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鸡”遇上区块链,外挂BUG说再见

如果说在2017年之前的最热网络词语是“开黑”

那么到2018年的网络热词就是“吃鸡”。

“吃鸡”遇上区块链,外挂BUG说再见

吃鸡

在《2017年1-6月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2017年1月-6月,中国游戏用户规模达到了5.07亿人,同比增长3.6%;其中根据腾讯财报数据显示,这两年来国内最火爆的手机游戏《王者荣耀》的累计注册用户就超过2亿,也就是说中国总共游戏用户5.07亿里每3个用户就有1个玩过《王者荣耀》。

其中今年最火爆的网络游戏《绝地求生》(吃鸡)据数据报告总玩家人数也已达到1658万人,来自中国区的玩家占游戏总玩家数的41.62%,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

但即便如此,对于这些游戏而言也并非一帆风顺,吃鸡虽火,外挂横行,在百度的新闻关键词搜索中我们就能看到一系列报道。

“吃鸡”遇上区块链,外挂BUG说再见

(有关打击游戏外挂的相关报道)

众所周知,外挂是当今网络游戏产业最大的毒瘤之一。

外挂会造成网络游戏的极度不公平,同时造成服务器端的垃圾数据增多,而且由于使用外挂者大多不用在电脑前加以控制,令玩家长期处于“挂机”状态,服务器需要使用更多资源来处理这些并非由人控制的角色,使得服务器端的工作量激增。网络游戏运营商需要打开更多服务器来处理这批角色,无形中增加了不必要的成本,还可能令其他玩家游戏画面或速度减慢。

甚至,外挂还会造成信息泄露以及其他不安全问题。

“吃鸡”遇上区块链,外挂BUG说再见

(有关打击游戏外挂的相关报道)

“区块链+游戏”,即能够将区块链的一些特性,比如去中心化、隐私保护、公开透明、智能合约、共识机制、通证系统等区块链属性与传统游戏相结合,打破当前游戏的运行机制和环境。

区块链为传统游戏行业带来哪些优化?

(1)游戏资产的沉淀与可流通性

把传统游戏链接到区块链上,解决了玩家在游戏中的资产“虚拟权”问题。传统游戏中的积分、道具、武器、角色往往全部归开发商所有,玩家花几百个小时积累的成就、等级、荣耀也有可能因为服务商的崩盘而付诸流水。而在区块链上,玩家拥有了游戏内的资产所有权,同时这些资产可以在区块链系统上自由流通,进行交易。

(2)数据存储公开透明可信

游戏中的所有数据都存储于区块链上,游戏运营方无法随意篡改和删除游戏数据,游戏玩家也不能通过外挂作弊,这就使得游戏数据透明化,可信任化。让整个游戏系统开放于运营方和玩家,去中心化的同时建立了公平公正的共识机制,打破了游戏开发商与玩家的关系,使之从对立关系转变为合作互利,这对建立和维护游戏圈的生态社区是有益的。

“吃鸡”遇上区块链,外挂BUG说再见

“吃鸡”遇上区块链

(3)打破传统游戏孤岛经济

区块链游戏链上,玩家使用数字货币做为游戏的结算方式,极大的降低交易手续费和交易难度。同时玩家通过游戏道具、装备、角色的交易所获得的资产,基于区块链上可全球化流通,不再局限于游戏内中的“游戏币”,打破了传统游戏的孤岛经济。比如说你充值在《王者荣耀》中的金币,不只局限于买《王者荣耀》这款游戏中的英雄,而是可以当做资产货币来使用,可以购买其他游戏的装备或其他平台上的商品,即不存在游戏专属货币的理论。

(4)发行渠道开放化

传统游戏的面世,一般经过游戏开发商,游戏发行商两个步骤,当然也有大公司自行开发和发行的。但是对于小型的游戏开发商来说,如果没有较大的发行渠道,开发的游戏可能连接触玩家的机会都没有,我们知道任何一款产品的诞生最终都是要触达用户,如果无法接触玩家,游戏本身再好玩也是没有意义的。而目前许多发行商会收取大量的费用,有些甚至到了「九一」的程度,这对中小型游戏开发商来说是致命打击。区块链与游戏的结合是有可能打破这种不平衡机制的。

“吃鸡”遇上区块链,外挂BUG说再见

开放化

游戏开发商将游戏放在区块链上,用户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可以在链上对游戏进行测试、投票,从而对游戏的可玩性、优劣性、整体设计和视觉进行打分,根据综合评分确定游戏在链上的最终排名和推荐指数,这种算法没有任何暗箱操作,一个游戏能否生存下来,都是由用户决定的。当然,绝对的平衡是不存在的,厂商可以通过投资的比例来争取自家游戏在区块链上的曝光度和精准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