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載兩個渦輪的榮耀手機,讓我不禁大呼:666

8月14日-15日,榮耀手機組織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探秘之旅,分別參觀了大亞灣核電站和華為武研所,這兩個地方,一個是國內第一座大型商用核電站,一個是打造了多款華為和榮耀終端的武研所,目的正是為了揭開THE NINE液冷散熱技術的9層秘密。

半個月前的榮耀Note 10發佈會上,榮耀總裁趙明首次對外公佈“THE NINE液冷散熱技術”。該技術的研發團隊在榮耀手機內部的代號是“大亞灣”,原來,為了向大亞灣核電站學習如何快速散熱降溫,又能保障系統穩定安全地運轉,該團隊最終從大亞灣成功“偷師”,榮耀Note 10因此巧妙地解決了CPU性能和手機散熱這個“老大難”的問題:

在榮耀Note 10僅有7.65mm厚的機身裡,使用直徑與MacBook Air的一樣的5mm的液冷管,全長113mm的液冷管縱穿了手機的熱區和冷區,同時配合九層立體散熱,整體散熱能力提升41%,極限場景下CPU最高可降10°C。THE NINE液冷散熱技術因此被一些媒體形容為:榮耀Note 10上的核電站。

搭載兩個渦輪的榮耀手機,讓我不禁大呼:666

從自主研發智能芯片,再到一個又一個“嚇人的技術”,2018年成為榮耀手機“很嚇人”的技術爆發年,而這場探秘之路無疑向外界闡述了這樣一個事實:技術的研發沒有捷徑,即便是華為也是無數次試錯的結果。

在一連串“嚇人的技術”中,,THE NINE液冷散熱似乎和AI的關係沒那麼大,但對於有著6.95寸大屏的榮耀 Note 10來說,看電影、玩遊戲是主要場景,散熱技術是至關重要的存在,甚至說不亞於GPU Turbo、CPU Turbo的“雙渦輪”。

為了解決這個難題,華為2012實驗室牽頭成立了“大亞灣”熱設計攻關團隊,歷時6個月的研發,報廢了10000多跟熱管,最終研發出了THE NINE液冷散熱技術。

創新不是“拆東牆補西牆”,過度追求性能而忽視散熱、續航等痛點的做法顯然是不可取的,THE NINE液冷散熱、GT超級省電讓外界看到了榮耀手機技術創新的多元化和系統化,配得上“無短板大屏旗艦”的名聲。

儘管“嚇人的”技術已經很多,榮耀手機仍覺得有些“不過癮”,在榮耀Note 10發佈會上給出了“Moooore”的劇透,不難猜測接下來將有更多“很嚇人的技術”亮相。

搭載兩個渦輪的榮耀手機,讓我不禁大呼:666

在榮耀10 GT新品品鑑會的時候,榮耀手機還加入了AIS手持超級夜景技術。該技術源於華為AI智慧防抖,是基於麒麟970芯片的計算能力實現了軟硬協同,其最大的作用在於通過AI手持檢測、AI光線檢測、AI防抖處理、AI圖像合成解決手機的夜拍難題,手持拍攝6s以內圖像依然清晰,讓用戶徹底擺脫三腳架的束縛,手持就能拍出夜景大片。

搭載兩個渦輪的榮耀手機,讓我不禁大呼:666

以上是目前榮耀手機已發的新技術,但是這並不是全部,既然定位為2018年是“技術年”,那麼榮耀手機肯定是準備了一整年的技術的,比如說在金9銀10的新機發佈會密集期,榮耀手機也目測會有新技術亮相,這在榮耀Note10發佈會上已經進行了劇透。

在介紹榮耀Note10無線投屏功能時,榮耀總裁趙明所放出的PPT上顯示了一個主題“關於屏佔比突破95%的技術研討會”,要知道,目前國產全面屏手機能達到最高屏佔比是93.8%,而榮耀手機95%的全面屏如果實現將會為手機帶來更窄的邊框,我們也很好奇, 榮耀全面屏手機的前置攝像頭會以怎樣的方式呈現。

搭載兩個渦輪的榮耀手機,讓我不禁大呼:666

在另一張講述在線投屏的PPT中,寫著“石墨烯技術新突破”。這一技術很明顯是在手機電池上的新突破了,2016年發佈的榮耀Magic便是在電池材料上引入了特殊的石墨分子結構。榮耀Magic配備高達5V/8A(40W超大功率)充電器,號稱30分鐘即可充入90%電量(關機狀態下充電:5分鐘充入24%,10分鐘充入43%,20分鐘充入70%,30分鐘充入89%),是當時充電最快的智能手機,兩年過去了,40w超大功率也變得不稀奇,因此今年榮耀手機的新機發布必然會帶來更大功率的快充技術。

搭載兩個渦輪的榮耀手機,讓我不禁大呼:666

看來今年下半年,榮耀手機還會繼續大秀肌肉,而到底還有哪些“嚇人的技術”,我們就看不久後發佈的旗艦機們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