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軍艦發展到今天,速度還是沒有太大改變?

飛機已經誕生100多年了,速度已經加快了好幾次。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活塞式戰鬥機每小時可以飛行700千米,而冷戰結束前蘇聯的MIG-25可以飛到3.5馬赫。一些網友問為什麼多年來船舶航行速度沒有改善。

為什麼軍艦發展到今天,速度還是沒有太大改變?

一百多年前,無畏烈火可以通過燃燒煤炭達到22節。今天的核動力航空母艦有20到30節。驅逐艦和巡洋艦的速度在一個世紀內沒有多少進步,而當今最快的驅逐艦隻能“遊”到34海里。多年來,海上艦艇的速度幾乎沒有提高,為什麼?

為什麼軍艦發展到今天,速度還是沒有太大改變?

首先,基本船體形狀是限制速度的一個重要原因。不管你如何建造一艘船或你建造什麼類型的船,船體的基本形狀都是這樣的。海水造成的阻力不能完全消除,這與你使用的動力無關。

為什麼軍艦發展到今天,速度還是沒有太大改變?

因此,較小的船將有“雙體船”或“三體船”的形狀,只是為了減少水的阻力。小船能做到這一點,小船的重量很輕,但是大船呢?數萬噸巨大的船隻,衝浪設計根本沒有提供足夠的浮力,下水直接沉。

為什麼軍艦發展到今天,速度還是沒有太大改變?

多年來,無論是燃燒煤、石油還是核能,船舶都依靠螺旋槳提供動力,最終通過螺旋槳將能量轉化為動力。這項技術本身已經使用了數百年,還沒有得到實質性的改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