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義峯山礦石核輻射會影響健康嗎?

紹興義峰山礦石核輻射會影響健康嗎?

作者:科學聲音成員,“科學有故事”主播汪詰

今天打亂原計劃,要給大家做一個特別節目,談一談輻射與健康的問題。先簡單說明一下緣由,從前天開始,我收到很多來自紹興老家親戚的諮詢,很多長久沒有聯繫過的親戚也出現了。他們諮詢的都是同樣一個問題:我家的房子還能不能住?

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2018 年 8 月 18 日,北京青年報刊登了一篇長篇報道,標題是《紹興義峰山放射性石料流向民居,輻射超標》,北青的記者通過調查發現,紹興義峰山因為屬於放射性異常區域,因此國家規定這裡出產的石料不能用於蓋房子的材料,只能用作建設堤壩。但是,記者卻發現,這些石頭幾經變身,最終流向了紹興的多處已建和在建居民樓盤。記者還對幾處居民小區做了檢測,發現輻射量遠遠超過國際標準。作者在文章摘要部分的最後一句話,用非常富有感染力的文字寫道:亮起紅燈、“嘀嘀”作響的檢測儀,對環境風險發出提示和警告。

紹興義峰山礦石核輻射會影響健康嗎?

圖:紹興義峰山

通過跟親戚的電話瞭解,這篇報道現在已經鬧的整個紹興城滿城風雨,幾乎人人都在談論這件事情,也幾乎人人自危,因為各種傳言和小道消息滿天飛。我對這次事件也非常關心,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家的老宅前年拆掉了,在原地建起了新的居民小區,叫滋江家園,這兩天正在抽籤,馬上就要拿鑰匙了,父母正非常開心地籌劃著怎麼裝修。雖然這個小區不在官方公佈的涉事小區名單中,但有傳言說其實也用了義峰山的石料。而我的父母是打算葉落歸根,回老家養老的。所以,對這件事情我不能掉以輕心,必須做出嚴肅認真的獨立調研,給所有的親戚也給父母一個可靠的回答。為此,我放下了手頭的工作,開始了調研,科學聲音的專家團中剛好就有某省疾控中心放射所的專家,由於按照正式的規定,如果我要說出單位的名稱和專家的姓名,是需要他們單位審批的,那就太耽誤節目的播出了,所以我後面就只好採用隱名的方式,我還諮詢了我父親的老領導,前華東地勘局的局長,以及和我的助理小編一起查閱了很多中英文獻。

考慮到這期節目必須要做到老少咸宜,雅俗共賞,所以,我會先用最直白簡單的方式說人人能聽懂的結論,然後逐步補充稍微專業一點的說明。

先正式回答大家最關心的一個問題,我的研究結論是:北青記者有意誇大危害。房子可以住,不要擔心。如果有人認為我是收了錢,在為政府洗地,你將來可以調查我的父母是不是住在紹興。我不會出賣父母的健康。

接下去講為什麼。在北青的那篇長篇報道中,我相信,有兩段話是最讓大家引起恐慌的,第一段是這樣說的:

“北青深一度記者使用環境監測儀對由陽力混凝土公司供應混凝土的一號樓一層室內進行取點檢測,儀器顯示檢測結果在0.25-0.35微西弗每小時。即便以每天接觸8小時計算,輻射值也已超過國際輻射每年接觸限值:1毫西弗。”

這段話是這位記者故意誇大事實的明證。這裡面提到了兩個單位,一個是微西弗,一個是毫西弗。大家先不用去弄明白這兩個逼格很高的名稱到底是什麼意思,我就告訴你,1毫西弗 = 1000微西弗。檢測結果顯示的是每小時多少微西弗,那麼怎麼換算成每年多少毫西弗呢?很簡單,按文中的算法就是乘以 8 再乘以365,好了,請大家自己拿出計算器,算一下 0.25*8*365 和 0.35*8*365 ,結果是 730 和 1022。也就是說,按照這位記者測出的最高值,也只不過是每年 1.022 毫西弗,超出了 2.2%,如果是按照平均值,則不到 1 毫西弗。這是白紙黑字,最簡單直白的證據,當然,事情還沒這麼簡單,記者誇大的地方還不止這一處,我後面會有更加專業的說明。咱們別急,再來看第二段讓大家更恐慌的說法:

“北青深一度記者對位於義峰山附近、浙東運河邊的名為江南景園的小區高層住宅進行取點檢測,檢測結果數值最高達到0.4微西弗每小時。在福島核事故發生後,日本環境省設定的汙染範圍內居民可以重返居住的標準是0.23微西弗每小時。”

首先指出這段文字中的第一個春秋筆法,根據我的查證,0.23 這個數字是日本的法律規定的全國範圍內的一個公共環境輻射量的限值[1],不是單單針對福島地區的。但是,作者很有意思,他寫的是“日本環境省設定的汙染範圍內居民可以重返居住的標準是0.23微西弗每小時。”這段文字有意思就在於你沒法說他哪裡寫錯了,但是他給人的印象是福島是核汙染地區,要在這種地方居住,限值都不能超過 0.23 ,那其他普通地方的限制肯定比這個還低很多。所以,我說這是春秋筆法,有意帶路。然後,請大家注意一點,這個 0.23 是公共環境,也就是室外,並不是指室內,而文中說的那個 0.4 是室內檢測數值,這兩個是不能直接比較的。因為,你如果處在一個公共環境是 0.23 的地方,也就是意味著你一天 24 小時都泡在這個環境中。來,我們再拿出計算器,算一下,0.23*24*365 等於多少?2015,哇,怎麼有 2 毫西弗了,前文還提到國際限值是 1 毫西弗嗎?難道日本人特別不怕死嗎?

紹興義峰山礦石核輻射會影響健康嗎?

圖:工作人員在福島

當然不是,那麼接著再來說這個 1 毫西弗是咋回事。國際電離輻射防護委員會以及各國都有公眾接受輻射劑量的相關條例規定,我國的標準是GB 18871-2002,但我看下來內容基本上都差不多,我們以規定的比較細緻的2017 版英國《電離輻射條例》[2]為例,上面是這麼規定的:普通人接觸的輻射量一年不超過 1 毫西弗,極端情況下不超過 50,而成年的相關工作人員一年不超過 20 毫西弗,極端情況下不超過 500。但是,你要知道一下,這些限量標準都是指的天然環境中,在醫院中,有些介入手術可以高達幾十上百毫西弗的劑量,該做也是要做的,更何況大家知道有一種癌症治療方法叫放療,就是用放射線來殺死癌細胞。

這裡有一個重要的概念,環境中的輻射量,和一個人接觸到的輻射量並不是完全相同的,環境中的輻射是不可能被人體百分之百接觸的,你穿衣服,蓋被子都能擋掉一部分輻射。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日本的規定是每小時環境輻射 0.23,換算成年也就是 2 毫西弗每年,因為這 2 毫西弗不可能都被人體接觸到,實際情況是,真正能被人體接觸到的是很少一部分。

你再注意,在英國的規定中,一個相關工作人員,比如醫院放射科的醫生,他的限量就比普通人提升了 20 倍,難道放射科醫生就可以為了工作犧牲健康嗎?不是的,這說明,即便是超出了 20 倍都不能說是遠遠超出了安全範圍。所以,在北青的那篇報道中,摘要部分所謂的“輻射量遠遠超出國際標準”是明顯誇大其詞了。

紹興義峰山礦石核輻射會影響健康嗎?

事實上,關於多少輻射劑量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是很難做定量研究的,因為科學家受到科學倫理的限制,不能像普通藥物那樣來個大樣本雙盲對照實驗,只能靠各種旁證來估算這個安全範圍。不過,中國有一個地區,因為天然的環境輻射比其他地區要高很多,這就相當於成了一個自然形成的對照實驗組。

這就是在放射病研究領域非常出名的中國的陽江地區,這是廣東省的一個地級市,住著 200 多萬人,這個地區因為含有天然輻射源,使得環境中的輻射量是其他普通地區的 3 倍左右,也就是每年 6 毫西弗左右。[3]所以,這個地方就成了最好的研究輻射和人體健康的天然樣本庫了。那麼結論是什麼呢?有一項規模很大、跨度很大的研究,從 1979 年一直跨越到 1995 年,跟蹤記錄了 10 多萬人的健康狀況,論文是在 2000 年發表在了 SCI 的核心期刊《輻射研究期刊》上[4],結論讓研究者舒了一口氣,陽江地區的癌症死亡率與對照地區基本相同。

紹興義峰山礦石核輻射會影響健康嗎?

圖:陽江市

其實,國際上公認的因為輻射而罹患癌症或者其他遺傳性疾病的風險比你想的遠遠要低,國際電離輻射防護委員會公佈的數據是這樣的,每接受 1 西弗,也就是 1000 毫西弗的照射,你在一生中罹患癌症的風險也只會增加 5.5%。而專家說 1000 毫西弗的照射,人馬上就會患上急性放射病,就是身體馬上就會有發病症狀。而如果劑量達到 6000 毫西弗,那就沒有救活的了,也不用去考慮患上癌症了。如果我用大白話來給你解釋這段的意思,就是說如果你在一個房子裡已經住了十多年了,你還沒有患上什麼放射病,那麼你因為房子放射性得癌症的風險就基本上不存在了。

所以,目前國際上規定的限值是非常保守的一個安全數字。我有一個親戚打電話給我說,他自己在淘寶上買了一個檢測儀,在家裡測出的數值是 0.4 ,說比日本規定的 0.23 高出了一倍,覺得很恐怖。我跟他說,即便你一天 24 小時呆在家裡不出門,那麼一年也就是 3 毫西弗左右,只有陽江地區的一半。而這個 3 毫西弗也只不過是環境中的總量,能被你人體吸收的只有其中的一點點,你怕什麼呢?

