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生活中的 「翻譯官」和楊冪、黃軒演的電視劇角色一樣嗎?

在真實生活中做名 “翻譯官”是種怎樣的體驗?

《親愛的翻譯官》的熱播,很多的人開始關注翻譯這個行業,甚至有不少人勵志要做一名翻譯官。

那麼真實的翻譯官是什麼樣子的?平時是怎麼工作的呢?

真實生活中的 “翻譯官”和楊冪、黃軒演的電視劇角色一樣嗎?

首先,翻譯是一個需要不斷學習,且永無完美的職業。有人說翻譯應該專攻一兩個領域,做精做專。也有人翻譯應該廣泛涉獵,對每個領域都瞭解一點。其實兩個都有道理。做這一行,會議的目的、形式、場合、話題、內容跨度甚廣。所需處理的大大小小的翻譯問題、非翻譯問題更是千變萬化。這是口譯的挑戰所在,也是口譯的美妙所在。

其次,口譯這個職業,可以滿足求知慾。舉幾個例子:做了乳業的會議,我就懂了怎麼在超市選擇性價比高的牛奶、酸奶、冰淇淋。做了金融的會議,我能夠欣賞某一類投資組合背後的邏輯和巧妙構思。老年痴呆症的會議讓我知道了這一疾病背後的成因、症狀,預防措施,近距離的看到了那些老人們在護理院Nursing home中過的怎麼樣。太多主題的會議,太多有趣的牛人,能通過翻譯這個身份,加入不同的群體,本身就是一種非常有意思的體驗。個體的生命和認知都是有限的,翻譯這份工作打開了很多扇窗戶,可以透過這個窗戶,去看一看這個多元的世界。

然而,翻譯同時也是很孤獨的一個職業。優秀的翻譯應該是透明的,不做任何的評判,不搶任何風頭,只是忠誠的把雙方的講話譯過去。翻譯需要有鏡頭感,不是為了要上鏡,而是要躲鏡頭。翻譯應該站在主賓的哪個方位,與主賓保持多遠的距離?翻譯應該既不至於近到入鏡頭,又不至於遠到聽不清主賓講話,這是一門學問。而像最近熱播的某電視劇中描述的,翻譯主動與酒會來賓社交攀談,這是有違職業準則的行為。

真實生活中的 “翻譯官”和楊冪、黃軒演的電視劇角色一樣嗎?

翻譯其實並沒有外行人想的那麼高大上,特別是沒有最近熱播的某電視劇描述的那麼高壓。翻譯只是一個普通的職業,就像千千萬萬普通職業一樣。在我心裡高大上的職業是科學家、哲學家、作家、藝術家、音樂家,棋手等等。

翻譯說到底,既是腦力活兒,也是體力活兒。交傳從早上9點開會,翻到晚上9點晚宴,往往到最後是體力先扛不住,而非腦力不支。所以,身體真的是革命的本錢啊!與各位同仁共勉!

所以,不要為了一部不真實的電視劇而讀翻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