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擊垮一個中年人真的很簡單

電影《怦然心動》裡說,這世上,有人住高樓,有人在深溝,有人光萬丈,有人一身鏽。

你可曾想過,其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也會有新的解讀?

比如三十而立,是沒錢、沒事業、有房貸的強撐不倒。四十不惑,是以前沒懂的東西,現在已不想懂了。

其實擊垮一箇中年人真的很簡單

如果我們週末去北京的大悅城等知名商圈,我們會看到正值中年的父母帶著孩子和老人一起逛街用餐,我們會奇怪為何中年男人的臉上總是一股子凝重和嚴肅,似乎心有千千結,很少能看到中年男士神采奕奕,身輕體健,他們之中大部分都是不同程度的謝頂,啤酒肚,四肢有贅肉,帶著眼鏡的油膩中年人。

《經濟學人》雜誌,把亞洲中年人稱為“三明治一代”。他們共同特點是:年齡在30~45歲、上有老下有小、工作家庭中都是頂樑柱、花費越來越多、積蓄越來越少、身體越來越差、壓力越來越大。在中國,活得累是“三明治一代”的普遍感受。

調查顯示,高達97.48%的人覺得自己“很累”、“有點累”、“比較累”,只有2.52%的中年人認為自己“不累”。

其實擊垮一箇中年人真的很簡單

對中年人來說,生存法則裡,只剩下了隱忍、強撐和熬。

憤怒了?悄悄發洩一下,就過去了。委屈了?輕聲咒罵兩句,也過去了。扛不住了?下不了決心還得咬碎了牙,繼續抗。

1 本是人生贏家的中興工程師選擇了從高樓一躍而下,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他是北航本科,南開碩士,畢業後,華為工作8年,中興工作6年,資深工程師。即使被告知將裁員,股權也會被低價回收,但自己有兒有女有房有車,決不至於走到絕路,再找一份工作或者自己創業就是了,可是他覺得累了,覺得看不到希望,於是他從26樓窗戶躍下,結束了生命,42歲。

中年危機幾乎屬於所有人,不止是光鮮的中產階級IT工程師,也屬於底層的勞動者。

其實擊垮一箇中年人真的很簡單

2 背景是1998-2003年,國企改革,數十萬企業“關停並轉”,超兩千萬工人下崗。有一戶家庭,夫妻雙職工下崗,孩子尚在讀書。一天,孩子放學回家說,學校要開運動會老師要求,大家都穿運動鞋。可他們勉強夠吃飯,沒錢買鞋。於是妻子開始了數落,和埋怨,指責丈夫沒本事,說自己跟著他只能受苦。丈夫一言不發。吃完飯,丈夫放下碗筷,默默走向陽臺,一躍而下。

3 五一假期凌晨,多數人已入眠,李雲卻還在送外賣。他的小兒子得了白血病。為了高額治療費,他每天要送餐16小時以上。這單外賣的路上,他突然接到妻子電話:孩子突發高燒,急需買藥。李雲急忙趕往醫院。買了藥,沒來及再看,就跑出醫院接著送外賣。他急懵了,忘記給顧客打電話解釋。晚了10分鐘,顧客因為等不急,取消了訂單。他拎著飯愣住了。這個30多歲的大男人,忽然就蹲在街上大哭起來。“我覺得自己真沒用。”

其實擊垮一箇中年人真的很簡單

中年,是個賣笑的年紀。哄父母歡心,做兒女榜樣,關注另一半心情,還要迎合上司心思。父母妻兒,肩上責任,你一個人撐著,有苦不能說,打落牙往肚子裡咽。成年人的世界裡夢想是奢求。因為自己已經前有強敵後有追兵,房貸,車貸,生活開銷,父母養老,孩子教育統統都擺在那裡,像上了發條的齒輪,根本停不下來,根本輸不起。

孩童時代,我們是夢想家,現在夢想沒了,只剩家。

可是我們還有家,也大概是中年危機不幸中的萬幸了吧!

其實擊垮一箇中年人真的很簡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