講到這個淘寶上買輻射檢測儀的事情,我也諮詢了一下專家。專家告訴我,淘寶上的這些賣家都是大忽悠,一個幾百元的所謂核輻射檢測儀,實際上就是一個蓋革計數器,由於儀器的原理限制,只能做非常粗略測定,測出來的數值的誤差在一個數量級之內,也就是說誤差高達 10 倍都是正常的,而相差個 2、3倍那是太正常不過了。凡是說誤差在百分之幾的,那都是為了營銷。就是真要測,也得買一個上千元的才能測的準確一點。

但是,專家又說了,測那個基本沒用,因為他們疾控所如果要檢測室內環境放射汙染的話,主要是檢測另外一個指標,就是空氣中氡元素的含量。為什麼要測這個呢?原因是輻射對人體的傷害分成外照射和內照射兩種。一個是放射性元素產生的射線從你的皮膚侵入,這個叫外照射。另外一種傷害是人吸進了含有放射性元素氡的氣體,然後射線會從人體內部直接作用在臟器上。你想想也知道,內部的傷害肯定比外部來的大。氡元素實際上是幾種不同的放射性元素衰變後的產物。

檢測空氣中氡的含量那就不是淘寶上幾千塊錢買一個儀器就能做到的了,一臺有效的檢測儀最少也要幾萬元,通常都要十幾萬,但這種檢測方法檢測出來的是氡的實時含量,有可能會因為各種原因產生波動。如果要真正檢測人長期生活的室內環境,就需要測定長時間累積的氡含量,這才對長期生活健康有參考意義,這就需要用到一種叫徑跡蝕刻的方法,這種方法需要一個配套齊全的實驗室才能做,絕對不是個人或者某個非專業單位可以做的。而氡含量的計量單位是 Bq,也就是貝克,不是大家在文章中看到的西弗。

上面這段可能讓你聽著有點費勁,沒關係,這一段的結論就是說:在環境是否有放射性危害這種極為專業的問題上,你只能聽專業的、權威機構的檢測報告,任何個人或者非專業單位的檢測都沒有真正的參考價值。

紹興義峰山礦石核輻射會影響健康嗎?

圖:我諮詢專家的交流截圖

就在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也就是 8 月 20日,紹興市政府及時發佈了調查進展情況通報,可以說動作非常迅速。政府委託多家國內有資質的權威檢測機構,對涉事建築材料進行了檢測,結果是一致的,每克樣品中含有的氡是 1 貝克左右,這符合國家標準,對健康沒有危害。另外,也對部分室內環境採樣點完成了快速檢測,也都未發現異常。這些權威發佈大家很容易在網上找到,可以自行閱讀參考。如果你懶得去看,或者看不懂,那麼我看過後的結論就是:檢測結果挺好的,不用擔心。

不過,我很快在親戚們的微信群中又看到了一個傳言,說其中一個檢測單位,也就是江西省核工業地質局測試研究中心是一家已經被註銷的單位,言下之意就是懷疑檢測報告的公信力。還真是巧了,這個單位和我父親的工作單位是一個系統的,隸屬於華東地勘局下面,而地勘局的前任局長恰好是我父親的老領導,在我小時候,我們倆家就是隔壁鄰居。我馬上就聯繫了老局長,跟他了解情況。

老局長告訴我,這家單位成立都快 30 年了,是輻射環境測試的權威單位,那麼長時間,換過好幾任法人,有些網上的記錄不準確也難免。但肯定是資質證照齊全的國內最權威的檢測單位之一,而且也不可能為了點檢測費給委託方提供虛假資質材料的。讓我大可以放心。

紹興義峰山礦石核輻射會影響健康嗎?

順便我還問了一下他對北青報那篇文章的看法,老局長認真看完後,說了幾點,總結來說就是:文章誇大其詞、偷換概念、小題大做、全是外行語言;

這個看法與疾控中心放射所的專家的看法是一致的,我問他,你對文章中那張亮著紅燈,顯示 1.49 數字的檢測儀照片怎麼看時。他回覆我說:

1.49 就能觸發的報警器只能說明他設置錯誤了。一般來講全居留場所防護要求是2.5,部分居留和偶然居留10就足夠。報警器一般在這個限值之上。

如果我見到這位記者,我只想問他一個問題:請您誠實地回答我,檢測儀的報警閾值是你自己設置的還是出廠默認設置呢?

紹興義峰山礦石核輻射會影響健康嗎?

我最後想說的是:涉事企業違反規定,將只能用於堤壩建設的建築材料違規銷售,難辭其咎,必須受到處罰。但是,這篇文章顯然在發出前,沒有交給專業人士審定過,北青記者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誇大了輻射危害,造成了人民群眾的恐慌,這也違背了新聞報道的客觀、真實原則。

紹興義峰山礦石核輻射會影響健康嗎?

限於本人專業能力和寫作時間,如果本文有什麼疏漏之處,歡迎大家批評指正。科學精神就是想盡辦法找到真相。


[1] http://america.aljazeera.com/articles/2014/9/13/fukushima-bringstroubletomushimushiland.html

[2] https://en.wikipedia.org/wiki/Ionising_Radiations_Regulations

[3] 中國輻射衛生 2004 年3 月第 13 卷第 1 期

[4] https://academic.oup.com/jrr/article/41/Suppl/S31/100629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