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齣好戲》究竟演的是一出什麼戲

《一出好戲》究竟演的是一出什麼戲

“以前咱們就算是坨屎,只要凍上了,沒人咬破,那就是冰淇淋。”

—— 黃渤《一出好戲》

每一個好戲子都可能是一個好導演。

周星馳是,徐錚是,沈騰是,黃渤也是。

他們都是好的喜劇演員,演的都是底層的小人物,但當他們真正有權利決定自己的“角色”時,卻不再滿足於“笑”,而是要讓觀者笑中帶淚。

正如有句話說的那樣:笑得越燦爛的人,內心可能越淒涼。

同《我不是藥神》和《西虹市首富》一樣,從起初的陣陣笑聲,到最後的默不作聲,《一出好戲》所揭露的複雜人性和無奈現實,讓每一個觀眾都照了一遍鏡子,下意識的開始對號入座。

作為黃渤耗時8年的處女作,《一出好戲》的故事,始於一個假設:

如果原有的社會秩序崩塌,“秩序”開始重構,生存、權力、金錢、利益、人性、希望,在絕境面前到底是什麼樣?

影片講述了一群人在團建活動中意外遭遇海難,被迫流落荒島求生的故事。在一個全新的封閉空間裡,所有制度不復存在,所有人都一無所有,在“生存”面前重新站到了同一個“起跑線”上。

主人公馬進是個高不成低不就的失敗者,就在這次出海途中,他突然得知自己中了六千萬的彩票。

本指望著鹹魚翻身,但因為這場意外的災難,馬進和其他同事被迫困在一處荒島上。於是他想方設法想回到城市,當然不是為了“夢想”,而是為了在有效期內把彩票兌換出來,這是他唯一改變命運,成為“有錢人”的機會。

但他失敗了。他不得不回到現實,思考“生存”的現實問題。

《一出好戲》究竟演的是一出什麼戲

在“活著”面前,尊嚴就是個屁。

在重塑“秩序”的過程中,不同階層的人,採取了不同的處理方式和態度。

最先行動的是處於底層的一撥人,他們本來就一無所有,所以更容易丟掉思想包袱,在獲得平等的生存環境後,開始釋放以往一直被壓制的情緒,也對上層展開了報復性的反噬。司機小王,保安等就是這一層級的典型代表,登上荒島後他很快就對上級進行言語和肢體上的衝撞,而且一度進入了新體系的統治階層。

而一個不受法則約束的生態環境,也往往是人性的天然試煉場。

於和偉飾演的張總,代表著一向佔據金字塔尖的上層人群。身處荒島他雖然權威不復,但在制度塌縮、規則真空的環境中,依然希望並且試圖去保持曾經的支配地位。有耐心、能抓住時機、夠狠、會畫餅,他具備了這個社會所定義的成功的所有要素,能在迅速在困境、乃至絕境中找到自己的機會,他在島上創造了貨幣(紙牌),發展了交易,成為規則的制定者,再度斂聚實權和實財。

從角色重建秩序的過程中,自私、惰性、貪婪、冷漠,種種黑暗面在人物身上接連上演,黃渤想借這個故事,展示人性的深淵。

被謊言掩蓋的真實背後深藏著的是令人汗顏的事實,看似開懷大笑的場景之後是不堪一擊的假象。

《一出好戲》不是一部簡單的喜劇,而是一場刻畫人性的惡作劇。

而在孤島之外的世界,究竟是絢爛還是黑暗,完全取決你的世界觀。

《一出好戲》究竟演的是一出什麼戲

好的電影都有穿透人性的力量。

一千個人裡面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片中到底埋下了哪些令人深思的詰問,還需要燕粉們自己去影院尋找答案。

但有一個答案,其實黃渤已經在採訪中告訴了我們。

影片中,有幾處“天上掉餡餅”的好事,現實生活中會有這樣的好事嗎?

沒有。

對此,黃渤直言不諱地說:

我不太相信“人定勝天”,有些東西看似有道理,可是……哪有道理啊?有的時候就是老天爺眷顧你了,老天爺衝你笑,你會好過很多年;那老天爺對你吐口痰,可能一輩子都翻不過身。其實現實生活中就是這樣。

這也就不難解釋,他參演的《極限挑戰》為每一位嘉賓都上了高額的保險,而一些看似驚險的場景其實都做足了安全措施,確保萬無一失。黃渤表示,其實大家都是在安全的前提下盡心去玩、去演戲的。

沒有足夠的“保險”措施,最好的戲也出不來。

願我們每一個人,在人生的舞臺上,都能以保制險,化險為夷,演一出好戲。

來源燕梳樓


分享到:


相關文章: