曾經戰鬥在南疆線上

因傷病殘和服滿役,

從1978年開始,

一些戰友陸續退出現役。

1979年2月,

南線戰事緊,

經報名挑選,

有近五分之一的戰友,

調入駐疆兄弟部隊。

1983年3月,

鐵道兵戰友陸續撤出南疆線,

到8月底前全部轉入山西,

在開始修建同蒲鐵路複線。

人民解放軍裁減員額百萬,

國務院、中央軍委作出決定:

撤銷鐵道兵建制,

取消番號併入鐵道部。

1984年1月1日,

是鐵道兵官兵最難忘的日子。

在千里同蒲鐵路複線工地上,

以團機關及各營為單位集結,

舉行了隆重的儀式,

我們戴著領章帽徽,

向軍旗行最後一個軍禮。

然後戰友們默默地脫下軍帽,

摘下帽徽和領章。

頓時,

在場全體戰友抱成一團,

哭聲響成一片。

我驕傲,我曾經戰鬥在南疆線上

從此,

鐵道兵由軍轉工,

不再沿用部隊番號、代號,

併入鐵道部。

我們雖然脫下了軍裝,

但我們的戰友軍魂不散,

繼續發揚艱苦創業,

不怕犧牲無私奉獻,

志在四方的“鐵道兵精神”,

和著《鐵道兵志在四方》的旋律,

一路高歌,

為祖國的鐵路現代化建設,

創造出更加輝煌的業績。

我驕傲,我曾經戰鬥在南疆線上

銘記葉元帥題詞:

逢山鑿路,

遇水架橋,

鐵道兵前無險阻;

風餐露宿,

沐雨櫛風,

鐵道兵前無困難。

勞動光榮,

當鐵道兵光榮。

凡當過鐵道兵的人,

永遠忘不了“鐵道兵精神”,

忘不了艱苦創業的那段歲月,

忘不了《鐵道兵志在四方》的兵歌,

忘不了濃濃的戰友情。

我驕傲,

我自豪,

我曾經是鐵道兵。

我驕傲,我曾經戰鬥在南疆線上

背上(哪個)行裝扛起了(哪個)槍,

雄壯的(哪個)隊伍浩浩蕩蕩,

同志呀!你要問我們那裡去呀,

我們要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

離別了天山千里雪,

但見那東海呀萬頃浪,

才聽塞外牛羊叫,

又聞(哪個)江南稻花香。

同志們那邁開大步呀朝前走呀,

鐵道兵戰士志在四方。

……

這悠揚激盪的歌聲,

永遠在耳邊迴響!

我驕傲,我曾經戰鬥在南疆線上

(感謝戰友提供老照片)

作者李勳修(奎先達坂西),山東萊西市人,1976年2月入伍,曾在原鐵道兵5師和新疆軍區某陸軍師服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